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柱連接用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83361閱讀:1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柱連接用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鋼管柱的構造物的柱的連接部所使用的柱連接用部件。
背景技術
以往,在使用了鋼管柱的構造物中,具有在上下方向對柱進行連接的部位。在這樣的柱連接部中,上下連接的柱的尺寸有時會不同。例如有上方的柱的尺寸小于下方的柱的尺寸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有一種在連 接的柱之間,使用錐形的連接部件的方法。但是,這種錐形部件難以制造。而且,由于錐形部件和與其連接的上下水平面進行傾斜接觸,所以設置于錐形部件和水平面之間的連接部上的板狀部件即墊板的端面和水平面不是面接觸,而是線接觸。因此,難以在該部位進行焊接,并且導致焊接不良。因而,正在研究尺寸不同的更簡易的柱的連接結構。作為這樣的柱的連接結構,例如有如下的連接柱在至少ー個側面形成為錐形的框架柱部的上下連接隔板,以與隔板的側面為ー個平面的方式設置與框架柱的錐形相對應的肋(rib)(專利文獻I)。另外,還存在連接部用金屬器件,其上下面具有與柱連接的連接部,并且在與柱連接的部位的中央具有形成為梯形截面形狀的貫通孔等(專利文獻2)。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實用新型第3053480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實公平7-51524號公報

發明內容
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連接柱中,雖然與梁連接的連接部呈垂直狀,但由于具有錐形的側面,所以難以制造,而且,如上所述,難以對錐形側面的上下端面與上下水平面進行連接。另外,雖然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連接部用金屬器件沒有錐形側面,且制造簡單,但是,考慮到上下柱的位置關系的變化,不能說是最佳的形狀。例如,上下連接的柱并不是必須被設置在同一軸心上。因此,在連接部件上形成貫通孔等的情況下,如果形成大孔,則有可能導致與柱連接的連接部消失。另ー方面,在按照每個柱的連接位置分別使用連接部件的情況下,因導致部件的管理和設置錯誤等,故不優選。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柱連接用部件,在上下的柱的尺寸不同的情況下,所述柱連接用部件被用于柱的連接且容易制造,并且,無論柱的設置位置如何,都能夠采用一種部件來應對,并能夠容易地辨別連接部位。本發明是用于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兩面能夠與柱連接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狀主體部的ー個面上,形成有分別表示被連接在不同位置的柱連接部位的標記,所述標記包括大致矩形的第一標記;多個第二標記,其被設置在所述第ー標記的各邊上,并以橫切各邊的方式進行設置,所述第一標記的中心位置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外周偏心,所述第一標記相對于所述主體部ー側的偏心距離與相對于垂直所述ー側的另ー側的偏心距離大致相同,在位于所述第一標記的ー個偏心側、且與另ー個偏心側相反一側的所述柱連接部的角部,形成有表示柱的安裝位置的第三標記。在這里,設置在第一標記的各邊上、且以橫切各邊的方式進行設置的多個第二標記包括第二標記與第一標記交叉的情況;以及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以T字形、L字形等進行接觸的情況等。優選為,所述第二標記由一對中柱用標記、一對側柱用標記和一對角柱用標記構成,所述ー對中柱用標記被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各偏心方向的相反側的各邊上,并形成在所述主體部的各邊的中心位置;所述ー對側柱用標記由以下標記構成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另ー個偏心方向的邊上、且在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所形成的標記,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ー個偏心方向的相反側的邊上、且在從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向另ー個偏心方向偏移的 位置所形成的標記;所述ー對角柱用標記由以下標記構成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另ー個偏心方向的邊上、且在從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向ー個偏心方向偏移的位置所形成的標記,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ー個偏心方向的邊上、且在從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向另ー個偏心方向偏移的位置所形成的
o在這里,與第一標記對應的主體部的邊是指,俯視觀察時相同方向的邊。優選為,構成所述中柱用標記、所述側柱用標記、所述角柱用標記的各一對標記相連,井能夠辨別各標記的組合。所述中柱用標記、所述側柱用標記、所述角柱用標記可以通過各標記的顏色進行辨別。另外,所述中柱用標記、所述側柱用標記、所述角柱用標記也可以通過各標記的線種類進行辨別。在與形成所述第三標記的角部不同的第一標記的至少兩個角部,可以形成能夠辨別各角部的第四標記。所述第一標記、所述第二標記和所述第三標記可以是在主體部的表面所形成的劃線。可以在所述主體部的與設置有所述第一標記、所述第二標記和所述第三標記的面相反一側的面上,設置有大致環狀的肋,所述肋的外形的中心位置與所述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在所述肋的內部設置有大致圓形的薄壁部。根據本發明,由于表示柱的連接位置的第一標記的中心偏離連接用部件的中心,柱的連接位置用第一標記及第ニ標記表示,所以能夠可靠地掌握柱的連接位置。尤其是,由于表不柱連接部的標記相對于主體部的偏心距離在ー個方向和與其垂直的另ー個方向(例如,如果是矩形的平板狀部件,則是分別與各邊平行的方向)分別相同,所以,無論上下的柱的連接位置在ー個方向上錯位還是在兩個方向上錯位,都能夠適用本發明。即,對于側柱和角柱,通過相同的部件也能夠掌握柱的連接位置。在這里,在本發明中,所連接的柱優選是矩形,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狀。另外,當柱是矩形截面時,柱的尺寸是指該柱的寬度;當柱是圓形截面時,柱的尺寸是指外徑。另外,當柱是大致正方形時,尺寸小于下方柱的柱是指,各邊的長度都小于下方柱;當柱是大致長方形時,其是指長邊側或短邊側中的至少任ー邊小于下方柱。另外,設置有與中柱、側柱、角柱的各柱的連接位置相對應的標記,通過將所連接的柱的相互垂直的兩邊的中心位置與對應的標記對準,從而能夠容易對準柱的連接位置。此時,表示各柱位置的標記由ー對標記構成,當一對標記相連時,能夠容易地掌握柱應與哪個標記對準,并且不會弄錯柱的連接位置。而且,如果表示各柱的位置的各標記能夠通過顔色或線種類進行辨別,則能夠更可靠地掌握各柱的連接位置,并且不會弄錯柱的連接位置。另外,由于在柱連接部的一部分形成有表示柱的安裝位置的第三標記,所以不會弄錯柱連接部件的連接方向。尤其是,標記的形狀是根據作為連接對象的柱的連接位置而使各柱的角的外形重合的形狀,由此,能夠容易地辨認連接部件的連接方向。而且,根據各柱位置形成能夠辨認與各位置相對應的柱的角部位置的第四標記,由此,能夠通過柱的角部位置和上述的柱的中心位置這兩者掌握柱的連接位置。因此,能夠容易地掌握柱的連接位置。另外,由于柱的連接位置能夠與第一標記的一個角部及夾持該角部的兩邊對準,所以柱的位置和朝向不會偏移。另外,由于在柱連接部的背面形成薄壁部,在薄壁部的周圍形成肋,肋的外形的中心與主體部的中心一致,所以能夠同時實現輕量化和強度。由于在不要求強度的部位形成有薄壁部,所以能夠得到輕量且低成本的柱連接用部件。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柱連接用部件,在上下的柱的尺寸不同的情況下,所述柱連接用部件被用于柱的連接且容易制造,并且無論柱的設置位置如何,都能夠采用ー種部件來應對,并能夠容易地辨別連接部位。


圖I是表示使用了連接部件3的、柱的連接結構I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柱的連接結構I的立視圖,其是沿圖I的A-A線的剖視圖。圖3是表示連接部件3的立體圖,圖3(a)是背面立體圖,圖3(b)是表面立體圖。圖4是表示連接部件3的仰視圖。圖5是表示連接部件3的肋12的形狀的圖,圖5(a)是仰視圖,圖5(b)是沿圖4的B-B線的剖視圖,圖5(c)是沿圖4的C-C線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連接部件3的俯視圖。圖7是表示構造體25的柱的配置的示意圖。圖8是表示柱5c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配置的圖。圖9是柱位置標記16b附近的放大圖。圖10是其他實施方式的連接部件的俯視圖。附圖標記的說明

I...柱的連接結構3...連接部件5a、5b、5c...柱7 梁
11...上面12...肋13...薄壁部14. 缺ロ15aU5b...柱連接部16a、16b、16c、16d...柱位置標記17. 下面19a、19b、19c 柱位置標記 21a、21b 偏心量25...構造體27.外壁29…中柱31...側柱33...角柱37a、37b...偏心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柱的連接結構I進行說明。圖I是表示柱的連接結構I的立體圖,圖2是圖I的A-A線剖視圖。在柱的連接結構I中,自下方沿垂直方向配置有柱5a、5b、5c,在各柱之間設置有柱連接用部件即連接部件3a、3。下方的連接部件3a的下面17a與柱5a的上端連接,上面Ila與柱5b的下端連接。另外,柱5b的上端與上方的連接部件3的下面17相連接。并且,柱5c的下端被連接在上方的連接部件3的上面11上。此夕卜,連接部件3a可以是通常的平板狀的連接部件。柱5a、5b是同一尺寸的中空角型鋼管。柱5c是比柱5a、5b的尺寸小的中空角型鋼管。連接部件3是尺寸比柱5b的尺寸稍大的矩形形狀的平板狀部件。另外,連接部件3例如為鋼制部件,其大約為300 IOOOmm左右大小的方形,并能夠根據要連接的柱的尺寸
任意設定。在被連接部件3、3a夾持的范圍內的柱5b在水平方向與梁7相連接。所以,梁7的翼緣部的端部與連接部件3、3a的側面連接,梁7的腹板(web)部的端部與柱5b的側面連接。即,上下的連接部件3、3a的設置間隔(柱5b的長度)與梁7的高度大體一致。另夕卜,為了避免與連接部件3、3a的干擾,在梁7的腹板部的上下端部(翼緣部附近)設有缺□。接下來詳細說明連接部件3。圖3 (a)是表示連接部件3的背面的立體圖,圖3 (b)是表面的立體圖。連接部件3的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狀部件即主體部的兩面上的柱連接部15a、15b成為與柱5b、5c連接的連接部。在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的下面側(背面側),設置薄壁部13。薄壁部13是與其他部位相比厚度較薄且凹陷的部位。在連接部件3的下面17偵彳,于薄壁部13的周圍形成肋12。肋12的形狀為,主體部側(肋的根部側)大致呈矩形,隨著向肋前端側(頂部側)移動而呈圓形。所以,薄壁部13大致呈圓形。在下面17的肋12的周圍形成柱連接部15a。柱連接部15a所形成的壁厚稍大于下面17的其他部位。柱連接部15a在下面側形成與柱連接的范圍。此外,柱連接部15a及肋12根部(大致呈矩形的部分)的中心線,分別與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外形)的中心線一致。柱連接部15a的形狀是與主體部大致相同的矩形,在各邊的中央位置處分別設置中心標記18。中心標記18是在柱連接部15a的周圍所形成的突起部,在柱與柱連接部15a進行連接時,通過將柱的各邊的中心位置與中心標記18的位置對準,從而能夠防止柱與連接部件3連接錯位。此外,將柱連接在下面時,肋12位于中空柱的內部。連接部件3的上面11側大致平坦。在上面11設置有第一標記即大致矩形的柱位置標記16a。柱位置標記16a是例如劃線或微小的槽、由墨水等描繪的線等。柱位置標記16a的內部形成柱連接部15b。柱連接部15b是與連接在連接部件3的上面側的柱連接的連接部。此外,以下說明的各種標記以與柱位置標記16a同樣的方法形成即可。將柱位置標記16a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進行偏心配置。關于柱位置標記16a的偏心位置,后面進行詳細說明。 以橫切(交叉)柱位置標記16a的各邊的方式,設置有第二標記即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在將柱連接在柱連接部15b時,柱位置標記19a、19b、19c通過與柱的各邊的中心位置對準,從而防止柱與連接部件3連接錯位,并且用于掌握柱的連接位置。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分別由一對標記構成,所述一對標記是以與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交叉的方式而形成的。相對于柱位置標記16a的相鄰兩邊形成一對標記,所述一對標記被設置成在柱位置標記16a的內部相連。S卩,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分別形成為L字形,并且以橫跨柱位置標記16a的相鄰兩邊的方式形成。此外,只要一對標記相連即可,不需要必須是L字形,在柱位置標記16a的內部,所述ー對標記可以相對于主體的邊以傾斜方式相連,或者以圓弧狀相連。即,只要相互能夠辨別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各自的ー對標記即可。在這里,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只要是如前所述的劃線等即可,但為了更容易地辨別各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可以分別改變劃線等的線種類(例如線的粗細、虛線、實線、單點劃線等),也可以用線的顏色進行區分。此外,在改變這些線的種類的情況下,不需要必須改變各柱位置標記19a、19b、19c整體的線種類,只要能夠僅僅辨別出柱位置標記19a、19b、19c與柱位置標記16a的交叉部附近(僅僅是橫切柱位置標記16a位置的附近)即可。在柱位置標記16a的規定角部,形成有第三標記即柱位置標記16b。以柱位置標記16a的角的一部分被切掉的方式,形成有柱位置標記16b。在柱位置標記16a的其他角部,以能夠辨別各角部的方式設置有第四標記即柱位置標記16c、16d。柱位置標記16c、16d例如是在柱位置標記16a的角以相對于各邊約呈45°的角度所設置的線,并如I條線、2條線那樣能夠相互辨別。此外,柱位置標記16c、16d的辨別可以不通過圖示的線的條數進行辨另U,而是在角部設置其他記號等。以下,對肋12進行詳細說明。圖4是連接部件3的仰視圖。如前所述,肋12根部(大致矩形部)的外周的中心位置及薄壁部13與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大致ー致。在這里,圖4中的線D、E表示與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的各邊平行的中心線。圖5是表示肋12的各角部處的肋12的形狀的圖,圖5(a)是仰視圖,圖5 (b)是沿圖4的B-B線的剖視圖,圖5(c)是沿圖4的C-C線的剖視圖。以包圍薄壁部13周圍的方式形成肋12。如圖5(b)所示,在表面上的后述的柱位置標記16a的偏心方向的角部,形成缺ロ14,其形成肋12被切除的形狀。另外,如圖5(b)、圖5(c)所示,薄壁部13的底部形成為錐形。然后,對柱連接部15b進行詳細說明。圖6是連接部件3的俯視圖。在這里,圖6中的線D、E表示與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的各邊平行的中心線,圖6的線N、0是分別與線D、E平行的線。如圖6所示,柱連接部15b (柱位置標記16a)的中心位置形成在偏離連接部件3的中心的位置。
以沿著連接部件3的ー個方向(是與連接部件3的邊平行的方向,例如圖中的右偵1J)僅偏移偏心量21a的方式,形成柱位置標記16a。同樣,向與該偏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圖中上方)僅偏移偏心量21b。偏心量21a和偏心量21b成為大致相同的偏心量(偏心距離)。即,以相對于主體部偏心的方式,形成柱位置標記16a。在這里,柱位置標記16a的偏心方向(圖中的右上方向),與背面的薄壁部13的設有缺ロ 14的方向一致。在這里,在相對于柱位置標記16a的各邊位于ー個偏心方向(圖中的右側)、且在另ー個偏心方向的相反側(圖中的下側)的角部,設置有柱位置標記16b。此外,如前所述,在柱位置標記16a的除了柱位置標記16b以外的角部,設置有不同的柱位置標記16c、16d,并能夠分別辨別除了柱位置標記16b以外的三個角。另外,在ー個偏心方向(圖中的右側)的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上,并在從對應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中心線D)向另ー個偏心方向(圖中的上側)僅偏移偏心量21b的位置處,柱位置標記19c的一部分與柱位置標記16a交叉(圖中的Z6),另外,在另一個偏心方向(圖中的上側)的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上,并在從對應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中心線E)向一個偏心方向(圖中的右側)僅偏移偏心量21a的位置處,柱位置標記19c的一部分與柱位置標記16a交叉(圖中的Z5)。同樣,在另ー個偏心方向(圖中的上側)的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上,并在對應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中心線E)處,柱位置標記19b的一部分與柱位置標記16a交叉(圖中的Z4),另外,在ー個偏心方向的相反側(圖中的左側)的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上,并在從對應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中心線D)向另ー個偏心方向(圖中的上側)僅偏移偏心量21b的位置處,柱位置標記19b的一部分與柱位置標記16a交叉(圖中的Z3)。同樣,在ー個偏心方向的相反側(圖中的左側)的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上,并在對應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中心線D)處,柱位置標記19a的一部分與柱位置標記16a交叉(圖中的Z1),另外,在另ー個偏心方向的相反側(圖中的下側)的柱位置標記16a的邊上,并在對應的主體部的中心位置(中心線E)處,柱位置標記19a的一部分與柱位置標記16a交叉(圖中的Z2)。接下來,對使用連接部件3的構造體25進行說明。圖7是表示構造體25的平面示意圖,用外壁27覆蓋周圍,并以規定間隔設置柱5b(5a)。柱5b(5a)彼此通過梁7連接。此外,在圖7中為了簡單而省略連接部件3等的圖示。在設置于下方的柱5b (5a)上,設置有尺寸小于柱5b (5a)的柱5c。此處,將在四個方向上連接有梁7的部位的柱稱為中柱29。另外,將在ー側形成外壁27的部位的柱稱為側柱31。另外,將在構造體25的角所形成的、并在兩個方向上形成外壁27的部位的柱稱為角柱33。中柱29在水平方向的縱橫兩個方向上都與梁7連接,將柱5c相對于柱5b (5a)進行同心配置。即,下方的柱5b(5a)的中心與尺寸更小的柱5c的中心位置一致。而對于側柱31,下方的柱5b(5a)的中心與尺寸更小的柱5c的中心位置不一致,將柱5c相對于柱5b (5a)向一個方向偏心配置(例如圖中的上方)。將柱5c偏向外壁27側配置,并使柱5b (5a)的外壁27側的側面與柱5c的外壁27側的側面位于同一位置。S卩,柱5c在柱5b(5a)的一個方向(外壁27側)上偏心,而在垂直于偏心方向的方向(例如圖中左右方向)上不偏心。另ー方面,角柱33沿著在兩個方向相接的外壁27方向的這兩個方向上偏心。將 柱5c偏向各外壁27側配置,并使柱5b (5a)的各外壁27側的側面與柱5c的相應外壁27側的側面位于同一位置。S卩,柱5c在柱5b (5a)的一個方向(例如圖中上側的外壁27偵Ij)上偏心的同時,也在與其垂直的方向(例如圖中右側的外壁27側)上僅偏心相同的量。圖8 (a)-圖8 (C)是表示在各柱位置中柱5c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配置的平面剖視圖,圖8(a)是表示中柱29的狀態的圖,圖8(b)是表示側柱31的狀態的圖,圖8(c)是表示角柱33的狀態的圖。如圖8(a)所示,在中柱29中,于柱5b上設置有連接部件3,并在連接部件3的上面11的中心設置柱5c。因此,連接部件3的中心線D、E與柱5c的中心線一致。另外,設置在連接部件3下方的柱5b的中心在任一配置中都與連接部件3的中心一致。另ー方面,如圖8(b)所示,在側柱31中進行如下設置,即夾持連接部件3,并使下方的柱5b的一個側面(圖中的上方)與上方的柱5c的一個側面(圖中的上方)一致。因此,連接部件3的中心線D與柱5c的中心線P僅偏離了偏心量37a。此外,在與側面一致的ー側垂直的方向(圖中的左右方向),連接部件3的中心線E與柱5c的中心線一致。此外,通常對于設置在連接部件3上下的不同尺寸的柱,其柱尺寸不同,且多在50mm 15Ctam左右。因此,偏心量37a約為25mm 75臟。同樣,如圖8(c)所示,在角柱33中進行如下設置,即夾持連接部件3,并使下方的柱5b的一個側面(圖中的上方)與上方的柱5c的一個側面(圖中的上方)一致,并且,在與其垂直的方向(圖中的右側)上,也設置成柱5b的側面(圖中的右側)與上方的柱5c的側面(圖中的右側)一致。因此,連接部件3的中心線D與柱5c的中心線P僅偏離了偏心量37a,并且,與中心線D垂直的連接部件3的中心線E和柱5c的中心線Q僅偏離了偏心量 37b。另外,如上所述,通常,設置在連接部件3上下的柱尺寸不同,柱尺寸多在50mm 150mm左右,所以,偏心量37b與偏心量37a相同,大約為25mm 75_。而且,偏心量37a和偏心量37b為大致相同的量。此處,連接部件3的中心和柱位置標記16a的中心之間的偏心量21a、21b(圖6)與柱5c的偏心量37a、37b —致。即使在任意的柱位置,柱5c都被配置在柱位置標記16a的內部。S卩,柱連接部15b為包含中柱、側柱及角柱的所有配置的柱5c的設置范圍(及焊接余量)在內的范圍。另外,即使在任意的柱位置,在柱5c的四個邊內,必須有兩個邊與柱位置標記16a所對應的兩個邊的位置重合。另外,柱5c的角必須與柱位置標記16a的任意的角的位置一致。S卩,在柱5c被連接在中柱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柱5c對準位于與柱位置標記16a的偏心方向的相反ー側(圖8(a)的左下方向)的角部。此時,將夾持與該角部對應的柱5c角部的兩邊配置為,與柱位置標記16a的該方向的兩邊(圖中的下側及左側)重合。在該狀態下,柱5c的該兩邊的中心位置,與柱位置標記19a(圖6中的Zl及Z2) —致。由此,能夠可靠地對準柱5c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位置。同樣,在柱5c被連接在側柱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柱5c對準位于柱位置標記16a的另ー個偏心方向、且與ー個偏心方向相反ー側(圖中的左上方向)的角部(柱位置標記16c)。此時,將夾持與該角部對應的柱5c角部的兩邊配置為,與該方向的兩邊(圖中的上側及左側)重合。在該狀態下,柱5c的該兩邊的中心位置,與柱位置標記19b (圖6中的Z3及Z4) —致。由此,能夠可靠地對準柱5c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位置。 另外,在柱5c被連接在角柱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柱5c對準位于柱位置標記16a的兩個偏心方向(圖中的右上方向)的角部(柱位置標記16d)。此時,將夾持與該角部對應的柱5c角部的兩邊配置為,與該方向的兩邊(圖中的右上側)重合。在該狀態下,柱5c的該兩邊的中心位置,與柱位置標記19c(圖6中的Z5及Z6) —致。由此,能夠可靠地對準柱5c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位置。另外,為確認連接部件3的設置方向,在柱位置標記16a的角部設置有柱位置標記16b。圖9是柱位置標記16b附近的放大圖。柱位置標記16b所形成的形狀為,在柱5c被連接在中柱位置及角柱位置的各連接位置的情況下,將各位置時的柱5c的對應于該部位 的角的外形重合。因此,在將連接部件3連接在柱5b上吋,只要根據柱5c的位置,確定該柱位置標記19的朝向即可,從而不會弄錯連接部件3的連接方向。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連接部件3,對于中柱29、側柱31、角柱33中的任意位置的柱5c,都能夠使用相同形狀的連接部件3。由此,不需要根據設置位置來變更連接部件,能夠采用相同形狀的部件進行應對。另外,由于在柱被連接的范圍內形成柱位置標記,所以不會弄錯柱的連接位置。尤其是,對于中柱29、側柱31、角柱33的任意位置的柱5c,由于預先標記了與柱 5c的角部對準的角以及各邊的中心位置,所以能夠可靠地對準位置。此時,由于使柱5c的中心位置通過角部及夾著角部的兩邊來對準,所以柱的錯位少。另外,由于不要求強度和連接等的部分形成了薄壁部13,所以能夠防止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和成本增加。另外,即使形成這樣的薄壁部13,也由于該薄壁部13和與柱連接的連接部不重合,所以在與柱連接時不會產生不良情況。另外,由于在薄壁部13的周圍形成有肋12,肋12的底部(基部)為大致矩形,頂 部為大致圓形,所以能夠對應力所涉及的部位進行適當加強。能夠確保薄壁部13周圍的應力集中部位的強度。以上,參照

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受上述實施方式的影響。很明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構思的范圍內能夠想到各種變形例或修正例,并且能夠理解這些變形例或修正例當然也屬于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例如,各柱位置標記可以如圖10所示那樣。即,如圖10所示,柱位置標記16a形成為大致矩形是指,矩形標記的整個周邊可以不連續,一部分可以中斷。在該情況下,不需要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分別與柱位置標記16a完全交叉,如圖所示,可以以T字形橫切的方式形成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另外,柱位置標記19a、19b、19c的各ー對的標記部可以不連續。S卩,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可以僅形成在橫切柱位置標記16a的部位附近。在該情況下,如圖10所示,由于柱位置標記16a的一部分中斷,使得各一對的柱位置標記19a、19b、19c通過柱位置標記16a相連,所以能夠辨別。此外,柱的形狀不限于如實施例那樣的大致正方形的角型柱,無論是大致長方形還是圓截面等柱的形狀,都能夠適用本發明。權利要求
1.一種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兩面能夠與柱連接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狀主體部的一個面上,形成有表示被分別連接在不同位置的柱的連接部位的標記, 所述標記包括 大致矩形的第一標記; 多個第二標記,其被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各邊上,并以橫切各邊的方式進行設置, 所述第一標記的中心位置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外周偏心, 所述第一標記相對于所述主體部一側的偏心距離與相對于垂直所述一側的另一側的偏心距離大致相同, 在位于所述第一標記的一個偏心側且與另一個偏心側相反一側的所述第一標記的角部,形成有表示柱的安裝位置的第三標記。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標記由以下標記構成 一對中柱用標記,其被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各偏心方向的相反側的各邊上,并形成在所述主體部的各邊的中心位置; 一對側柱用標記,其由以下標記構成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另一個偏心方向的邊上、且在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所形成的標記,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一個偏心方向的相反側的邊上、且在從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向另一個偏心方向偏移的位置所形成的標記; 一對角柱用標記,其由以下標記構成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另一個偏心方向的邊上、且在從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向一個偏心方向偏移的位置所形成的標記,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標記的相對于所述主體部的一個偏心方向的邊上、且在從所述主體部的對應邊的中心位置向另一個偏心方向偏移的位置所形成的標記。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構成所述中柱用標記、所述側柱用標記、所述角柱用標記的各一對標記相連,并能夠辨別各標記的組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柱用標記、所述側柱用標記、所述角柱用標記能夠通過各標記的顏色進行辨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柱用標記、所述側柱用標記、所述角柱用標記能夠通過各標記的線種類進行辨別。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與形成所述第三標記的角部不同的第一標記的至少兩個角部,形成有能夠辨別各角部的第四標記。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標記、所述第二標記和所述第三標記是在主體部的表面所形成的劃線。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柱連接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體部的與設置有所述第一標記、所述第二標記和所述第三標記的面相反一側的面上,設置有大致環狀的肋,所述肋的外形的中心位置與所述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在所述肋的內部設置有大致圓形 的薄壁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柱連接用部件,其在上下的柱尺寸不同時,用于柱的連接且容易制造,并且作業性優良,無論柱的設置位置如何,都能采用一種部件應對。連接部件(3)的上面(11)側大致平坦。在上面(11)設置第一標記即大致矩形的柱位置標記(16a)。柱位置標記(16a)是例如劃線或微小的槽、由墨水等描繪的線等。將柱位置標記(16a)相對于連接部件(3)的主體部偏心配置。以橫切柱位置標記(16a)各邊的方式設置第二標記即柱位置標記(19a、19b、19c)。在將柱連接在柱連接部(15b)時,柱位置標記(19a、19b、19c)通過與柱各邊的中心位置對準,能防止柱和連接部件(3)連接錯位,并用于掌握柱的連接位置。
文檔編號E04B1/58GK102733485SQ20121009048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中野建藏, 伊藤倫夫, 北野隆司, 新飯田匠, 田中秀宣, 高橋秀明 申請人:日立機材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赤城县| 勐海县| 赣榆县| 南澳县| 中方县| 金昌市| 尉氏县| 昭苏县| 临清市| 东光县| 桃江县| 鹿泉市| 西乌珠穆沁旗| 图木舒克市| 塘沽区| 江北区| 鄂温| 利津县| 尼木县| 方山县| 万山特区| 阳原县| 崇文区| 鄂伦春自治旗| 乳山市| 龙海市| 汕尾市| 西畴县| 喀喇| 吉隆县| 高尔夫| 双柏县| 洪湖市| 宁陕县| 囊谦县| 吉木萨尔县| 乌兰浩特市| 炎陵县| 四会市|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