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經編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改善經編織物尺寸與厚度的裝置。
背景技術:
坯布在經編過程中,需要依次經過經編機固定的卷布羅拉,卷布羅拉隨調節羅拉上下運動牽引做卷取動作。當坯布經過調節羅拉時,調節羅拉做上下運動。當調節羅拉運動到上下運動行程的最低點,坯布受力最大,且受兩旁卷布羅拉兩邊拉扯,導致坯布被過度拉伸擠壓而影響坯布的密度。因受力不均使設定參數織出的鞋型尺寸、織物幅寬及厚度不穩定。雖然,目前的經編機設置可調節機器的行程開關裝置,這種行程開關裝置可以縮短調節羅拉上下運動的距離,但此舉會破壞機器出廠設置,未能估算后期連鎖反應的后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經編織物尺寸與厚度的裝置,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經編機的調節羅拉上下運動時的重力對坯布過度擠壓造成不良影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改善經編織物尺寸與厚度的裝置,包括有兩卷布羅拉、一調節羅拉、一繩索以及兩吊錘;該兩卷布羅拉水平分開設置于經編機上,該調節羅拉可上下調節活動地設置于兩卷布羅拉之間的下方;該繩索繞過調節羅拉的底部和兩卷布羅拉的頂部,繩索的兩端部均向下延伸;該兩吊錘分別與繩索的兩端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節羅拉可拆換地安裝于經編機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設置有繩索和吊錘,本裝置利用經編機的卷布羅拉相互牽引運動,利用物理分力的原理,在未改變紗線種類、組織結構及改動機臺設置的條件下,緩沖調節羅拉向下運動時對坯布的壓力,使坯布受力均勻,不被過度拉伸擠壓,不改變坯布密度,使織造出的坯布鞋型尺寸、幅寬及厚度能得到改善,減少生產風險。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卷布羅拉 20、調節羅拉
30、繩索 40、吊錘
50、坯布 。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兩卷布羅拉10、一調節羅拉20、一繩索30以及兩吊錘40。
該兩卷布羅拉10水平分開設置于經編機上,該調節羅拉20可上下調節活動地設置于兩卷布羅拉10之間的下方。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羅拉20可拆換地安裝于經編機上,可按生產要求更換調節羅拉20的組成材質,適當減輕調節羅拉20的重量,使坯布50在調節羅拉20受感應向下運動時承受適當重力,使坯布50受力均勻,有效改善織物幅寬、鞋型尺寸及織物厚度,按設計要求、生產要求織造,有效減少報廢率,提高生產效率。
該繩索30繞過調節羅拉20的底部和兩卷布羅拉10的頂部,繩索30的兩端部均向下延伸;該兩吊錘40分別與繩索30的兩端部固定連接。
詳述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
本實施例主要利用物理中力的分解原理,在調節羅拉20兩旁的卷布羅拉10兩端設置繩索30和吊錘40,該吊錘40重量視實際情況所需設置相應重量,當經編機按設定參數織出坯布,卷布羅拉10做卷取運動,調節羅拉20接收感應做上下運動時,設置的吊錘40隨著調節羅拉20上下運動,減輕調節羅拉20單一往下的作用力,使坯布密度不易受外力影響,達到減少調節羅拉20對坯布50的過度擠壓的向下作用力,減少兩旁卷布羅拉10對坯布50的拉伸作用力。未改變紗線種類、組織結構、織物經向密度、機臺設置等參數,利用外力有效使設定參數織出的鞋型尺寸、織物幅寬及厚度得到穩定。各部件相互鏈接運轉,實施簡單操作方便。不僅在一定程度降低到后續工序的錯誤重修幾率,提高了產品合格率,而且減少生產成本及改動機臺的生產風險。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