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無紡布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及烘干定型方法。
背景技術:
無紡布制造指以化學纖維為基本原料,經化學(或熱熔)粘合而成的類似布的產品制造。因其不進行紡織,故又稱為非織造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將纖維通過氣流或機械成網,然后經過水刺,針刺,或熱軋加固,最后經過后整理形成的無編織的布料。但是在無紡布制造后需要無紡布整理工藝來使無紡布半成品具備更好的強度,以利于無紡布成品在后期使用時不會產生變形。但是傳統的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結構簡單,無紡布直接纏繞在圓筒上,包覆率僅50%左右,其排蒸汽的風機通過排風管位于下方直吹,對無紡布的烘干效率非常低。鑒于上述提到的問題,本發明設計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及烘干定型方法,以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及烘干定型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無紡布直接纏繞在圓筒上,包覆率僅50%左右,其排蒸汽的風機通過排風管位于下方直吹,對無紡布的烘干效率非常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左壁開設有進料口,所述箱體的右壁開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的內腔頂部和底部均安裝有導輥,所述進料口的右側和出料口的左側均設置有壓平輥,所述箱體的內腔設置有三組圓筒,且三組圓筒均設置在兩組壓平輥之間,左側所述圓筒和右側圓筒的底部左右兩側與中間圓筒的頂部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輥子,所述箱體的內腔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散熱片,所述箱體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輸氣管,頂部所述輸氣管的頂部和底部輸氣管的底部均設置有進氣口,所述輸氣管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支管,且支管與散熱片連通,所述箱體的外壁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安裝盤,兩組所述安裝盤之間設置有三組圓筒轉軸,所述圓筒轉軸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輥子轉軸,所述圓筒轉軸和輥子轉軸的兩端分別與頂部和底部輸氣管連接,所述圓筒套接在圓筒轉軸的外壁,所述輥子套接在輥子轉軸的外壁,所述圓筒的內腔設置有風機,所述風機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支架,所述風機通過支架安裝在圓筒的內腔,所述風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排風管,所述圓筒的內壁安裝有散熱板,所述散熱板的內壁均勻開設有出氣孔,所述排風管的外端均勻連接有排風支管,所述排風支管的外端設置在出氣孔的內腔。
優選的,三組所述圓筒為上下錯落布置。
優選的,所述輥子為輕型耐熱的金屬結構。
優選的,所述排風支管以排風管為圓心呈放射性形狀設置。
優選的,所述圓筒的外壁均勻設置有網孔。
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方法,該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方法步驟如下:
s1:通過將無紡布的一端穿過進料口,并通過壓平輥的引導下水平進入到箱體內;
s2:無紡布的一端依次通過輥子和圓筒,且無紡布在輥子和圓筒之間采用“凹”字形纏繞方式,輥子和圓筒通過在輥子轉軸和圓筒轉軸的外壁轉動帶動無紡布按照“凹”字形曲線方式前進,并從出料口排出,出料口一端無紡布連接卷繞機作為動力源;
s3:無紡布從出料口排出,出料口一端無紡布連接有卷繞機作為動力源,啟動卷繞機,在卷繞機的帶動下,實現無紡布的運輸;
s4:然后將鍋爐加熱,并在散熱片內有導熱油,鍋爐將加熱的蒸汽通過進氣口和輸氣管進入到散熱片內,對散熱片內的導熱油進行加熱,熱量向箱體的內腔散發為烘干提供熱量;
s5:啟動風機,風機通過排風管將氣體排出,排風支管以排風管為圓心呈放射性形狀設置,并通過出氣孔對無紡布產生的熱蒸汽及時排到箱體外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及烘干定型方法,通過在每個圓筒底部兩側軸向增加了定位輥子,這使無紡布在圓筒表面的包覆率增加,增長了無紡布在殼體內的行程,相同的無紡布行進速度,對熱量的利用率更高,設置的輥子通過無紡布的帶動而做適應性的轉動(從動),且不會影響無紡布的伸張性,排風管從圓筒側面延伸至圓筒中心位置,因此排風方向可由內向外四面八方的吹,烘干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a-a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圓筒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b-b剖視圖。
圖中:1箱體、2進料口、3出料口、4導輥、5壓平輥、6圓筒、7輥子、8散熱片、9進氣口、10輸氣管、11散熱板、12安裝盤、13出氣孔、14圓筒轉軸、15輥子轉軸、16風機、17支架、18排風管、19排風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的左壁開設有進料口2,所述箱體1的右壁開設有出料口3,所述進料口2和出料口3的內腔頂部和底部均安裝有導輥4,所述進料口2的右側和出料口3的左側均設置有壓平輥5,所述箱體1的內腔設置有三組圓筒6,且三組圓筒6均設置在兩組壓平輥5之間,左側所述圓筒6和右側圓筒6的底部左右兩側與中間圓筒6的頂部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輥子7,所述箱體1的內腔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散熱片8,所述箱體1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輸氣管10,頂部所述輸氣管10的頂部和底部輸氣管10的底部均設置有進氣口9,所述輸氣管10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支管,且支管與散熱片8連通,所述箱體1的外壁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安裝盤12,兩組所述安裝盤12之間設置有三組圓筒轉軸14,所述圓筒轉軸14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輥子轉軸15,所述圓筒轉軸14和輥子轉軸15的兩端分別與頂部和底部輸氣管10連接,所述圓筒6套接在圓筒轉軸14的外壁,所述輥子7套接在輥子轉軸15的外壁,所述圓筒6的內腔設置有風機16,所述風機16的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有支架17,所述風機16通過支架17安裝在圓筒6的內腔,所述風機16的輸出端連接有排風管18,所述圓筒6的內壁安裝有散熱板11,所述散熱板11的內壁均勻開設有出氣孔13,所述排風管18的外端均勻連接有排風支管19,所述排風支管19的外端設置在出氣孔13的內腔。
其中,三組所述圓筒6為上下錯落布置,便于圓筒6轉動帶動無紡布按照s形曲線方式前進,所述輥子7為輕型耐熱的金屬結構,具有重量輕,耐高溫,且不會影響無紡布的伸張性,所述排風支管19以排風管18為圓心呈放射性形狀設置,使得排風方向可由內向外四面八方的吹,烘干效率更高,所述圓筒6的外壁均勻設置有網孔,便于蒸汽通過網孔向上疏散。
一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方法,該種無紡布后整理用烘干定型方法步驟如下:
s1:通過將無紡布的一端穿過進料口2,并通過壓平輥5的引導下水平進入到箱體1內;
s2:無紡布的一端依次通過輥子7和圓筒6,且無紡布在輥子7和圓筒6之間采用“凹”字形纏繞方式,輥子7和圓筒6通過在輥子轉軸15和圓筒轉軸14的外壁轉動帶動無紡布按照“凹”字形曲線方式前進,并從出料口3排出,出料口3一端無紡布連接卷繞機作為動力源;
s3:無紡布從出料口3排出,出料口3一端無紡布連接有卷繞機作為動力源,啟動卷繞機,在卷繞機的帶動下,實現無紡布的運輸;
s4:然后將鍋爐加熱,并在散熱片8內有導熱油,鍋爐將加熱的蒸汽通過進氣口9和輸氣管10進入到散熱片8內,對散熱片8內的導熱油進行加熱,熱量向箱體1的內腔散發為烘干提供熱量;
s5:啟動風機16,風機16通過排風管18將氣體排出,排風支管19以排風管18為圓心呈放射性形狀設置,并通過出氣孔13對無紡布產生的熱蒸汽及時排到箱體1外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