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及應用該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及應用該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
背景技術:
現在戶外休閑項目越來越多,人們在休息的時候喜歡在戶外支一個帳篷,方便在戶外休息,帳篷一般是有帳篷支架和固定在帳篷支架上的帳篷布構成。現有的一類帳篷支架包括連接頭和支撐桿,連接頭上具有與支撐桿個數相同的連接點,將個數固定的支撐桿連接在連接頭上指定的連接點上。這類帳篷支架的一個連接頭只能形成一種固定形狀、固定大小的帳篷,無法根據使用需要而隨時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還有一類帳篷連接頭上具有多個用于連接支撐桿的連接點,但需要手動的將支撐桿在連接點上旋轉來調節支撐桿的角度、并進行逐一調節和固定,手動調節支撐桿的角度的連接方式造成支撐桿的定位精度低、定位過程復雜,不便于帳篷的使用。如中國專利專利號為ZL93215185.X的一種露營帳篷支架,其是由一組頂支架管與多組側支架管所構成,在其頂支架管中央為一中座,而在中座周圍組裝有數量與側支架管組數相同的主管,又側支架由頂緣的橫支管與豎管所組合而成,在該橫支管中央設有一結合孔,而可供頂支架管主管末端穿設組裝。該中座周圍配合所搭配的側直管組數穿設有相同數量的主管孔,這類帳篷支架的一個中座只能形成一種固定形狀、固定大小的帳篷,無法根據使用需要而隨時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根據使用需要來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便于支撐桿的定位的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及其采用這種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根據使用需要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支撐桿定位精度低、定位過程復雜等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下述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包括連接頭主體和與連接頭主體相連的支撐桿,所述的連接頭主體上開設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包括基本槽和擴展槽,所述的基本槽為四個,呈“十”字形分布,在相鄰兩個基本槽之間設有若干擴展槽,擴展槽成對布置,一對擴展槽以基本槽形成的“十”字中心對稱分布,全部的支撐桿與基本槽相連,或者,全部的支撐桿與擴展槽相連,或者,部分的支撐桿與基本槽相連、其余部分的支撐桿與擴展槽相連。在連接頭主體上開設四個基本槽和若干個擴展槽,四個基本槽呈“十”字形的中心對稱分布,一對擴展槽即位置相對的兩個擴展槽以四個基本槽形成的“十”字的中心呈中心對稱分布。當采用四個支撐桿支撐帳篷時,四個支撐桿可以依次連接在四個基本槽內,撐開后的帳篷呈正方形;需要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時,將四個支撐桿全部連接在對稱布置的擴展槽內,撐開后的帳篷呈長方形。而且根據使用的需要,將四個支撐桿連接在不同位置的擴展槽內,此時,相鄰兩個支撐桿之間的夾角也不同,所撐開的帳篷的大小不同,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當采用六個支撐桿支撐帳篷時,將六個支撐桿中的一部分連接在對稱分布的基本槽內、其余部分的支撐桿連接在對稱分布的擴展槽內,撐開后的帳篷呈六邊形,根據使用需要,選擇不同位置的基本槽和擴展槽,撐開不同夾角、不同大小的六邊形的帳篷。依此類推,采用八個支撐桿、十個支撐桿等若干個支撐桿支撐帳篷時,都能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支撐桿可以任意選擇卡槽進行配合,不一定限制是與基本槽還是擴展槽相接,只要保證形成多邊形的帳篷就可以。而且,選定了帳篷的邊數和卡槽后,各卡槽的連接定位沒有先后之分,無需手動旋轉支撐桿所朝向的角度,只需將支撐桿與相應位置的卡接槽相連,即可將支撐桿所朝向的角度進行定位,構成所需形狀和大小的帳篷,便于支撐桿的定位。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頭主體包括底盤和位于底盤上的連接部,所述的卡接槽為開設在連接部上的開口槽,在連接部上設有蓋板。連接頭主體包括底盤和位于底盤上的連接部,卡接槽是開設在連接部上的開口槽,在連接部上設置蓋板。所謂的開口槽,就是一邊封閉,其余各邊均開口的通槽,設置開口槽,裝配時,只需將支撐桿的連接部分插入相應位置的卡接槽內,再將蓋板螺栓固定在連接部上,通過連接部一端的底盤和另一端的蓋板對支撐桿進行限位,無需對支撐桿進行逐一調節和固定,使支撐桿的定位過程和連接過程更加簡單,便于操作。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頭主體與支撐桿通過連接件相連,所述的卡接槽包括一弧形部和一喇叭形部,喇叭形部的小口端與弧形部的弧線端相接,所述的連接件包括與弧形部對應的前端頭,前端頭連接有位于喇叭形部內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長度大于喇叭形部的長度。連接頭主體與支撐桿通過一個連接件相連,卡接槽是由一個弧形部和一個喇叭形部構成,連接件的前端頭與卡接槽的弧形部相適配,與前端頭相連的固定板長度大于喇叭形部的長度,使連接件沿卡接槽的一端插入到卡接槽內,另一端伸出卡槽與支撐桿相連。由于支撐桿之間連接的帳篷布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有生產誤差,弧形部的弧線端作為導向面,使連接件的前端頭能夠在弧形部內進行小角度的旋轉微調,使支撐桿能夠適應不同誤差的帳篷布。所謂的喇叭形就是一端大一端小類似等腰梯形的形狀,喇叭形部靠近連接部外表面的一端為大口端、靠近弧形部的一端為小口端,小口端的開口弧長與大口端的開口弧長之間的比例為3/5到4/5之間,便于連接件的固定板和前端頭在卡接槽內進行微調,保證在帳篷布裁剪的不是很理想,有些許誤差時依然可以使用。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件與支撐桿相連一端為圓弧形,在連接件的圓弧形端部開設有鉸接孔,所述的支撐桿的端部開設有開口槽,連接件鉸接在開口槽內。在支撐桿的端部開設有開口槽,連接件遠離前端頭的一端即為連接件與支撐桿相連的一端,連接件與支撐桿相連的一端為圓弧形,連接件圓弧形的一端在支撐桿的開口槽內通過鉸接孔鉸接,便于支撐桿和連接件之間的相對旋轉。作為優選,所述的擴展槽為四個,擴展槽與基本槽之間的夾角為25° -65°。選擇這樣的角度,是根據現在市場上使用的長方形的帳篷尺寸進行設計的,選擇不同位置的擴展槽撐開不同大小的帳篷。一種應用上述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包括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均連接有支撐桿,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之間通過拉繩連接,所述的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的連接頭主體的卡接槽的結構和位置均相同,所述的支撐桿的個數及角度根據所需帳篷的形狀設置,所述的支撐桿根據所需帳篷的形狀與相應位置的卡接槽相連。 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的連接頭主體的卡接槽的結構和位置均相同,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上均連接有支撐桿,支撐桿的個數和所朝向的角度根據所需要的帳篷形狀來設置,在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上相應位置的卡接槽內連接支撐桿。在帳篷撐開過程中,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通過拉繩進行相對運動、相互靠近,撐開后的帳篷即可呈現所需要的形狀和大小。在帳篷收折過程中,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通過拉繩朝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相互遠離,使支撐桿收折。作為優選,所述的上連接頭的中心處設有開口朝下的定位槽,在定位槽的封閉端開設有定位槽出繩孔;在所述的下連接頭上設有中空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與所述的定位槽配合,所述的定位柱的上表面設有定位柱出繩孔,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與所述的定位槽出繩孔對應,在所述的定位柱的下端設有動滑輪凹槽,在所述的動滑輪凹槽內設有動滑輪構件。動滑輪構件包括中心軸,在中心軸的兩端設有等大的兩個滾輪,動滑輪構件的中心軸與兩端的滾輪是一體成型的,動滑輪構件的中心軸位于下連接頭內的動滑輪凹槽上,拉繩的兩端由中空的定位柱穿過動滑輪構件,且拉繩的兩端由上連接頭穿出。中空的定位柱制造簡單,不需要開設專門的拉繩通道。當對拉繩的兩端施加拉力時,拉繩通過動滑輪構件帶動下連接頭以及下連接頭上的定位柱朝向上連接頭方向運動并相互靠近,直到定位柱的上端抵接在上連接頭的定位槽內,將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固定。支撐桿的各構件形成自鎖支撐,以此將帳篷支架撐開。當需要收折時,向下拉動下連接頭,下連接頭通過拉繩和動滑輪構件的配合遠離上連接頭,支撐桿的各構件自鎖打開,帳篷支架收折。作為優選,在所述的定位槽的封閉端的端面上設有頂扣,所述的定位槽出繩孔設置在頂扣的兩側,在所述的頂扣上設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中心線與所述的定位槽出繩孔的中心線垂直,在所述的頂扣上設有拉繩卡槽,所述的拉繩卡槽位于所述的通孔兩側,所述的拉繩卡槽與所述的上連接頭上的卡槽配合形成拉繩定位孔,所述的拉繩定位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的拉繩的直徑。上連接頭的頂端開設有一個軸向通孔,在軸向通孔內固定頂扣。當下連接頭內部有兩個動滑輪時,拉繩穿過頂扣的通孔沿著拉繩定位孔繞接在動滑輪構件, 頂扣上的通孔為過渡孔,通孔的中心線與定位槽出繩孔的中心線垂直,在拉動拉繩時更平穩過渡。拉繩穿過頂扣的通孔并由拉繩定位孔穿出,拉繩定位孔的直徑略小于拉繩,從而對拉繩進行固定,在對拉繩兩端施加拉力時,拉繩不會竄動,一直抱持定位槽出繩孔兩端伸出的拉繩長度相同。拉繩定位孔是由頂扣兩側的拉繩卡槽和上連接頭軸向通孔兩側的卡槽配合形成的,結構簡單,方便成型。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定位槽出繩孔、動滑輪構件均為兩個,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位于定位柱上端面的中部;所述的兩個定位柱出繩孔之間對稱布置有兩個繞接孔,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和繞接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的繞接孔與拉繩定位孔相對應。拉繩的一端由定位槽出繩孔的上端穿入,并通過相應位置的定位柱出繩孔穿入到定位柱內,再穿過其中一個動滑輪構件,然后由定位柱上的繞接孔穿出并沿著頂扣上拉繩定位孔和通孔繼續穿繞另一個動滑輪構件,最后穿過定位柱出繩孔由定位槽出繩孔穿出。保證下連接頭與上連接頭相對運動時更加平穩。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柱與下連接頭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的定位柱下部的橫截面為圓形、上部的橫截面為跑道型。定位柱與下連接頭一體成型,便于生產。定位柱的下部橫截面為圓形、上部的橫截面為跑道型,連接處形成臺階面,當下連接頭朝向上連接頭運動時,定位柱上部插入上連接頭的定位槽內,定位槽的邊緣對定位柱上部和下部形成的臺階面進行限位固定。因此,本發明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及應用該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具備下述優點1、連接頭主體上的卡接槽包括四個基本槽和若干個擴展槽,四個基本槽呈“十” 字形分布,一對擴展槽以基本槽構成的“十”字的中心形成中心對稱分布,支撐桿的個數根據所需的帳篷的形狀和大小來設置,能夠根據帳篷形狀和大小的需要,選擇將全部的支撐桿都連接在基本槽上,或者將全部的支撐桿都連接在擴展槽上,或者將部分的支撐桿連接在基本槽、部分的支撐桿連接在擴展槽,根據使用需要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2、連接頭主體通過連接件與支撐桿相連,只需根據所需的帳篷的形狀和大小,將連接件插入相應位置的卡接槽內,無需手動旋轉調節支撐桿的朝向角度,提高支撐桿的定位精度、簡化支撐桿的定位操作;3、卡接槽包括弧形部和喇叭形部,連接件的前端頭與弧形部間隙配合,連接件的前端頭和固定板能夠在卡接槽內做小角度的旋轉微調,適應帳篷布不同的生產誤差;4、應用這類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包括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的連接頭主體的卡接槽的結構和位置均相同,能夠根據使用需要改變撐開后的帳篷的形狀和大小;5、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通過定位柱出繩孔、定位槽出繩孔、動滑輪構件以及穿設的拉繩實現相對運動,便于帳篷的撐開和收折;6、定位柱下部的橫截面圓形、上部的橫截面為跑道型,上部和下部之間構成一個臺階面,定位柱的上部插入定位槽內時,定位槽的邊緣能夠對定位柱上的臺階面進行限位固定。
附圖1是本發明中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的一種爆炸圖;附圖2是本發明中連接頭主體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發明中帳篷支架的一種局部爆炸圖;附圖4是本發明中上連接頭的一種立體示意圖;附圖5是附圖4的仰視圖;附圖6是本發明中下連接頭的一種立體示意圖;附圖7是附圖6的俯視圖;附圖8是本發明中頂扣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9是帳篷支架收折狀態時的剖視圖;附圖10是帳篷支架撐開狀態時的剖視圖;附圖11是實施例1中帳篷支架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2是實施例2中帳篷支架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3是實施例3中帳篷支架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 1 如圖1所示,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包括連接頭主體1和支撐桿2,連接頭主體1通過連接件7與支撐桿2相連。連接件主體1包括底盤4和位于底盤4上并與底盤4 一體成型的連接部5,連接部5上連接有蓋板6,蓋板6位于底盤4相對的一側。在連接部5上開設有八個卡接槽3,如圖2所示,卡接槽3是開設在連接部5邊緣的開口槽。卡接槽3是由弧形部33和喇叭形部34構成,喇叭形部34靠近連接部5外表面的一側為大口端、遠離連接部5外表面的一側為小口端,小口端的開口弧長與大口端的開口弧長之間的比例為4/5, 喇叭形部34的小口端與弧形部33的弧線端相接。八個卡接槽3分為四個基本槽31和四個擴展槽32,四個基本槽31呈“十”字形分布,即在連接部5的橫截面上,四個基本槽31分別位于兩條相互垂直的直徑上。相鄰兩個基本槽31之間各有一個擴展槽32,位置相對的兩個擴展槽32為一對,一對擴展槽32以四個基本槽31構成的“十”字形的中心呈中心對稱分布,擴展槽32與相鄰的一個基本槽31之間的夾角為60°。支撐桿2通過連接件7與連接頭主體1上的卡接槽3相連,連接件7包括前端頭71和固定板72,固定板72固定在前端頭71上。前端頭71與卡接槽3的弧形部33相適配并構成間隙配合,固定板72位于喇叭形部34內,而且固定板72的長度大于喇叭形部34的長度,使連接件7能夠在卡接槽3內進行小角度旋轉微調。固定板72遠離前端頭71的一端為圓弧形,并在圓弧形的端部出開有鉸接孔73。支撐桿2與連接件7相連的一端的端面上開有一個開口槽21,固定板72的圓弧形的一端位于開口槽21內并通過鉸接孔與支撐桿2鉸接。支撐桿2為四個,四個支撐桿2上均鉸接有連接件7,將四個連接件7依次固定在四個基本槽31上。此時,前端頭71位于基本槽31的弧形部33內,固定板72位于基本槽 31的喇叭形部34內。再將蓋板6通過螺栓固定在連接部5上,連接部5 —端的底盤4和另一端的蓋板6能夠對前端頭71的上下兩端進行限位,便于連接件7與卡接槽3相連,而且只需將連接件7插入卡接槽3內即可實現支撐桿2的定位,無需手動旋轉調節支撐桿2的角度,提高支撐桿2的定位精度,便于支撐桿2的定位操作。帳篷布的大小在生產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公共誤差,前端頭71和固定板72能夠在基本槽31內進行小角度旋轉微調,適應帳篷布不同的生產誤差。由于四個支撐桿2全部連接在基本槽31內,使相鄰兩個支撐桿 2之間的夾角為90°,帳篷撐開后的形狀為正方形。如圖3所示,一種應用了上述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包括上連接頭8 和下連接頭9,上連接頭8和下連接頭9通過拉繩10相連,上連接頭8和下連接頭9上均連接有支撐桿2,上連接頭8和下連接頭9的連接頭主體1上的卡接槽3結構和位置均相同。如圖4、5、6、7所示,在上連接頭8的蓋板6和上連接頭8的連接部5的中心處開有定位槽81,在下連接頭9的底盤4上一體成型有一個內部中空的定位柱91,定位柱91與定位槽81相配合,定位柱91的下部橫截面為圓形、上部橫截面為跑道型,在上部和下部的連接處形成一個臺階面,定位槽81的邊緣能夠對這個臺階面進行限位。在定位槽81的封閉端上開有兩個定位槽出繩孔82,在定位柱91的上端開有兩個定位柱出繩孔92,定位槽出繩孔 82與定位柱出繩孔92的位置相對應。在定位柱91的下端開有兩個動滑輪凹槽93,在兩個動滑輪凹槽93內分別安裝有動滑輪構件94,動滑輪構件94包括中心軸,在中心軸的兩端設有等大的兩個滾輪,動滑輪構件的中心軸與兩端的滾輪是一體成型的,動滑輪構件的中心軸位于下連接頭內的動滑輪凹槽93上,下連接頭9上的蓋板6由動滑輪凹槽93下方對動滑輪構件94進行限位。上連接頭8的頂端開設有一個軸向通孔13,在軸向通孔13內固定有頂扣11。如圖8所示,頂扣11上開有的通孔111,通孔111為過渡孔,通孔111的中心線與定位槽出繩孔82的中心線垂直,通孔111兩側垂直通孔111的軸線方向開有拉繩卡槽 112,在上連接頭8的軸向通孔13兩側邊開有卡槽83。頂扣兩側的拉繩卡槽112和上連接頭8軸向通孔13兩側的卡槽83配合形成拉繩定位孔,拉繩定位孔的直徑略小于拉繩,從而對拉繩進行固定,在對拉繩兩端施加拉力時,拉繩不會竄動,一直抱持定位槽出繩孔82兩端伸出的拉繩長度相同。在兩個定位柱出繩孔92之間對稱布置有兩個繞接孔95,定位柱出繩孔92和繞接孔95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線上,繞接孔95與拉繩定位孔相對應。拉繩10的一端由定位槽出繩孔82的上端穿入到定位槽81內,再由位置相對應的定位柱出繩孔92上端穿入到定位柱91內,拉繩10穿過一個動滑輪構件94后由繞接孔95 穿出并沿著拉繩定位孔穿入到頂扣11的通孔111內,由通孔111的另一側穿出經過另一個繞接孔穿入定位柱91內,再穿過另外一個動滑輪構件94,最終依次穿過定位柱出繩孔92和定位槽出繩孔82。對兩個定位槽出繩孔82內穿出的拉繩10同時施加拉力,拉繩10通過動滑輪構件94帶動下連接頭9朝向上連接頭8相對運動、相互靠近,如圖10所示,直到定位柱91的上端抵接在上連接頭8的定位槽81內,將上連接頭8和下連接頭9固定。支撐桿2的各構件形成自鎖支撐,以此將帳篷支架撐開。由于四個支撐桿2均連接在基本槽31 內,如圖11所示,撐開后的帳篷呈正方形。當需要收折時,向下拉動下連接頭9,如圖9所示,下連接頭9通過拉繩10和動滑輪構件94的配合遠離上連接頭8,支撐桿2的各構件自鎖打開,帳篷支架收折。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四個支撐桿2可以全部連接在四個擴展槽32內,相鄰兩個支撐桿2之間的夾角為60°。如圖12所示,撐開后的帳篷呈長方形。可以將兩個支撐桿2連接在對稱設置的兩個基本槽31內,另外兩個支撐桿2連接在對稱設置的兩個擴展槽32內,根據使用需要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支撐桿2為六個,其中四個支撐桿2與四個擴展槽32相連,另外兩個支撐桿2與對稱設置的基本槽31相連,這個基本槽31與擴展槽32之間的夾角為60°,如圖13所示,撐開的帳篷呈正六邊形。或者可以根據使用需要將兩個支撐桿2連接在另外兩個對稱設置的基本槽31 內來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9
權利要求
1.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包括連接頭主體(1)和與連接頭主體(1)相連的支撐桿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頭主體(1)上開設有卡接槽(3),所述的卡接槽C3)包括基本槽(31)和擴展槽(32),所述的基本槽(31)為四個,呈“十”字形分布,在相鄰兩個基本槽 (31)之間設有若干擴展槽(32),擴展槽(3 成對布置,一對擴展槽(3 以基本槽(31)形成的“十”字中心對稱分布,全部的支撐桿⑵與基本槽(31)相連,或者,全部的支撐桿O) 與擴展槽(3 相連,或者,部分的支撐桿O)與基本槽(31)相連、其余部分的支撐桿O) 與擴展槽(32)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頭主體(1)包括底盤(4)和位于底盤(4)上的連接部(5),所述的卡接槽C3)為開設在連接部 (5)上的開口槽,在連接部(5)上設有蓋板(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頭主體(1)與支撐桿( 通過連接件(7)相連,所述的卡接槽C3)包括一弧形部(3 和一喇叭形部(34),喇叭形部(34)的小口端與弧形部(33)的弧線端相接,所述的連接件(7)包括與弧形部(3 對應的前端頭(71),前端頭(71)連接有位于喇叭形部(34)內的固定板 (72),所述的固定板(72)的長度大于喇叭形部(34)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7) 與支撐桿( 相連一端為圓弧形,在連接件(7)的圓弧形端部開設有鉸接孔(73),所述的支撐桿O)的端部開設有開口槽(21),連接件(7)鉸接在開口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擴展槽(3 為四個,擴展槽(3 與基本槽(31)之間的夾角為25° -65°。
6.應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包括上連接頭(8) 和下連接頭(9),上連接頭(8)和下連接頭(9)均連接有支撐桿O),上連接頭(8)和下連接頭(9)之間通過拉繩(10)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連接頭⑶和下連接頭(9)的連接頭主體(1)的卡接槽(3)的結構和位置均相同,所述的支撐桿O)的個數及角度根據所需帳篷的形狀設置,所述的支撐桿( 根據所需帳篷的形狀與相應位置的卡接槽C3)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帳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連接頭(8)的中心處設有開口朝下的定位槽(81),在定位槽(81)的封閉端開設有定位槽出繩孔(82);在所述的下連接頭(9)上設有中空的定位柱(91),所述的定位柱(91)與所述的定位槽(81)配合,所述的定位柱(91)的上表面設有定位柱出繩孔(92),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9 與所述的定位槽出繩孔(8 對應,在所述的定位柱(91)的下端設有動滑輪凹槽(93),在所述的動滑輪凹槽(93)內設有動滑輪構件(9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定位槽(81)的封閉端的端面上設有頂扣(11),所述的定位槽出繩孔(8 設置在頂扣(11)的兩側,在所述的頂扣(II)上設有通孔(111),所述的通孔(111)的中心線與所述的定位槽出繩孔(82)的中心線垂直,在所述的頂扣(11)上設有拉繩卡槽(112),所述的拉繩卡槽(11 位于所述的通孔(III)兩側,所述的拉繩卡槽(11 與所述的上連接頭(8)上的卡槽(8 配合形成拉繩定位孔,所述的拉繩定位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的拉繩(10)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92)、定位槽出繩孔(82)、動滑輪構件(94)均為兩個,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9 位于定位柱(91)上端面的中部;所述的兩個定位柱出繩孔(9 之間對稱布置有兩個繞接孔(95),所述的定位柱出繩孔(9 和繞接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的繞接孔(%)與拉繩定位孔相對應。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帳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 (91)與下連接頭(9)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的定位柱(91)下部的橫截面為圓形、上部的橫截面為跑道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種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及應用該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該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包括連接頭主體和與連接頭主體相連的支撐桿,所述的連接頭主體上開設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包括基本槽和擴展槽,所述的基本槽為四個,呈“十”字形分布,擴展槽以基本槽形成的“十”字中心對稱分布。應用該帳篷支架的連接頭結構的帳篷支架,包括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上連接頭和下連接頭的連接頭主體的卡接槽的結構和位置均相同,支撐桿的個數及角度根據所需帳篷的形狀設置,支撐桿根據所需帳篷的形狀與相應位置的卡接槽相連。本發明具有能夠根據使用需要來改變帳篷的形狀和大小、便于支撐桿的定位等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E04H15/48GK102561795SQ2012100159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金祚獻 申請人:金祚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