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紡織設備配件,具體為一種拼裝式輔氣包。
背景技術:
1、輔氣包是安裝在噴氣織機上并用于連接輔噴閥的部件,輔氣包上通常設置有與外界氣源相連通的管道,利用外界氣源接通外界電源并工作,能夠進行自主充氣操作。
2、但是常規的可自主充氣的輔氣包在使用時,存在不能對輸入的氣體進行過濾,會造成輸送的氣體中包含有較多的雜質影響后續的制備操作,給使用帶來較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拼裝式輔氣包,以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包括輔氣包,所述輔氣包的頂端安裝有多組間距分布的噴頭,且輔氣包的底端則連接有進氣部件,所述進氣部件包括有與外界供氣管連通連接的第一進氣管,且第一進氣管的端部連通連接有與輔氣包連通連接的第二進氣管,所述第二進氣管中安裝有過濾結構。
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進入輔氣包的氣流進行過濾凈化,從而保證供氣的質量即保證了紡織設備的高質量運行。
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濾結構包括與輔氣包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且第一連接部的底端連接有第二連接部,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底端則連接有與第一進氣管連接的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的底端均固定有螺紋板,且第二連接部、第三連接部的內壁均開設有與螺紋板適配的螺紋壁。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起到便捷拆卸過濾結構的效果。
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內部安裝有過濾網。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起到對進氣氣流的過濾效果。
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進氣管的外側安裝有u型管,且u型管的內部開設有填充有水源的空腔,所述u型管的頂端連接有供水的進水管,且u型管的底端連接有排水的排水管。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起到對進氣氣流的水冷效果。
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u型管的內部安裝有氣管,且氣管的一端端部安裝有電控的進氣閥,所述氣管的另一端則安裝有機械控制的出氣閥,所述第一進氣管的內壁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且第一進氣管的內部位于進氣閥的上方還安裝有電控閥,所述電控閥通過單片機與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起到對進氣氣流的導向效果。
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過濾結構,氣流會通過供氣系統通過供氣管流入進氣部件中,而氣流在經過進氣部件的第二進氣管時,第二進氣管會對氣流進行過濾凈化處理,具體的,氣流會通過第三連接部進入第二連接部,在第二連接部中濾網的作用下實現對氣流的過濾凈化效果,隨后氣流則會通過第一連接部流入輔氣包中,此外,多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紋板與螺紋壁的連接方式安裝,有利于對連接部的進行拆卸,從而實現對過濾網的便捷清洗以及更換;
14、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降溫結構,在氣流經過第一進氣管時,第一進氣管中的溫度傳感器會對進氣氣流進行溫度監測,若溫度過高則溫度傳感器會通過單片機控制電控閥閉合且進氣閥打開,此時氣流就會進入氣管中,在u型管中水源的水冷作用下,實現了對進氣氣流的冷卻降溫效果,隨后氣流會通過出氣閥排出至第一連接管中進行后續的供氣流動。
1.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包括輔氣包(1),其特征在于:所述輔氣包(1)的頂端安裝有多組間距分布的噴頭(2),且輔氣包(1)的底端則連接有進氣部件(3),所述進氣部件(3)包括有與外界供氣管連通連接的第一進氣管(4),且第一進氣管(4)的端部連通連接有與輔氣包(1)連通連接的第二進氣管(5),所述第二進氣管(5)中安裝有過濾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包括與輔氣包(1)連接的第一連接部(51),且第一連接部(51)的底端連接有第二連接部(52),而所述第二連接部(52)的底端則連接有與第一進氣管(4)連接的第三連接部(5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51)、第二連接部(52)的底端均固定有螺紋板(6),且第二連接部(52)、第三連接部(53)的內壁均開設有與螺紋板(6)適配的螺紋壁(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52)的內部安裝有過濾網(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氣管(4)的外側安裝有u型管(9),且u型管(9)的內部開設有填充有水源的空腔(10),所述u型管(9)的頂端連接有供水的進水管(12),且u型管(9)的底端連接有排水的排水管(1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9)的內部安裝有氣管(11),且氣管(11)的一端端部安裝有電控的進氣閥(14),所述氣管(11)的另一端則安裝有機械控制的出氣閥(1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拼裝式輔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氣管(4)的內壁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6),且第一進氣管(4)的內部位于進氣閥(14)的上方還安裝有電控閥(17),所述電控閥(17)通過單片機與溫度傳感器(16)電性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