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屬于人類生活必需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各種生活實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尤其是衛浴設備。對于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城市地區,無論在家庭或公開場合,都配置了自來水及排污系統等設施,人們可以舒適、清潔的利用洗手盆、淋浴及抽水馬桶等設備,如廁沐浴,享受生活。但是對于生活水平相對落后的廣大農村地區,生活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有的地區甚至還沒有自來水及排污系統,尤其是廁所,還在使用簡陋而不衛生的旱廁,這對于本地區的人們,生活極其不便,對于外來人員更是無法適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以解決廣大農村地區人們沐浴、如廁的問題,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本發明提出的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包括外置水箱、洗手臺、照明暖風排氣裝置、淋浴頭、抽水馬桶、內置水箱、循環水泵和排污口 ;所述的內置水箱置于衛浴房的底部,內置水箱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外置水箱相連;所述的照明暖風排氣裝置置于衛浴房房體的頂部;所述的洗手臺、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置于衛浴房房體內,洗手臺、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的上水管道分別通過循環水泵與內置水箱相連,洗手臺、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的下水管道分別與衛浴房房體側壁上的排污口相連。本發明提出的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可以采用模塊化工藝制作, 包裝、運輸、安裝均簡單快捷,使用方便,而且還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的裝配式衛浴房,相關的電器設施均設在衛浴房外部,與內部的水環境隔絕,因此保證了用電安全。其中的沐浴用熱水的最高加熱溫度,設定在低于造成人體燙傷的安全溫度,以保證用水安全。如廁、沐浴功能齊備,系統完善,體驗舒適。2、本發明的裝配式衛浴房,可以標準化批量生產,裝配簡單快捷,和傳統的衛生間建造相比,節省勞動力,在人工成本持續上漲的情況下設備造價低,便于推廣應用。3、本發明的裝配式衛浴房,可以極大地改善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尤其是有電、無上下水設施的農村地區的如廁衛生環境及沐浴條件,減少疾病的傳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 尤其方便老人、婦女、兒童的使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衛浴房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是外置水箱,2是洗手臺,3是衛浴房房體,4是照明暖風排氣裝置,5是淋浴頭,6是抽水馬桶,7是內置水箱,8是循環水泵,9是排污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出的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外置水箱1、洗手臺2、照明暖風排氣裝置4、淋浴頭5、抽水馬桶6、內置水箱7、循環水泵8和排污口 9。內置水箱7置于衛浴房的底部,內置水箱7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外置水箱1相連。 照明暖風排氣裝置4置于衛浴房房體的頂部。洗手臺2、淋浴頭5和抽水馬桶6置于衛浴房房體內,洗手臺2、淋浴頭5和抽水馬桶6的上水管道分別通過循環水泵8與內置水箱7 相連,洗手臺2、淋浴頭5和抽水馬桶6的下水管道分別與衛浴房房體側壁上的排污口 9相連。本發明提出的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利用外置水箱1與內置水箱 7之間的自然壓差,將外置水箱內的水自動補給到內置水箱中,再通過循環水泵8將底座水箱內的水加壓,實現沖廁和沐浴的功能。將內置水箱安放在衛浴房的底部,注水方便,充水后的內置水箱,使整個衛浴房的重心下移,增加了衛浴房的穩定性,能有效的防止側傾,提高了安全性。洗浴后的廢水與糞便污水可以分別排放,糞便污水經導管引入化糞池內。本發明的衛浴房中,所用的照明暖風排氣裝置4,可以分別使用已經商品化的照明燈、浴霸、排風扇等,以實現照明暖風排氣的功能。
權利要求
1. 一種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其特征在于該衛浴房包括外置水箱、洗手臺、照明暖風排氣裝置、淋浴頭、抽水馬桶、內置水箱、循環水泵和排污口 ;所述的內置水箱置于衛浴房的底部,內置水箱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外置水箱相連;所述的照明暖風排氣裝置置于衛浴房房體的頂部;所述的洗手臺、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置于衛浴房房體內,洗手臺、 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的上水管道分別通過循環水泵與內置水箱相連,洗手臺、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的下水管道分別與衛浴房房體側壁上的排污口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上下水條件下使用的裝配式衛浴房,屬于人類生活必需品技術領域。其中內置水箱置于衛浴房的底部,內置水箱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外置水箱相連。照明暖風排氣裝置置于衛浴房房體的頂部,洗手臺、淋浴頭和抽水馬桶置于衛浴房房體內,其上水管道分別通過循環水泵與內置水箱相連,下水管道分別與衛浴房房體側壁上的排污口相連。本發明的裝配式衛浴房,可以采用模塊化工藝制作,包裝、運輸、安裝均簡單快捷,使用方便,尤其適用于有電、無上下水設施的農村地區,改善如廁衛生環境及沐浴條件,減少疾病的傳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尤其方便老人、婦女、兒童的使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E04H1/12GK102359287SQ20111030554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1日
發明者于華新 申請人:于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