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染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性染料對丙綸進行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丙綸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能,如強度高,比重小,耐磨損,耐腐蝕等,但是丙綸很難進行染色,即使在高溫高壓下采用分散染料都僅僅只能獲得很淺的顏色,因此限制了丙綸的應用。
為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很多新方法新工藝。但是染色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本技術:
將環糊精通過一定的交聯劑對丙綸纖維織物進行改性,從而采用活性染料便能對丙綸纖維織物進行染色,解決了丙綸纖維染色的一大難題。拓寬了丙綸纖維織物的應用范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采用活性染料,不添加任何染色助劑,對環糊精改性丙綸織物進行染色,解決了丙綸織物染色難的問題,使其能在100℃以下進行染色,并且還能獲得較深的顏色,拓寬丙綸纖維織物的色域,增加染色織物的顏色鮮艷度及飽和度,采用的固色處理增加了染色牢度,使得織物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不易掉色。
一種活性染料對丙綸織物進行染色的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
(1)織物改性:加入20重量份環糊精,20重量份偶聯劑,5重量份助劑,100重量份去離子水,充分攪拌溶解,采用浸漬或浸軋的方式將處理液施于丙綸織物上,80℃烘干,150℃焙烘8min;
(2)活性染料染色:按浴比1∶50配置染液,將3重量份活性染料加入100重量份去離子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改性后的丙綸織物,于70℃下染色1.5h,取出,置于70℃5g/l皂液中洗滌10min,熱水洗滌,冷水沖洗,烘干;
(3)固色:加入50重量份乙醇、20重量份正硅酸乙酯及12.3重量份水,再加入5重量份3-縮水油醚基三甲氧基硅烷,磁力攪拌條件下滴加2重量份鹽酸,磁力攪拌,陳化,將染色后的丙綸織物放入制備好的溶液中,三浸三軋,烘干后高溫焙烘。
技術效果:現有技術中未出現采用環糊精對丙綸進行改性,從而采用活性染色進行染色的先例,并且本申請采用的方法獲得較深的顏色,牢度也高,本申請的工藝是申請人進行長期的實驗獲得的,其中各個步驟的工藝參數的設置也都是經過長期摸索獲得的,是適合丙綸纖維織物的最佳的工藝參數,若采用其它工藝,則丙綸纖維織物獲得不了最佳的顏色,由于各個工藝參數之間會發生一定的影響,隨著各參數的變化顏色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而本申請的工藝參數設置則是綜合平衡了各個工藝參數,是各種工藝中的最佳方案。由于上述工藝的研制成功,使得工廠的訂單量增加,企業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能限定本發明的內容。
測試方法:k/s值測試、色牢度測試
染色織物用x-rite8400測色儀在cielab測色系統下,采用d65光源,10°視角,測量織物的表觀顏色深度k/s值,測量3個點取平均值。k/s值越大表示染色顏色深度越高。
色牢度測試:進行了耐光色牢度、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測試
實施例:一種活性染料對丙綸織物進行染色的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
(1)織物改性:加入20重量份環糊精,20重量份偶聯劑,5重量份助劑,100重量份去離子水,充分攪拌溶解,采用浸漬或浸軋的方式將處理液施于丙綸混紡織物上,80℃烘干,150℃焙烘8min;
(2)活性染料染色:按浴比1∶50配置染液,將3重量份活性染料加入100重量份去離子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改性后的丙綸織物,于70℃下染色1.5h,取出,置于70℃5g/l皂液中洗滌10min,熱水洗滌,冷水沖洗,烘干;
(3)固色:加入50重量份乙醇、20重量份正硅酸乙酯及12.3重量份水,再加入5重量份3-縮水油醚基三甲氧基硅烷,磁力攪拌條件下滴加2重量份鹽酸,磁力攪拌,陳化,將染色后的丙綸織物放入制備好的溶液中,三浸三軋,烘干后高溫焙烘。采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其k/s值為3.8。并且對染色后的織物進行色牢度測試,結果顯示色牢度較好。
比較例:同樣的方法對未經改性處理的丙綸織物進行染色和固色后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測試,測量得其k/s值僅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