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的衣服的顏色多種多樣,而紡織廠生產出的原始布料均為白色的,需要用染料對布料進行染色,布料染色的過程通常是將布料放在染料槽內浸泡一段時間,然后烘干。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織物染洗過程一般都是采用機械完成,織物在染料槽內的染色時間為定值,但是不同的織物在染洗時需要的時間不同,并且根據需要染色的效果也需要不同的染色時間,而且在織物洗染后出布時通常也只有一種方式,不適合靈活處理多種不同類型的織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針對不同種類的織物進行不同的時間的染色和不同的出布方式,達到較好的染洗效果的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 ,包括:支架110、安裝在支架110上的進布拖布單元(121、122、123、124)、轉動安裝在支架110上且位于進布拖布單元進布時的進布側的第一導布輥130、安裝在第一導布輥130上的計數器140、染料槽150、安裝在染料槽150上方一端的循環(huán)拖布輥160、轉動安裝在染料槽150上方另一端的第二導布輥170、安裝在支架110上的出布拖布輥180、以及與控制器190,其中,進布拖布單元包含:轉動安裝在支架110上的第一卷布輥121、轉動安裝在支架110上且位于第一卷布輥121的正下方的第二卷布輥122、與第一卷布輥和第二卷布輥驅動連接的電機123、以及安裝在支架110上且位于第一卷布輥的兩端的調節(jié)構件124,控制器190與計數器140和電機123電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 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改進限定:出布拖布輥180和循環(huán)拖布輥160的進布側下方均設置有第三導布輥181或161。第三導布輥用于使得織物與循環(huán)拖布輥的接觸面積增大,避免織物因與循環(huán)拖布輥接觸面積小而產生的拉力不夠使得織物打滑。
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 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改進限定:染料槽150底部設置有平滑的斜坡,循環(huán)拖布輥160位于斜坡的上坡端。斜坡使得織物從循環(huán)拖布輥掉入染料槽后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滑到染料槽的另一端,在織物循環(huán)染洗時,方便循環(huán)拖布輥拖拽織物。
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 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改進限定:出布拖布輥180和染料槽150之間設置有第四導布輥182。方便織物出布。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因為進布拖布單元的進布側設置有第一導布輥,第一導布輥上安裝有計數器,計數器能夠測量第一導布輥轉的圈數,控制器根據計數器測量的圈數和第一導布輥的直徑能夠計算出進布的長度,并根據預定值進行比較,從而控制進布拖布單元的運行;由于進布拖布單元的兩個卷布輥之間的距離可調節(jié),所以可以根據不同織物的需要調節(jié)兩個卷布輥之間距離,從而對織物進行不同程度的擠壓;循環(huán)拖布輥設置在染料槽上方的一端,第二導布輥設置在染料槽上方的另一端,所以織物可以在染料槽內循環(huán)染洗,直至達到需要的染色效果;在出布時,根據織物的類型可以通過進布拖布單元擠壓后出布,也可繞過進布拖布單元直接通過出布拖布輥出布,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循環(huán)洗染裝置能夠針對不同種類的織物進行不同的時間的染色和不同的出布方式,達到較好的染洗效果,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部分左視-部分剖視圖;
圖3是圖2中標記A的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織物的進布路線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織物的循環(huán)染洗路線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織物的第一種出布路線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織物的第二種出布路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作具體闡述。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織物循環(huán)染洗裝置用于將織物300進行循環(huán)染洗,織物循環(huán)洗染裝置包括:支架110、進布拖布單元、第一導布輥130、計數器140、染料槽150、循環(huán)拖布輥160、第二導布輥170、出布拖布輥180和控制器190。
進布拖布單元用于將織物送入染料槽150內,如圖2所示,進布拖布單元包含第一卷布輥121、第二卷布輥122、電機123和調節(jié)構件124。第一卷布輥121和第二卷布輥122均轉動安裝在支架110上,且第二卷布輥122位于第一卷布輥121的正下方。為了減小轉動的摩擦力,第一卷布輥121和第二卷布輥122的兩端均安裝軸承,軸承安裝在軸承座125上。其中,支架110上設置有滑軌,第一卷布輥121兩端的軸承座125滑動安裝在支架110的滑軌上,第一卷布輥121的兩端均設置一個調節(jié)構件124,調節(jié)構件124安裝在支架110的安裝板上,用于調節(jié)第一卷布輥121和第二卷布輥122之間的距離。如圖3所示,調節(jié)構件124包含:螺桿1241、螺母1242和彈簧1243。螺桿1241安裝在支架110的安裝板111上,螺母1242螺紋安裝在螺桿1241上,螺桿1241穿過的支架110的安裝板111且一端朝向第一卷布輥121,彈簧1242套設在螺桿1241上,且夾設在第一卷布輥121與支架110的安裝板之間,彈簧124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卷布輥121兩端的軸承座125和支架110的安裝板111固定,通過旋轉螺母1242可以調整第一卷布輥121和第二卷布輥122之間的距離,從而調節(jié)對織物的擠壓力的大小。電機123與第一卷布輥121、第二卷布輥122驅動連接,用于驅動第一卷布輥121、第二卷布輥122相向轉動。
第一導布輥130安裝在支架110上,且位于進布拖布單元進布時的進布側,計數器140安裝在第一導布輥130上,用于檢測第一導布輥130轉動的圈數,并將測量的圈數信息發(fā)送給控制器190。
染料槽150用于盛放染料,染料槽150的底部設置有平滑的斜坡。循環(huán)拖布輥160安裝在染料槽150上方,且位于染料槽150的上坡端,循環(huán)拖布輥160的進布側下方設置有第三導布輥161,第三導布輥161用于使得織物300與循環(huán)拖布輥160的接觸面積增大,避免織物300因與循環(huán)拖布輥160接觸面積小而產生的拉力不夠使得織物300打滑。第二導布輥170轉動安裝在支架110上,位于染料槽150的上方,且位于染料槽150的下坡端。
出布拖布輥180安裝在支架110上,出布拖布輥180的進布側下方也設置有第三導布輥181,第三導布輥181用于使得織物與循環(huán)拖布輥的接觸面積增大,避免織物因與循環(huán)拖布輥接觸面積小而產生的拉力不夠使得織物300打滑。在出布拖布輥180與染料槽150之間還設置有第四導布輥182,第四導布輥182轉動安裝在支架110上,第四導布輥182的數量根據出布拖布輥180與染料槽150之間的距離設置,方便出布拖布輥180拖動織物300即可。在本實施例中,在出布拖布輥180與染料槽150之間設置一個第四導布輥182。
控制器190與計數器140和電機123電路連接,計數器140將測量的第一導布輥130轉動的圈數信號發(fā)送給控制器190,控制器140根據接收到的圈數信號和第一導布輥130的半徑計算得出織物300進料的長度,并與預先設定的標準閾值進行比較,如果織物300進料的長度小于標準閾值則電機123繼續(xù)驅動第一卷布輥121和第二卷布輥122轉動,如果織物300進料的長度等于標準閾值則控制器190控制電機123停止工作。
進布時,如圖4所示,箭頭代表織物300前進的方向。織物300繞過第一導布輥130,從第一卷布輥121和第二卷布輥122之間穿過,落入染料槽150內,然后依次次繞過第三導布輥161和循環(huán)拖布輥160后落入染料槽150內,隨著織物300的累積,在重力的作用下,織物300從染料槽,150的斜坡頂端向下滑落入染料液內。織物300前進的過程中帶動第一導布輥130不停轉動,計數器140檢測第一導布輥140轉動的圈數,并且將圈數信息發(fā)送給控制器190,控制器190根據接收的圈數信息控制電機123運行或者停止運行。當織物300進布預定長度后,控制器190控制電機123停止運行,然后剪斷織物300。
循環(huán)染洗時,如圖5所示,箭頭代表織物300前進的方向。將織物300兩端縫合組成一個封閉的結構,循環(huán)拖布輥160拖動織物在染料槽150循環(huán)染洗,達到織物所需要的處理效果再停止。然后將織物從之前縫合處剪開。
出布時,根據不同類別的織物選擇不同的出布方式,第一種出布方式,如圖6所示,箭頭代表織物300前進的方向。織物300的一端依次繞過第四導布輥182、第三導布輥181、出布拖布輥180后落入布車200內。
第二種出布方式,如圖7所示,箭頭代表織物300前進的方向。織物的一端繞過第二導布輥170,從第一卷布輥31和第二卷布輥32之間穿過,然后通過出布拖布輥180后落入布車200內。織物被第一卷布輥31和第二卷布輥32從染料槽150內脫出,同時織物內的染洗液也被壓出一部分,然后由出布拖布輥180將織物輸送到布車200內。
上述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案例,并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