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技術,具體是一種智能縫紉機氣缸畫筆的結構。
背景技術:
如公告號為CN203513988U涉及一種數控縫制加工設備的定位劃線裝置,包括縫紉裝置,XY 運動裝置和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縫紉裝置的頭部設有定位劃線裝置,所述的定位劃線裝置包括夾塊、劃線筆和氣缸,氣缸固定在縫紉裝置的頭部,氣缸的活塞桿與夾塊固連,劃線筆固定在夾塊上并與工作臺保持垂直; 劃線裝置在保留了數控縫制加工設備原有全部功能基礎上,增加了定位劃線功能,具有一機多能,提升產品的性價比;但是現有的劃線裝置的畫筆是通過夾塊來夾持,使得劃線裝置體積較大,影響到縫紉機機頭其它裝置的安裝,同時也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縫紉機氣缸畫筆的結構,在氣缸的活塞桿上開設軸向通孔或盲孔,畫筆直接安裝在軸向通孔或盲孔內,然后將氣缸直接固定縫紉機上,結構緊湊、體積小巧、裝配方便、節省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縫紉機氣缸畫筆的結構,包括氣缸和活塞桿,其特征在于:在氣缸的活塞桿上開設軸向的通孔或盲孔,在軸向的通孔或盲孔內設置有畫筆,所述的畫筆通過彈性緩沖件和緊固套固定在通孔或盲孔內。
所述的彈性緩沖件為彈簧,畫筆上部容置于通孔或盲孔內,彈簧套接在畫筆上,彈簧一端頂在畫筆側部的,另一端頂持在通孔或盲孔的內壁上,彈簧對畫筆保持向下的作用力,所述的緊固套上留有筆尖孔,緊固套旋接在活塞桿下端部并畫筆的下部固定,畫筆的筆尖從筆尖孔處穿過。
在所述的活塞桿兩端分別從氣缸的頂部和底部穿出,活塞桿的上下兩端旋接在行程調節螺母。
在所述的氣缸后側壁上開有導向槽,導向槽的底部開有貫穿氣缸前后的固定孔。
在所述的氣缸后左側壁或右側壁開有進氣孔,進氣孔處安裝有快速連接頭。
本實用新型直接在氣缸的活塞桿的開設軸向的通孔或盲孔,然后將畫筆直接固定在活塞桿的通孔或盲孔內,這樣就畫筆就無需另外的夾塊來固定,結構更加緊湊,體積更加小巧,占用空間更加,方便縫紉機在機頭配置其它設備,本實用新型的裝配更加方便,同時也節省生產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智能縫紉機氣缸畫筆的結構,包括氣缸1和活塞桿2,在所述的氣缸1后左側壁或右側壁開有進氣孔,進氣孔處安裝有快速連接頭13;在所述的氣缸1后側壁上開有導向槽11,導向槽11的底部開有貫穿氣缸前后的固定孔12;在氣缸1的活塞桿2上開設軸向的通孔或盲孔3,在軸向的通孔或盲孔3內設置有畫筆5,所述的畫筆5通過彈性緩沖件6和緊固套7固定在通孔或盲孔內;所述的彈性緩沖件為彈簧,畫筆5上部容置于通孔或盲孔3內,彈簧套接在畫筆上,彈簧一端頂在畫筆5側部的,另一端頂持在通孔或盲孔3的內壁上,彈簧對畫筆保持向下的作用力,所述的緊固套7上留有筆尖孔,緊固套7旋接在活塞桿2下端部并畫筆5的下部固定,畫筆5的筆尖從筆尖孔處穿過;在所述的活塞桿2兩端分別從氣缸的頂部和底部穿出,活塞桿2的上下兩端旋接在行程調節螺母21。
本實用新型直接在氣缸的活塞桿的開設軸向的通孔或盲孔,然后將畫筆直接固定在活塞桿的通孔或盲孔內,這樣就畫筆就無需另外的夾塊來固定,結構更加緊湊,體積更加小巧,占用空間更加,方便縫紉機在機頭配置其它設備,本實用新型的裝配更加方便,同時也節省生產的成本。
另外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氣缸1后側壁上開有導向槽11,導向槽11的底部開有貫穿氣缸前后的固定孔12;導向槽和固定孔確保氣缸安裝保持與工作臺垂直,裝配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