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化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大多數織物制品而言,為了賦予其各種優異的外觀、手感以及應用性能,往往需要進行多步后整理,包括柔軟整理、抗靜電整理、吸濕快干整理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服裝貼身衣物、紡織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性能品質也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多功能復合整理,目前各類功能性整理劑的作用較為單一,且單一功能整理劑之間存在相容性的問題。
織物整理劑為易溶解于冷溫水中的透明液體,適用于各種織物纖維,包括棉、麻、毛等天然織物及聚酯、尼龍、粘膠等化學纖維制品。吸濕排熱整理劑又稱吸濕快干整理劑,是指使用專門的助劑對滌、滌混紡織物、棉織物進行專門的功能性整理,使織物具有吸濕、透氣、快干等特性。首先,眾所周知,棉纖維比已知的合成纖維的吸濕性高,所以純棉面料具有優異的穿著舒適性,被廣泛應用于制作春夏裝及內衣的貼身面料和床上紡織用品等,人們通過各種整理來賦予面料漂亮的光澤,柔軟舒適的手感以及各種功能, 但市場上對棉做吸濕排熱整理存在難題,因為棉織物本身就有良好的親水性,快干性能就差,純棉服裝在日常的穿著過程中,會經常遇到水會滴到衣服上的情況,當水接觸到衣服時,衣服會迅速吸水,且干燥速度慢,影響人們的正常穿著;人體排放的汗液中有氣態和液態的水,液態水可以通過毛細管現象吸入織物內層,進而擴散到織物表面,再通過蒸發進入大氣,氣態水通過氣孔排除。滌綸的吸濕排汗整理劑是市場比較成熟產品,因為滌綸本身不親水,通過整理劑的親水集團達到吸濕排汗的目的,而棉含有親水性基團,本身會達到較好的吸濕效果,所以,排濕、快干是目的;再次,由于紡織纖維、棉纖維的靜電現象,在紡織加工和消費者應用時,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在紡織纖維制造加工中,由于靜電作用而引起吸灰塵沾污,使衣服之間、衣服與人體產生纏繞現象,而且在人們穿、脫衣物時,與人體之間的摩擦,也會產生靜電現象,因此,對紡織品進行抗靜電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很多后整理步驟往往將幾種功能的整理劑混合起來使用,例如將柔軟劑、抗靜電劑等混合后作為一種多功能整理劑使用,達到一次整理獲得多種性能的目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整理劑之間的溶解性、離子型以及pH值之間的差異,導致它們混合之后的穩定性能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發明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整理劑不僅使棉織物的排氣孔定向排列,利于水分子排出,從而達到快干的目的,而且成分中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使其具有抗靜電的效果,使整理后的織物具有很好的貼合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整理劑的具體組分如下: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20%-25%、ABn嵌段聚硅氧烷10%-15%、高分子表面活性劑5%-10%、冰醋酸0.5%-1%、余量為去離子水。
優選的,該整理劑的具體組分如下: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23.6%、ABn嵌段聚硅氧烷13.5%、高分子表面活性劑6.5%、冰醋酸0.88%、余量為去離子水。
優選的,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為烷基糖苷。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重:根據要求檢驗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各種原料后備用;
(2)、依次將重量百分比為20%-25%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10%-15%的ABn嵌段聚硅加入到配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內,將反應釜溫度調節為40-50℃, 溫度穩定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00-300rpm,攪拌時間為20-30min,至攪拌均勻;
(3)、攪拌結束后,向反應釜內加入重量百分比為5%-10%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300-400rpm,攪拌時間為20-30min,至攪拌均勻;
(4)、將重量百分比為0.5%-1%的冰醋酸加入至反應罐中,再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時間為3-5min,至攪拌均勻;
(5)、將步驟(4)制得的酸化水分次加入至步驟(3)制得的混合液體中,將反應釜恒溫至50℃,每加入一次酸化水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00-150rpm,攪拌時間為5-10min,至攪拌均勻,整個過程的時間為40min;
(6)、冷卻至室溫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50-100rpm,攪拌時間為10-15min,得到清澈透明帶有黃光的溶液,即為成品。
優選的,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重:根據要求檢驗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各種原料后備用;
(2)、依次將重量百分比為23.6%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13.5%的ABn嵌段聚硅加入到配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內,將反應釜溫度調節為45℃, 溫度穩定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200rpm,攪拌時間為25min,至攪拌均勻;
(3)、攪拌結束后,向反應釜內加入重量百分比為6.5%的烷基糖苷,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350rpm,攪拌時間為25min,至攪拌均勻;
(4)、將重量百分比為0.88%的冰醋酸加入至反應罐中,再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時間為4.5min,至攪拌均勻;
(5)、將步驟(4)制得的酸化水分次加入至步驟(3)制得的混合液體中,將反應釜恒溫至50℃,每加入一次酸化水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20rpm,攪拌時間為10min,至攪拌均勻,整個過程的時間為40min;
(6)、冷卻至室溫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80rpm,攪拌時間為12min,得到清澈透明帶有黃光的溶液,即為成品。
與現有技術方案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整理劑不僅使棉織物的排氣孔定向排列,利于水分子排出,從而達到快干的目的,而且成分中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使其具有抗靜電的效果,使整理后的織物具有很好的貼合性。該整理劑具有良好的吸濕透氣性,能迅速將汗水和濕氣導離皮膚表面,服用性優異,良好的親水抗靜電性,不易吸塵,有一定的防污性。具有更佳的吸盡性和耐洗性。克服一般親水性柔軟劑手感差的缺點,整理后的織物具有羊絨般的柔滑感,絲綢般的彈糯性,賦予棉織物高附加值。
整理劑中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和ABn嵌段聚硅氧烷的乳化和應用,使棉織物等通過吸濕排熱整理劑整理后,吸濕排熱整理劑在棉織物表面的特殊定向所致,這樣的作用使棉織物具有優異的手感,可在織物內部傳輸無限量的水份,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更強的結合力,使棉織物等具有更佳的吸盡性能和耐洗性,其PH值穩定性可提升至堿性范圍并具有良好的耐剪切性。
整理劑成分中的烷基糖苷,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態安全性和相溶性,與其它成分的相溶合,使其具有抗靜電的功能,能夠有效提高棉織物的抗靜電效果,更進一步保證了棉織物的抗靜電性能,減少了人們在衣物及紡織品的使用過程中因靜電帶來的各種不便,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整理劑的具體組分如下: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20%-25%、ABn嵌段聚硅氧烷10%-15%、高分子表面活性劑5%-10%、冰醋酸0.5%-1%、余量為去離子水。
優選的,該整理劑的具體組分如下: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23.6%、ABn嵌段聚硅氧烷13.5%、高分子表面活性劑6.5%、冰醋酸0.88%、余量為去離子水。
優選的,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為烷基糖苷。
實施例一:
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重:根據要求檢驗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各種原料后備用;
(2)、依次將重量百分比為20%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10%的ABn嵌段聚硅加入到配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內,將反應釜溫度調節為40℃, 溫度穩定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00rpm,攪拌時間為20min,至攪拌均勻;
(3)、攪拌結束后,向反應釜內加入重量百分比為5%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300rpm,攪拌時間為20min,至攪拌均勻;
(4)、將重量百分比為0.5%的冰醋酸加入至反應罐中,再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時間為3min,至攪拌均勻;
(5)、將步驟(4)制得的酸化水分次加入至步驟(3)制得的混合液體中,將反應釜恒
溫至50℃,每加入一次酸化水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00rpm,攪拌時間為5min,至攪拌均勻,整個過程的時間為40min;
(6)、冷卻至室溫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50rpm,攪拌時間為10min,得到清澈透明帶有黃光的溶液,即為成品。
實施例二:
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重:根據要求檢驗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各種原料后備用;
(2)、依次將重量百分比為23.6%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13.5%的ABn嵌段聚硅加入到配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內,將反應釜溫度調節為45℃, 溫度穩定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200rpm,攪拌時間為25min,至攪拌均勻;
(3)、攪拌結束后,向反應釜內加入重量百分比為6.5%的烷基糖苷,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350rpm,攪拌時間為25min,至攪拌均勻;
(4)、將重量百分比為0.88%的冰醋酸加入至反應罐中,再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時間為4.5min,至攪拌均勻;
(5)、將步驟(4)制得的酸化水分次加入至步驟(3)制得的混合液體中,將反應釜恒溫至50℃,每加入一次酸化水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20rpm,攪拌時間為10min,至攪拌均勻,整個過程的時間為40min;
(6)、冷卻至室溫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80rpm,攪拌時間為12min,得到清澈透明帶有黃光的溶液,即為成品。
實施例三:
一種棉用吸濕排熱整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重:根據要求檢驗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各種原料后備用;
(2)、依次將重量百分比為25%的新型氨基改性聚硅氧烷、15%的ABn嵌段聚硅加入到配制有攪拌裝置的反應釜內,將反應釜溫度調節為50℃, 溫度穩定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300rpm,攪拌時間為30min,至攪拌均勻;
(3)、攪拌結束后,向反應釜內加入重量百分比為10%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400rpm,攪拌時間為30min,至攪拌均勻;
(4)、將重量百分比為1%的冰醋酸加入至反應罐中,再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時間為5min,至攪拌均勻;
(5)、將步驟(4)制得的酸化水分次加入至步驟(3)制得的混合液體中,將反應釜恒溫至50℃,每加入一次酸化水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50rpm,攪拌時間為10min,至攪拌均勻,整個過程的時間為40min;
(6)、冷卻至室溫后,開啟攪拌裝置,攪拌裝置轉速為100rpm,攪拌時間為15min,得到清澈透明帶有黃光的溶液,即為成品。
以上所述僅為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