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管腳成型機構,特別是一種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
背景技術:
螺旋形節能燈由于發光效率高、節約能源的優點,近年來得到了空前的普及推廣。 現有的螺旋形節能燈的燈管的制造過程是先通過螺旋燈管成型機將高溫軟化后的玻璃直管彎制成螺旋形的半成品燈管,而后通過人工操作將半成品燈管的兩個相互構成八字形的管腳在火焰中燒軟后彎成與燈管軸線平行,然后才進入下一道工序繼續加工。其存在的問題是人工彎制管腳不但燈管管腳的形狀無法做到標準統一,以致于影響產品的質量,而且生產效率太低,高溫作業生產環境差,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專業操作人員培訓時間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工作效率高且能標準化、自動化進行彎腳從而提高產品質量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包括彎腳機構、彎腳旋轉機構和彎腳位移機構,所述的彎腳機構通過彎腳旋轉機構連接在彎腳位移機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彎腳旋轉機構包括分割器、固連在分割器輸出軸上的支架結構和驅動上述分割器工作的驅動電機,所述的支架結構上安裝有上下移位電機和豎直方向設置的滾珠絲桿一,所述的上下移位電機的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一連接且能驅動滾珠絲桿一轉動。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支架結構包括固定在分割器輸出軸上的旋轉底板及固定安裝在旋轉底板上的上支座和下支座,上述的滾珠絲桿一的兩端分別安裝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上。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上下移位電機通過聯軸器一安裝在旋轉底板上且其輸出軸通過聯軸器一與滾珠絲桿一連接,所述的聯軸器一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旋轉底板上。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驅動電機通過聯軸器二固定安裝在分割器上。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彎腳機構包括移位支座、弧形銅滑板、抓腳氣缸和彎腳動作電機,所述的弧形銅滑板通過導向機構安裝在移位支座上,所述的抓腳氣缸固連在弧形銅滑板的一端且其上安裝有用來抓住要被彎曲的節能燈管腳的左右彎腳手指,所述的彎腳動作電機通過電機支架固連在移位支座上,所述的彎腳動作電機的輸出軸上固連有齒輪,所述的弧形銅滑板側壁上固定安裝有齒條,所述的齒輪和齒條嚙合連接。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上導座和下導座,上導座的下端面和下導座的上端面上均開有與弧形銅滑板形狀相匹配的弧形滑槽,弧形銅滑板的上下端位于弧形滑槽中且能在弧形滑槽中來回移動,所述的上導座和下導座固定安裝在上述的移位支座上。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彎腳位移機構包括鋁板一、系統底板、前后驅動裝置和左右驅動裝置,前后驅動裝置位于鋁板一和左右驅動裝置之間且能驅動鋁板一前后移動,所述的左右驅動裝置依次通過系統支軸和系統支座安裝在系統底板上且能驅動上述的鋁板一及前后驅動裝置左右移動,所述的鋁板一上端面上固連有分割器底板,其下端面左右兩側上設有前后移位滑塊,上述的分割器固定安裝在分割器底板上。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前后驅動裝置包括鋁板二和前后移位電機,所述的鋁板二上端面的中部安裝有滾珠絲桿二,其左右兩側設有前后移位導軌, 所述的前后移位導軌和滾珠絲桿二為相互平行設置,上述的前后移位滑塊位于前后移位導軌上,所述滾珠絲桿二的螺母固連在鋁板一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前后移位電機通過前后移位底板固連在鋁板二上且其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二的螺桿連接,所述的鋁板二下端面前后兩側上設有左右移位滑塊。在上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中,所述的左右驅動裝置包括鋁板三和左右移位電機,所述的鋁板三上端面的中部安裝有滾珠絲桿三,其前后兩側設有左右移位導軌, 所述的左右移位導軌和滾珠絲桿三為相互平行設置,上述的左右移位滑塊位于左右移位導軌上,所述滾珠絲桿三的螺母固連在鋁板二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左右移位電機通過左右移位底板固連在鋁板三上且其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三的螺桿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能對節能燈燈管的彎腳實現全自動化來替代原來的人工操作,從而使得對管腳彎制的形狀進行標準化生產,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用機器自動化生產還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I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的彎腳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中的彎腳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中的彎腳移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分割器;2、滾珠絲桿一 ;3、旋轉底板;4、驅動電機;5、聯軸器二 ;6、聯軸器一 ;7、上支座;8、下支座;9、上下移位電機;10、移位支座;11、弧形銅滑板;12、抓腳氣缸; 13、彎腳動作電機;14、左右彎腳手指;15、電機支架;16、上導座;17、下導座;18、齒條;19、 分割器底板;20、招板一 ;21、前后移位滑塊;22、招板二 ;23、前后移位導軌;24、滾珠絲桿 _. ;25、如后移位電機;26、如后移位底板;27、左右移位滑塊;28、招板二 ;29、左右移位導軌;30、左右移位電機;31、左右移位底板;32、系統支軸;33、系統支座;34、系統底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 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I和2所示,本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包括彎腳機構、彎腳旋轉機構和彎腳位移機構,彎腳機構通過彎腳旋轉機構連接在彎腳位移機構上,彎腳旋轉機構包括分割器I、固連在分割器I輸出軸上的支架結構和驅動上述分割器I工作的驅動電機4,支架結構上安裝有上下移位電機9和豎直方向設置的滾珠絲桿一 2,上下移位電機9的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一 2連接且能驅動滾珠絲桿一 2轉動。支架結構包括固定在分割器I輸出軸上的旋轉底板3及固定安裝在旋轉底板3上的上支座7和下支座8,滾珠絲桿一 2的兩端分別安裝在上支座7和下支座8上。上下移位電機9通過聯軸器一 6安裝在旋轉底板3上且其輸出軸通過聯軸器一 6與滾珠絲桿一 2連接,聯軸器一 6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旋轉底板3上。驅動電機4通過聯軸器二 5固定安裝在分割器I上。如圖3所示,彎腳機構包括移位支座10、弧形銅滑板11、抓腳氣缸12和彎腳動作電機13,弧形銅滑板11通過導向機構安裝在移位支座10上,抓腳氣缸12固連在弧形銅滑板11的一端且其上安裝有用來抓住要被彎曲的節能燈管腳的左右彎腳手指14,彎腳動作電機13通過電機支架15固連在移位支座10上,彎腳動作電機13的輸出軸上固連有齒輪, 弧形銅滑板11側壁上固定安裝有齒條18,齒輪和齒條18嚙合連接。導向機構包括上導座16和下導座17,上導座16的下端面和下導座17的上端面上均開有與弧形銅滑板11形狀相匹配的弧形滑槽,弧形銅滑板11的上下端位于弧形滑槽中且能在弧形滑槽中來回移動,上導座16和下導座17固定安裝在上述的移位支座10上。如圖4所示,彎腳位移機構包括鋁板一 20、系統底板34、前后驅動裝置和左右驅動裝置,前后驅動裝置位于鋁板一 20和左右驅動裝置之間且能驅動鋁板一 20前后移動,左右驅動裝置依次通過系統支軸32和系統支座33安裝在系統底板34上且能驅動上述的鋁板一 20及前后驅動裝置左右移動,鋁板一 20上端面上固連有分割器底板19,其下端面左右兩側上設有前后移位滑塊21,分割器I固定安裝在分割器底板19上。前后驅動裝置包括招板二 22和前后移位電機25,招板二 22上端面的中部安裝有滾珠絲桿二 24,其左右兩側設有前后移位導軌23,前后移位導軌23和滾珠絲桿二 24為相互平行設置,前后移位滑塊21位于前后移位導軌23上,滾珠絲桿二 24的螺母固連在鋁板一 20的下端面上,前后移位電機25通過前后移位底板26固連在鋁板二 22上且其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二 24的螺桿連接,鋁板二 22下端面前后兩側上設有左右移位滑塊27。左右驅動裝置包括鋁板三28和左右移位電機30,鋁板三28上端面的中部安裝有滾珠絲桿三,其前后兩側設有左右移位導軌29,左右移位導軌29和滾珠絲桿三為相互平行設置,左右移位滑塊27位于左右移位導軌29上,滾珠絲桿三的螺母固連在鋁板二 22的下端面上,左右移位電機30通過左右移位底板31固連在鋁板三28上且其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三的螺桿連接。該管腳成型機構包括五個電機,分別為左右移位電機30、前后移位電機25、上下移位電機9、驅動電機4和彎腳動作電機13,這五個電機均與控制柜連接,其轉速、正反轉以及是否工作等都由控制柜來控制,以達到精確控制電機運轉情況從而精確地對節能燈燈管彎腳。左右移位電機30工作通過滾珠絲桿三帶動鋁板二 22、彎腳旋轉機構、彎腳機構及彎腳機構上的左右彎腳手指14左右移動,因此,被抓住的燈管就能左右運動;前后移位電機 25工作通過滾珠絲桿二 24帶動鋁板一 20、彎腳旋轉機構、彎腳機構及彎腳機構上的左右彎腳手指14前后移動,因此,被抓住的燈管就能前后運動;上下移位電機9工作通過滾珠絲桿
一2帶動彎腳機構及彎腳機構上的左右彎腳手指14上下移動,因此,被抓住的燈管就能上下運動;驅動電機4工作通過分割器I帶動旋轉底板3、彎腳機構及彎腳機構上的左右彎腳手指14做旋轉運動,被左右彎腳手指14抓住的燈管就能被彎折;彎腳動作電機13工作通過弧形銅滑板11帶動左右彎腳手指14做弧形運動,被左右彎腳手指14抓住的燈管就能被旋轉。上述這些結構配合能完全做到人用手去對燈管進行彎腳的各個動作,從而能對燈管逐步地、平滑地、精確地進行彎腳,達到彎腳工作的標準化、自動化。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包括彎腳機構、彎腳旋轉機構和彎腳位移機構,所述的彎腳機構通過彎腳旋轉機構連接在彎腳位移機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彎腳旋轉機構包括分割器(I)、固連在分割器(I)輸出軸上的支架結構和驅動上述分割器(I)工作的驅動電機(4),所述的支架結構上安裝有上下移位電機(9)和豎直方向設置的滾珠絲桿一(2),所述的上下移位電機(9)的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一(2)連接且能驅動滾珠絲桿一(2)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結構包括固定在分割器(I)輸出軸上的旋轉底板(3)及固定安裝在旋轉底板(3)上的上支座 (7)和下支座(8),上述的滾珠絲桿一(2)的兩端分別安裝在上支座(7)和下支座(8)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移位電機(9)通過聯軸器一(6)安裝在旋轉底板(3)上且其輸出軸通過聯軸器一(6)與滾珠絲桿一(2)連接,所述的聯軸器一(6)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旋轉底板(3)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電機(4)通過聯軸器二(5)固定安裝在分割器(I)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彎腳機構包括移位支座(10)、弧形銅滑板(11)、抓腳氣缸(12)和彎腳動作電機(13),所述的弧形銅滑板(11)通過導向機構安裝在移位支座(10)上,所述的抓腳氣缸(12)固連在弧形銅滑板(11)的一端且其上安裝有用來抓住要被彎曲的節能燈管腳的左右彎腳手指(14),所述的彎腳動作電機(13)通過電機支架(15)固連在移位支座(10)上,所述的彎腳動作電機(13) 的輸出軸上固連有齒輪,所述的弧形銅滑板(11)側壁上固定安裝有齒條(18),所述的齒輪和齒條(18)嚙合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上導座(16)和下導座(17),上導座(16)的下端面和下導座(17)的上端面上均開有與弧形銅滑板(11)形狀相匹配的弧形滑槽,弧形銅滑板(11)的上下端位于弧形滑槽中且能在弧形滑槽中來回移動,所述的上導座(16)和下導座(17)固定安裝在上述的移位支座 (10)上。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彎腳位移機構包括招板一(20)、系統底板(34)、前后驅動裝置和左右驅動裝置,前后驅動裝置位于鋁板一(20)和左右驅動裝置之間且能驅動鋁板一(20)前后移動,所述的左右驅動裝置依次通過系統支軸(32)和系統支座(33)安裝在系統底板(34)上且能驅動上述的鋁板一(20)及前后驅動裝置左右移動,所述的鋁板一(20)上端面上固連有分割器底板(19),其下端面左右兩側上設有前后移位滑塊(21),上述的分割器(I)固定安裝在分割器底板(19) 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驅動裝置包括鋁板二(22)和前后移位電機(25),所述的鋁板二(22)上端面的中部安裝有滾珠絲桿二(24),其左右兩側設有前后移位導軌(23),所述的前后移位導軌(23)和滾珠絲桿二 (24)為相互平行設置,上述的前后移位滑塊(21)位于前后移位導軌(23)上,所述滾珠絲桿二(24)的螺母固連在鋁板一(20)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前后移位電機(25)通過前后移位底板(26)固連在鋁板二(22)上且其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二(24)的螺桿連接,所述的鋁板二 (22)下端面前后兩側上設有左右移位滑塊(27)。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驅動裝置包括鋁板三(28)和左右移位電機(30),所述的鋁板三(28)上端面的中部安裝有滾珠絲桿三,其前后兩側設有左右移位導軌(29),所述的左右移位導軌(29)和滾珠絲桿三為相互平行設置,上述的左右移位滑塊(27)位于左右移位導軌(29)上,所述滾珠絲桿三的螺母固連在鋁板二(22)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左右移位電機(30)通過左右移位底板(31)固連在鋁板三(28)上且其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三的螺桿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節能燈管腳其彎腳效率低且其彎腳質量差的問題。本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包括彎腳機構、彎腳旋轉機構和彎腳位移機構,彎腳機構通過彎腳旋轉機構連接在彎腳位移機構上,彎腳旋轉機構包括分割器、固連在分割器輸出軸上的支架結構和驅動上述分割器工作的驅動電機,支架結構上安裝有上下移位電機和豎直方向設置的滾珠絲桿一,上下移位電機的輸出軸與滾珠絲桿一連接且能驅動滾珠絲桿一轉動。本螺旋彎管機的管腳成型機構具有能實現自動化、標準化彎腳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提高產品質量的優點。
文檔編號C03B23/045GK102583980SQ2012100159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李君華 申請人:溫嶺市華澤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