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便安全的手動內衣針織機。
背景技術:
內衣是指貼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褲、抹胸、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觸皮膚的,是現代人不可少的服飾之一。內衣有吸汗、矯型、襯托身體、保暖及不受來自身體的污穢的危害的作用,有時會被視為性征。早在中國上古時期,就已織成最早的麻布,它的密度是10根/厘米,但那時內衣卻與外衣無甚區別,只是原始的遮體、保暖之用。4000年前,麻布己達到了24根/厘米,隨著嫘祖的絲織技術的傳播,內衣日漸區別于外衣的功能,稱之為抹胸及裹肚等。從《簪花仕女圖》中的薄紗低胸繡花衫,我們看到了唐代女子的"褻衣";而《西廂記》中的宋代女子,則抹胸在內裹肚,一根幼帶圍頸,一塊菱中遮胸,掩起千般風情,萬種嫵媚。但中國畢竟還是保守的民族,直至清朝末期隨著洋紗洋布進入中國,西方的胸衣才真正演繹在中國女子的身型之上。其中內衣多是布料制成,所以對于內衣制作生產過程中布料的生產加工是必不可少的,這其中針織機就是其中一種。
現有的針織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使用的時候安全性較低,當針織的針非常容易扎到手指對人的安全造成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安全的手動內衣針織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安全性較低,當針織的針非常容易扎到手指對人的安全造成威脅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安全的手動內衣針織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安裝在操作臺的上方,且機體的右側設置有手動助力輪,所述機體的上方設置有線柱,且機體上設置有型號標碼,所述機體的左側尾端位置處設置有注油孔,且注油孔的左側設置有抬針柱,所述抬針柱的下方設置有針頭,所述操作臺的下方設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左側設置有物料盒,所述立柱的內側設置有腳踏板,且立柱的底部設置有移動輪,所述腳踏板的右側設置有重力桿,且重力桿的上方設置有重力安全鎖,所述重力安全鎖的內部設置有鎖孔,且重力安全鎖的右下方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重力安全鎖的左側設置有動力輪,且動力輪和手動助力輪的連接處設置有皮帶。
優選的,所述立柱共設置有四個,且四個立柱分別安裝在操作臺下方的四個拐角處。
優選的,所述移動輪共設置有四個,且四個移動輪分別一一對應安裝在四個立柱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手動助力輪和機體通過傳動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腳踏板和動力輪通過聯動桿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有重力安全鎖,在不工作的時候由于沒有重力施加在設備上,導致機器的動力輪被鎖定,針頭不能上下進行工作,這樣就可以防止不工作時人們的手不會因為不注意放置到針頭下造成危險,避免了事故的發生,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重力安全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移動輪、2-腳踏板、3-重力桿、4-復位彈簧、5-重力安全鎖、6-動力輪、7-手動助力輪、8-皮帶、9-線柱、10-型號標碼、11-機體、12-注油孔、13-抬針柱、14-針頭、15-物料盒、16-立柱、17-鎖孔、18-操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方便安全的手動內衣針織機,包括機體11,機體11安裝在操作臺18的上方,且機體11的右側設置有手動助力輪7,機體11的上方設置有線柱9,且機體11上設置有型號標碼10,機體11的左側尾端位置處設置有注油孔12,且注油孔12的左側設置有抬針柱13,抬針柱13的下方設置有針頭14,操作臺18的下方設置有立柱16,且立柱16的左側設置有物料盒15,立柱16的內側設置有腳踏板2,且立柱16的底部設置有移動輪1,腳踏板2的右側設置有重力桿3,且重力桿3的上方設置有重力安全鎖5,重力安全鎖5的內部設置有鎖孔17,且重力安全鎖5的右下方設置有復位彈簧4,重力安全鎖5的左側設置有動力輪6,且動力輪6和手動助力輪7的連接處設置有皮帶8。
為了使設備更加穩定,本實施例,優選的,立柱16共設置有四個,且四個立柱16分別安裝在操作臺18下方的四個拐角處。
為了方便移動,本實施例,優選的,移動輪1共設置有四個,且四個移動輪1分別一一對應安裝在四個立柱16的下方。
為了動力傳遞,本實施例,優選的,手動助力輪7和機體11通過傳動軸連接。
為了能夠高效工作 ,本實施例,優選的,腳踏板2和動力輪6通過聯動桿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針頭14上的針孔內插入針線,然后隨著動力的傳遞,針頭14帶動針線上下移動,針頭14運動到下方的時候當針的尖端穿過織物時,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個小線圈,其中最重要的元件是擺梭鉤和線軸組件,線軸就是放在織物下面的一卷線,它位于擺梭的中央,后者在電機的帶動下旋轉,與針的運動同步,與鏈式縫合相同,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在送布牙向前移動織物的同時它再次升起,然后將另外一個線圈套入,不過,這種縫合機制不是將不同的線圈連接在一起,而是將它們與從線軸上松開的另一段線連接起來,當針將線套入線圈時,旋轉的擺梭用鉤針抓住線圈,隨著擺梭的旋轉,它圍繞來自線軸的線拉出線圈。這使得縫合非常結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實用新型安裝好過后,將需要用到的針織線傳入針頭14內的針孔內,然后將機體11內部的織線安裝好,這時將需要針織的內衣布料等放置在針頭14的下方,然后通過抬針柱13將針頭17放下,然后通過雙腳踏在踏腳踏板2將動力傳遞到動力輪6,然后動力輪6通過皮帶8傳遞動力到機體11內部,帶動針頭14上下運動對內衣布料進行針織加工,針頭14運動到下方的時候當針的尖端穿過織物時,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個小線圈。其中最重要的元件是擺梭鉤和線軸組件。線軸就是放在織物下面的一卷線。它位于擺梭的中央,后者在電機的帶動下旋轉,與針的運動同步。與鏈式縫合相同,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在送布牙向前移動織物的同時它再次升起,然后將另外一個線圈套入,不過,這種縫合機制不是將不同的線圈連接在一起,而是將它們與從線軸上松開的另一段線連接起來。當針將線套入線圈時,旋轉的擺梭用鉤針抓住線圈,隨著擺梭的旋轉,它圍繞來自線軸的線拉出線圈,且設備啟動的時候可以通過手動助力輪7給予動力幫助,工作結實之后將內衣取下,然后雙腳離開腳踏板2即可,這時由于腳踏板2上沒有重力作用下重力安全鎖5下方的復位彈簧4伸長復位,然后將重力桿3向上頂起,重力桿3的上端插入鎖孔17內部將動力輪6鎖定,這時動力輪6不能轉動,則針頭14也不能上下移動,防止針頭14上到人們指頭造成危害,需要使用的時候雙腳防在腳踏板2上由于重力的增加,這時復位彈簧4會受力收縮,重力桿3離開鎖孔17,動力輪6正常轉動,設備開始工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