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墨印染工藝。
背景技術:
印染工藝被稱為紡織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承載著創造附加價值、商品差異化等重要功能。目前,我國的印染工藝存在著工藝相對落后,污染嚴重,附加價值低等問題。噴墨印染技術由于其精準、可控、工業程度高,近年來發展速度極快。針對不同種類的面料,印染所采用的染料與工藝也不相同。對于活性染料,分子結構中的活性基團能夠與面料的纖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共價鍵結合,大大提高了印染水平,但是也存在著活性染料在染液中親和度低、受染液其他物料和酸堿度影響,其有效基團活性下降,與纖維面料結合度差,從而導致印染效果差、印染穩定性差以及退染率高。
中國專利cn201410356546.0公開了一種多色彩布料的印染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印染底色層;印染表色層;水洗處理;還原洗滌處理;清洗布料。但是該專利仍然存在活性染料在染液中親和度低、與纖維面料結合度差、印染效果差、印染穩定性差以及退染率高的問題。
因此,需要一種采用活性染料,且與染液和纖維面料的親和度高,印染效果好、穩定性高、退染率低的印染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噴墨印染工藝。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活性染料15%~25%,樹脂5%~10%,分散料5%~12%,連結料8%~15%,水補足至100%;
其中,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還可以包括粘度調節劑、抗菌劑、抗紫外劑、固色劑、柔順劑、穩定劑等添加劑用以提高染液的印染水平;
活性染料采用二氯均三嗪類染料或甲砜代嘧啶類染料,具有明顯的正電性基團;采用的樹脂材料均具有極性基團和非極性基團,通過連接料的攪拌混合,可以將活性染料與面料之間架起橋梁;再通過咪唑啉表面活性劑或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作為分散料,使得染液的物料處于平衡狀態,有利于增強印染的可靠性;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活性染料、樹脂、分散料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200r/min~4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0min~60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連結料,在800r/min~10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0min~60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2m/s~3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2mol/l~4mol/l的銨鹽溶液,然后經烘干處理,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其中,在面料進行印染處理之前,對面料進行鹽處理,增強面料表面極性,增強面料與染液的接觸效果,提高印染的上色率,以及降低印染的退染率;
在對面料進行印染處理前,還可以對面料進行燒毛、退漿、煮練、漂白、絲光、熱定型等前處理步驟;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酸堿調節液,調整染液ph至10~11,然后在溫度為45℃~60℃,壓力為0.2mpa~0.4mpa的條件下,以200l/min~40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其中,調節染液的ph值,使得染液的活性發揮至最大限度,增強了印染效果;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60℃~8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20min~40min,然后在5℃~1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5min~10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其中,在印染結束后,對面料進行熱固化處理和冷卻處理,增強印染的固色率,降低印染的退染率。
進一步地,工序a中,活性染料包括:二氯均三嗪類染料或甲砜代嘧啶類染料。
進一步地,工序a中,樹脂包括:pa樹脂、abs樹脂、amma樹脂、lcp樹脂中的任一種。其中,pa樹脂即聚酰胺樹脂;abs樹脂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mma樹脂即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lcp樹脂即液晶聚合物。
進一步地,工序a中,分散料包括:咪唑啉表面活性劑或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
進一步地,工序a中,連結料包括:正丙醇、異丙醇、椰子油中的任一種。
進一步地,工序a中,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活性染料18%~22%,樹脂6%~8%,分散料6%~10%,連結料9%~12%,水補足至100%。
進一步地,工序c中,銨鹽包括:疊氮化銨、重鉻酸銨、氟硅酸銨中的任一種。
進一步地,工序c中,烘干處理具體為:在溫度為40℃~50℃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1h~3h。
進一步地,工序d中,酸堿調節液包括:硫酸、氫氧化鈉中的任一種或兩種。
更進一步地,酸堿調節液的濃度為:0.1mol/l~0.5mol/l。
本發明的優點是:
1.本發明采用的噴墨印染工藝使染液與面料接觸良好、可靠性高、退染率低;其中,活性染料采用二氯均三嗪類染料或甲砜代嘧啶類染料,具有明顯的正電性基團;采用的樹脂材料均具有極性基團和非極性基團,通過連接料的攪拌混合,可以將活性染料與面料之間架起橋梁;再通過咪唑啉表面活性劑或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作為分散料,使得染液的物料處于平衡狀態,有利于增強印染的可靠性;
2.本發明采用的噴墨印染工藝簡單、易于操作,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實施例1
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二氯均三嗪類染料15%,pa樹脂10%,咪唑啉表面活性劑12%,正丙醇8%,水補足至100%;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二氯均三嗪類染料、pa樹脂、咪唑啉表面活性劑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2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0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正丙醇,在8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0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2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2mol/l的疊氮化銨溶液,然后在溫度為40℃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1h,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濃度為0.1mol/l的硫酸和氫氧化鈉,調整染液ph至10,然后在溫度為45℃,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以20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6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20min,然后在5℃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5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實施例2
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甲砜代嘧啶類染料25%,abs樹脂5%,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5%,異丙醇15%,水補足至100%;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甲砜代嘧啶類染料、abs樹脂、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4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60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異丙醇,在10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60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3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4mol/l的重鉻酸銨溶液,然后在溫度為50℃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3h,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濃度為0.5mol/l的硫酸和氫氧化鈉,調整染液ph至11,然后在溫度為60℃,壓力為0.4mpa的條件下,以40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8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40min,然后在1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10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實施例3
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二氯均三嗪類染料20%,amma樹脂7.5%,咪唑啉表面活性劑8.5%,椰子油11.5%,水補足至100%;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二氯均三嗪類染料、amma樹脂、咪唑啉表面活性劑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3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45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椰子油,在9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45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2.5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3mol/l的氟硅酸銨溶液,然后在溫度為45℃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2h,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濃度為0.3mol/l的硫酸和氫氧化鈉,調整染液ph至10.5,然后在溫度為52℃,壓力為0.3mpa的條件下,以30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7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30min,然后在7℃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8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實施例4
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甲砜代嘧啶類染料18%,lcp樹脂8%,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10%,正丙醇9%,水補足至100%;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甲砜代嘧啶類染料、lcp樹脂、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25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50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正丙醇,在85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5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2.8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2.5mol/l的疊氮化銨溶液,然后在溫度為42℃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1.5h,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濃度為0.1mol/l的氫氧化鈉,調整染液ph至11,然后在溫度為50℃,壓力為0.25mpa的條件下,以25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65℃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25min,然后在6℃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6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實施例5
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二氯均三嗪類染料22%,pa樹脂6%,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6%,椰子油12%,水補足至100%;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二氯均三嗪類染料、pa樹脂、嗎啉胍類表面活性劑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35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5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椰子油,在85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5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2.8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3.5mol/l的氟硅酸銨溶液,然后在溫度為46℃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2.5h,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濃度為0.1mol/l的硫酸,調整染液ph至10,然后在溫度為54℃,壓力為0.36mpa的條件下,以35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72℃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35min,然后在9℃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10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實施例6
一種噴墨印染工藝,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準備制備噴墨染液的原料,包括:甲砜代嘧啶類染料16%,amma樹脂7%,咪唑啉表面活性劑8%,異丙醇10.5%,水補足至100%;
工序b,制備噴墨染液:將所述質量百分數的甲砜代嘧啶類染料、amma樹脂、咪唑啉表面活性劑倒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水中,在2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60min,再加入所述質量百分數的異丙醇,在1000r/min的轉速條件下攪拌30min,得到噴墨染液;
工序c,面料鹽處理:將面料以2.7m/s的速率通過濃度為2.9mol/l的重鉻酸銨溶液,然后在溫度為48℃的條件下進行烘干處理1.3h,得到經鹽處理的面料;
工序d,印染:向工序b得到的噴墨染液中添加濃度為0.5mol/l的氫氧化鈉,調整染液ph至11,然后在溫度為45℃,壓力為0.4mpa的條件下,以400l/min的染液流速噴染經鹽處理的面料,然后進行干燥處理;
工序e,印染后處理:將經工序d處理的面料在6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熱固化處理20min,然后在1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冷卻處理10min,即得到印染面料。
實驗例1
對經實施例1~6印染工藝得到的面料的印染效果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沾色牢度根據gb/t3921-2008測定。
表1面料的印染效果測試結果
結果:采用實施例1~6噴墨印染工藝印染的面料具有沾色牢度高、上色率高的優點。
結論:本申請采用的噴墨印染工藝印染效果好、穩定性高、退染率低。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