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編織網,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普遍使用的螺旋網是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交叉在一起,在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交叉后形成的公共孔隙里穿入單絲。這樣的螺旋網具有孔隙大,密度稀少,抗拉強度差,在實際工況應用中網面和物料的接觸面積偏小,造成物料含水率過高、剝離困難、截留精度差等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200880123880.4公開了具有雙結的鏈節式編織網,該鏈節式編織網包括連續的波狀橫向鏈節(1、2、3、4),這些鏈節在鏈節的彎曲部分處相互連接在一起,從而各對連續的波狀鏈節形成了一排具有四條邊的相鄰的矩形或者正方形網孔(5),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該編織網的一個邊沿處,對于每對連續的鏈節,第一鏈節(1)的最末邊被向上并向后彎曲一銳角,從而該第一鏈節的最末邊的端部鉤住第二鏈節(2)的倒數第二邊,并且第二鏈節(2)的最末邊被向下并向后彎曲一銳角,從而該第二鏈節的最末邊的端部鉤住第一鏈節(1)的倒數第二邊。該申請通過改進編織網的鏈節結構,提高了編織網的牢固性問題,但是對于編織網的孔隙、密度以及抗拉強度方面沒有進一步的改進或改善不明顯。
中國專利申請01211725.0公開了一種扁絲螺旋網,該螺旋網由螺旋環、填絲、穿連絲組成,在上下兩條左右螺旋的螺旋環中同時并列穿入連接絲,連成網體,在螺旋環的環內孔中插入填絲,螺旋環、填絲、穿連絲兩端固定在一起,其中左右螺旋環由扁絲繞制形成。該螺旋網的螺旋環由扁絲繞制而成,使網面面積增大,增加網面的受磨面積,但其抗拉強度增加較少,耐磨性和剝離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該編織網具有覆蓋密度更高,抗拉強度、耐磨性能更高等優點,可有效降低物料的含水率;該環形編織網應用于礦業、環保水處理、建材、工業傳輸等行業,用于固液分離、工藝傳輸的新型結構環形編織網。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該環形編織網采用圓形單絲或異型單絲繞制成的圓形結構或異形結構,拼接時在兩個同向圓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圓形結構,或在兩個同向異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異形結構,然后在同向圓形結構或異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圓形單絲或異型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環形編織結構為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可以保證編織網力學等物理性能的均一性,提高編織網的抗拉強度和截留精度等。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異形結構為橢圓形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圓形單絲或異型單絲為工程塑料,所述工程塑料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樹脂(pa)、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丙烯(pp)、聚醚砜樹脂(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對苯二甲酸1,4-環己烷二甲酯(pct)、聚偏氟乙烯(pvdf)、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其改性材料。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環形編織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圓形單絲或異型單絲繞制成同向圓形結構和異向圓形結構,或同向異形結構和異向異形結構;
(2)按兩個同向圓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圓形結構的方法拼接;或,
按兩個同向異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異形結構的方法拼接;
(3)在同向圓形結構或同向異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圓形單絲或異型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4)連續重復步驟(2)-(3);
(5)定型處理。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步驟(1)中單絲繞制時的溫度為130-190℃。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圓形結構或異形結構內徑長軸和短軸參數控制精度在1%以下。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環形編織結構為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定型處理為:將編織好的環形網上熱輥定型機定型處理,按溫度190-210℃、牽伸率4-6%的工藝將網帶牽伸到位。
本發明采用新的編織方法得到具有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與現有螺旋網相比,本發明的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具有以下優點:1、經緯密度及線覆蓋密度提高一倍;2、抗拉強度提高一倍以上;3、壓榨面積增加一倍以上,可有效降低物料的含水率;4、抗打折能力強一倍以上;5、耐磨性能提高2倍以上等。
本發明的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編織方法簡單,原料來源豐富,該環形編織網可應用于礦業、環保水處理、建材、工業傳輸等行業,可用于固液分離、工藝傳輸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新型結構環形編織網的正面圖;
圖2是新型結構環形編織網的側面圖;
圖3是普通螺旋網的正面圖;
圖4是普通螺旋網的側面圖。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異形結構,即非圓形結構,包括橢圓形結構、長方形結構、三角形結構和棱形結構等都屬于異形結構。
用于紡織環形編織網的單絲,其線徑的粗細影響著編織網的結構及力學性能,而單絲線徑的均勻性,對編織網的力學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申請優選線徑誤差在1%以下的單絲。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該環形編織網采用圓形單絲繞制成的圓形結構,拼接時在兩個同向圓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圓形結構,然后在同向圓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圓形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環形編織網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線徑誤差在1%以下,直徑0.90mm的pet圓形單絲,在溫度165℃條件下繞制成的兩種繞向的圓形結構,即同向圓形結構和異向圓形結構;其中,圓形結構內徑長軸和短軸參數控制精度在1%以下;
(2)先將兩個同向圓形結構拼接在一起;然后取一個異向圓形結構,將異向圓形結構螺旋穿入方式嵌入兩個同向圓形結構之間,形成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
(3)在同向圓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0.90mm的pet圓形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4)連續重復步驟(2)-(3);
(5)將編織好的環形網上熱輥定型機定型處理,按溫度200℃、牽伸率5%的工藝將網帶牽伸到位。
實施例2
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該環形編織網采用異型單絲繞制成的異形結構,拼接時在兩個同向異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異形結構,然后在同向異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異型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環形編織網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線徑誤差在1%以下,0.55mm*0.90mm的pet異型單絲,在溫度130℃條件下繞制成的兩種繞向的異形結構,即同向異形結構和異向異形結構;其中,異形結構內徑長軸和短軸參數控制精度在1%以下;
(2)先將兩個同向異形結構拼接在一起;然后取一個異向異形結構,將異向異形結構螺旋穿入方式嵌入兩個同向異形結構之間,形成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
(3)在同向異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0.7mm*1.05mm的pet異型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4)連續重復步驟(2)-(3);
(5)將編織好的環形網上熱輥定型機定型處理,按溫度190℃、牽伸率4%的工藝將網帶牽伸到位。
其中,所述異形結構為橢圓形結構。
實施例3
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該環形編織網采用異型單絲繞制成的異形結構,拼接時在兩個同向異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異形結構,然后在同向異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異型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環形編織網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線徑誤差在1%以下,0.55mm*0.90mm的pa612異型單絲,在溫度170℃條件下繞制成的兩種繞向的異形結構,即同向異形結構和異向異形結構;其中,異形結構內徑長軸和短軸參數控制精度在1%以下;
(2)先將兩個同向異形結構拼接在一起;然后取一個異向異形結構,將異向異形結構螺旋穿入方式嵌入兩個同向異形結構之間,形成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
(3)在同向異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0.7mm*1.05mm的pa612異型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4)連續重復步驟(2)-(3);
(5)將編織好的環形網上熱輥定型機定型處理,按溫度195℃、牽伸率4%的工藝將網帶牽伸到位。
其中,所述異形結構為菱形結構。
實施例4
一種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該環形編織網采用圓形單絲繞制成的圓形結構,拼接時在兩個同向圓形結構中嵌入一個異向圓形結構,然后在同向圓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圓形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環形編織網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線徑誤差在1%以下,1.20mm的pps圓形單絲,在溫度190℃條件下繞制成的兩種繞向的圓形結構,即同向圓形結構和異向圓形結構;其中,圓形結構內徑長軸和短軸參數控制精度在1%以下;
(2)先將兩個同向圓形結構拼接在一起;然后取一個異向圓形結構,將異向圓形結構螺旋穿入方式嵌入兩個同向圓形結構之間,形成等距均勻交叉的網絡狀結構;
(3)在同向圓形結構交叉后形成的公共管狀孔隙內插入起鉸鏈軸作用的1.50mm的pps圓形單絲,連成環形編織結構;
(4)連續重復步驟(2)-(3);
(5)將編織好的環形網上熱輥定型機定型處理,按溫度210℃、牽伸率6%的工藝將網帶牽伸到位。
對比例1
如圖3-4所示,螺旋網是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交叉在一起,在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交叉后形成的公共孔隙里穿入單絲,連成螺旋網。
該螺旋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線徑誤差在1%以下,直徑0.90mm的pet圓形單絲,在溫度165℃條件下繞制成的兩種繞向的螺旋環,即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
(2)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交叉在一起,在左螺旋環和右螺旋環交叉后形成的公共孔隙里穿入直徑0.90mm的pet圓形單絲。
(3)連續重復步驟(2);
(4)將編織好的環形網上熱輥定型機定型處理,按溫度200℃、牽伸率15%的工藝將網帶牽伸到位。
試驗例
取實施例1制備的環形編織網與對比例1制備的普通螺旋網進行性能測試,測試結果列于表1中。
表1新型環形編織網與普通螺旋網的性能數據實驗對比
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申請所制備的新型結構的環形編織網相比對比例1,在經緯密度及線覆蓋密度提高一倍的情況下;編織網的抗拉強度提高一倍以上;耐磨性能提高2倍以上;平均粒徑100微米物料的截留率高達92%,遠高于對比例的10.0%。
上述詳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其中之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