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浸潤劑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玻璃纖維浸潤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浸潤劑既能有效地潤滑玻璃纖維表面,又能將數百根乃至數千跟玻璃纖維單絲集成一束,還能改變玻璃纖維表面狀態,這樣不僅滿足了玻纖原絲后道工序加工性能的要求,而且在復合材料中還能促進玻璃纖維與被增強的高分子聚合物的結合。各國都非常重視浸潤劑的研發,均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制開發新的、性能更為優良的浸潤劑品種。近年來,各國浸潤劑技術的新發展主要技術動向如下
1、開發出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和提高性能的新配方;
2、采用廉價原料,設計出性能與使用高價原料時相當的配方;
3、浸潤劑技術更加專門化,往往針對待定的產品及工藝要求設計專門的浸潤劑配方;
4、浸潤劑技術更趨“壟斷”化,國際浸潤劑技術壟斷在幾家大公司手中,近年來很少以專利形式發表,以此保護玻纖市場競爭能力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8. 11. 19公開了一件申請號為200810138126. X,名稱為“低固含量的電子布用石蠟型浸潤劑”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低固含量的電子布用石蠟型浸潤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組成石蠟I. 2 I. 5%、機油0. 8 I. 5%、凡士林0. 8
I.5%、乳化劑0. 6 0. 8%、陽離子軟片0. I 0. 15%、固色劑2. 5 3. 8%和余量的水。配方中還可以加入環氧樹脂,占總量的0. 3 0. 5%。本發明減少了浸潤劑配方中石蠟、凡士林和機油等油類物質的用量,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陽離子軟片。采用這種浸潤劑表面涂覆的玻璃纖維紗柔軟,紡織性能好,并且可燃物含量低。經過實際檢測用這種配方生產的玻璃纖維紗的可燃物含量為0. 75 0. 85%,較原先石蠟紗的可燃物含量1%降低了 15 25%,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1. 11. 23公開了一件申請號為201110104017. 8,名稱為“電子紗浸潤劑及其制備方法”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子紗浸潤劑,為5 15wt%的水溶液,該水溶液中溶質由以下占溶質重量含量的組分構成淀粉40 70%、油劑15 40%、乳化劑I. 0 5. 0%、陽離子表面活性劑3 10. 0%、環氧樹脂I. 0 5. 0% ;其中,所述油劑為植物油、礦物油或植物混合油。還公開了上述浸潤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浸潤劑為紡織型淀粉浸潤劑,使用本發明浸潤劑生產出的玻璃纖維集束性好,紗線硬挺度適中,飛行性高,兼顧了經紗與緯紗兩者對紗線物性的要求,同時打緯經過噴吹后,易開纖,不僅能有效的節約打緯及開纖所消耗的能源,還能降低坯布的透氣度,降低生產成本,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上述現有技術中,石蠟、淀粉型紡織浸潤劑織造的玻璃纖維必須熱清洗除去浸潤劑涂層后方能使用,該布在連續熱處理、長時間高溫燜燒后布面強度損失大;然而目前的增強型浸潤劑雖然浸透性較好,但紡織性較差,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織造要求。、
國家產權局于2011. 3. 31公開了一件申請號為201110080249. 4,名稱為“單絲涂塑用紗專用浸潤劑及其配制方法”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單絲涂塑用紗專用浸潤劑及其配制方法。該浸潤劑主要由主成膜劑水溶性聚氨酯和環氧樹脂乳液、輔助成膜劑水溶性環氧樹脂、以及偶聯劑、潤滑劑、PH值調節劑和去離子水配制而成。其配制方法包括偶聯劑在去離子水中水解;將潤滑劑稀釋,并加入到水解完畢的偶聯劑溶液中攪拌;加入水溶性聚氨酯、環氧樹脂乳液和水溶性環氧樹脂并繼續攪拌;加入去離子水并攪拌均勻。本發明采用水溶性聚氨酯、環氧樹脂乳液做為成膜劑,具有配制工藝簡單、成本低的優勢,采用該浸潤劑配方所生產的玻璃纖維紗具有極高的斷裂強力、較低的毛羽量,并大幅提高了其制品強度及生產效率,從而更適于推廣應用。該配方涉及的浸潤劑用于聚氨酯類涂塑紗拉絲生產,其增強效果明顯,但紡織性能較差,不能滿足用于電子級玻璃纖維生產過程中的高彎曲、高耐折、高摩擦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以下問題
1、現有技術中石蠟、淀粉紡織型浸潤劑中的石蠟和淀粉會阻礙玻纖布和有機樹脂的結合,所以石蠟、淀粉型紡織浸潤劑織造的玻璃纖維過濾布必須熱清洗除去浸潤劑涂層后方能使用,但是在連續熱處理、長時間高溫燜燒后布面強度損失大;
2、除了石蠟、淀粉紡織型浸潤劑,目前的其他增強型浸潤劑雖然浸透性較好,但紡織性較差,無法滿足織造要求。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合兩種浸潤劑優點的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達到紡織性好且提高玻璃纖維布的強度的目的。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的制備方法,能夠在配制好成膜劑乳液后所有操作均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強度,簡化工藝步驟。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 成膜劑乳液4. 0 5. 5%
潤滑劑I. 7 4%
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0. 5 I. 5%
無機抗靜電劑0.2 1.0%
氨基硅烷偶聯劑0. 5 I. 5%
軟化水余量;
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
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I 2:0. 005 0. 01:1 1.5:0. 8 I. 2:8 10。上述基本方案中,所述的玻璃纖維紡織型浸潤劑采用本領域常規的方法工藝進行制備。本發明所述的潤滑劑為本領域常規的潤滑劑。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潤滑劑為兩種潤滑劑之間的任意比例組合第一種潤滑劑為16 18碳鏈的高級脂及醇、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者多元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第二種潤滑劑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季銨鹽、胺鹽或者咪唑啉。更進一步優選的,上述第一種潤滑劑與第二種潤滑劑的質量比為I. 2 2. 5:0. 5 1.5。本發明所述的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為本領域常規的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齊U,如粘接劑801、粘接劑662、粘接劑NBL-70。本發明所述的無機抗靜電劑為本領域常規的無機抗靜電劑,如氯化銨、抗靜電劑1631、多乙烯胺縮合物等。本發明所述的氨基硅烷偶聯劑為本領域常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如氨基硅烷偶聯劑KH-560、氨基硅烷偶聯劑KH-570、氨基硅烷偶聯劑KH-550等。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制備成膜劑乳液
按照配比,先將PEG-4000加熱升溫至95 105°C,待完全融化后通入氮氣保護,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所需量50%的三氟化硼乙醚,攪拌13 17分鐘后加入所需量1/3的環氧樹脂E-44,再加熱升溫至105 115°C,反應55 65min后再加入剩下50%的三氟化硼乙醚,反應0. 5 2小時后得到乳化劑,用該乳化劑與剩下的環氧樹脂E-44和環氧樹脂E-20在63 67°C混合攪拌,待其全部融化后,緩慢滴加68 72°C熱水,攪拌5 15min后再緩慢滴加68 72°C熱水,攪拌25 35min后結束制得成膜劑乳液;
B、稱取所需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在攪拌狀態下滴加入45 55倍重量的軟化水中,持續攪拌至表面無油花,得到透明狀水解液,待用;
C、分別稱取所需量的潤滑劑、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無機抗靜電劑,用軟化水溶解,攪拌得到混合物;
D、稱取所需量的步驟A制得的成膜劑乳液,在攪拌下加入步驟C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持續攪拌;
E、在攪拌下加入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再持續攪拌;
F、在攪拌下加入余量軟化水定量得到最終產品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在步驟A中,所述的前后兩次加入熱水的質量比為0. 8 I :1 I. 2。在步驟C中,所述的軟化水為38 42°C。在步驟D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18 25min。在步驟E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5 lOmin。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
1、采用本發明的浸潤劑拉制的玻纖紗能承受多次彎折變形,具有良好的紡織性能,其織成的玻纖布不需要熱處理即可用于復合材料制造,且與基體樹脂復合時浸透快、粘結力強;
2、本發明采用的兩種潤滑劑的組合,兩部分相互配合,對玻纖起到了增塑作用,能夠提高玻璃纖維韌性,且還能夠降低玻纖生產過程中的摩擦系數,提高浸潤劑體系潤滑性能;
3、兩種潤滑劑的組合為任意比例,在此基礎方案上,更優的,采用本發明特定的比例,能夠使浸潤劑體系潤滑性提高,避免在拉絲過程容易出現喇叭紗,影響生產正常進行;
4、采用本發明的成膜劑乳液的制備方法,由于三氟化硼乙醚很容易揮發,故采用在氮氣保護情況下加入,同時采用兩步添加是保證反應進行到一定時間后體系內仍然有三氟化硼乙醚存在,能夠使反應正常進行。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
成膜劑乳液4. 0%
潤滑劑I. 7%
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0. 5%
無機抗靜電劑0.2%
氨基硅烷偶聯劑0. 5%
軟化水余量;
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
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1:0. 005:1:0. 8:8。實施例2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
成膜劑乳液5. 5%
潤滑劑4%
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I. 5%
無機抗靜電劑1.0%
氨基硅烷偶聯劑I. 5%
軟化水余量;
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
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2:0. 01:1. 5:1. 2:10。實施例3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
成膜劑乳液4. 75%
潤滑劑2.85%
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I. 0%
無機抗靜電劑0.6%
氣基娃燒偶聯劑I. 0%
軟化水余量;
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
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
I.5:0. 0075:1. 25:1. 0:9。實施例4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成膜劑乳液5. 12%
潤滑劑3. 3%
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0. 75%
無機抗靜電劑0.42%
氨基硅烷偶聯劑I. 32%
軟化水余量;
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 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
I.8:0. 008:1. 16:0. 93:9. 5。實施例5
在實施例I 4的基礎上,優選的
所述的潤滑劑為兩種潤滑劑之間的任意比例組合第一種潤滑劑為16 18碳鏈的高級脂及醇、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者多元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第二種潤滑劑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季銨鹽、胺鹽或者咪唑啉。更進一步,優選的,第一種潤滑劑與第二種潤滑劑的質量比為I. 2:0. 5。實施例6
在實施例I 4的基礎上,優選的
所述的潤滑劑為兩種潤滑劑之間的任意比例組合第一種潤滑劑為16 18碳鏈的高級脂及醇、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者多元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第二種潤滑劑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季銨鹽、胺鹽或者咪唑啉。更進一步,優選的,第一種潤滑劑與第二種潤滑劑的質量比為2. 5:1. 5。實施例7
在實施例I 4的基礎上,優選的
所述的潤滑劑為兩種潤滑劑之間的任意比例組合第一種潤滑劑為16 18碳鏈的高級脂及醇、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者多元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第二種潤滑劑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季銨鹽、胺鹽或者咪唑啉。更進一步,優選的,第一種潤滑劑與第二種潤滑劑的質量比為I. 85:1. O。實施例8
在實施例I 4的基礎上,優選的
所述的潤滑劑為兩種潤滑劑之間的任意比例組合第一種潤滑劑為16 18碳鏈的高級脂及醇、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者多元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第二種潤滑劑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季銨鹽、胺鹽或者咪唑啉。更進一步,優選的,第一種潤滑劑與第二種潤滑劑的質量比為I. 3:1. 45。實施例9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制備成膜劑乳液
按照配比,先將PEG-4000加熱升溫至95°C,待完全融化后通入氮氣保護,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所需量50%的三氟化硼乙醚,攪拌13分鐘后加入所需量1/3的環氧樹脂E-44,再加熱升溫至105°C,反應55min后再加入剩下50%的三氟化硼乙醚,反應0. 5小時后得到乳化劑,用該乳化劑與剩下的環氧樹脂E-44和環氧樹脂E-20在63°C混合攪拌,待其全部融化后,緩慢滴加68°C熱水,攪拌5min后再緩慢滴加68°C熱水,攪拌25min后結束制得成膜劑乳液;
B、稱取所需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在攪拌狀態下滴加入45倍重量的軟化水中,持續攪拌至表面無油花,得到透明狀水解液,待用;
C、分別稱取所需量的潤滑劑、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無機抗靜電劑,用軟化水溶解,攪拌得到混合物;
D、稱取所需量的步驟A制得的成膜劑乳液,在攪拌下加入步驟C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持續攪拌;
E、在攪拌下加入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再持續攪拌;
F、在攪拌下加入余量軟化水定量得到最終產品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實施例10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制備成膜劑乳液
按照配比,先將PEG-4000加熱升溫至105°C,待完全融化后通入氮氣保護,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所需量50%的三氟化硼乙醚,攪拌17分鐘后加入所需量1/3的環氧樹脂E-44,再加熱升溫至115°C,反應65min后再加入剩下50%的三氟化硼乙醚,反應2小時后得到乳化劑,用該乳化劑與剩下的環氧樹脂E-44和環氧樹脂E-20在67°C混合攪拌,待其全部融化后,緩慢滴加72°C熱水,攪拌15min后再緩慢滴加72°C熱水,攪拌35min后結束制得成膜劑乳液;
B、稱取所需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在攪拌狀態下滴加入55倍重量的軟化水中,持續攪拌至表面無油花,得到透明狀水解液,待用;
C、分別稱取所需量的潤滑劑、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無機抗靜電劑,用軟化水溶解,攪拌得到混合物;
D、稱取所需量的步驟A制得的成膜劑乳液,在攪拌下加入步驟C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持續攪拌;
E、在攪拌下加入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再持續攪拌;
F、在攪拌下加入余量軟化水定量得到最終產品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實施例11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制備成膜劑乳液
按照配比,先將PEG-4000加熱升溫至100°C,待完全融化后通入氮氣保護,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所需量50%的三氟化硼乙醚,攪拌15分鐘后加入所需量1/3的環氧樹脂E-44,再加熱升溫至110°C,反應60min后再加入剩下50%的三氟化硼乙醚,反應I. 25小時后得到乳化劑,用該乳化劑與剩下的環氧樹脂E-44和環氧樹脂E-20在65°C混合攪拌,待其全部融化后,緩慢滴加70°C熱水,攪拌IOmin后再緩慢滴加70°C熱水,攪拌30min后結束制得成膜劑乳液;
B、稱取所需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在攪拌狀態下滴加入50倍重量的軟化水中,持續攪拌至表面無油花,得到透明狀水解液,待用;C、分別稱取所需量的潤滑劑、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無機抗靜電劑,用軟化水溶解,攪拌得到混合物;
D、稱取所需量的步驟A制得的成膜劑乳液,在攪拌下加入步驟C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持續攪拌;
E、在攪拌下加入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再持續攪拌;
F、在攪拌下加入余量軟化水定量得到最終產品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實施例12
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制備成膜劑乳液
按照配比,先將PEG-4000加熱升溫至96°C,待完全融化后通入氮氣保護,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所需量50%的三氟化硼乙醚,攪拌16. 5分鐘后加入所需量1/3的環氧樹脂E-44,再加熱升溫至107°C,反應55 65min后再加入剩下50%的三氟化硼乙醚,反應0. 85小時后得到乳化劑,用該乳化劑與剩下的環氧樹脂E-44和環氧樹脂E-20在66°C混合攪拌,待其全部融化后,緩慢滴加71°C熱水,攪拌7min后再緩慢滴加69°C熱水,攪拌30min后結束制得成膜劑乳液;
B、稱取所需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在攪拌狀態下滴加入51倍重量的軟化水中,持續攪拌至表面無油花,得到透明狀水解液,待用;
C、分別稱取所需量的潤滑劑、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無機抗靜電劑,用軟化水溶解,攪拌得到混合物;
D、稱取所需量的步驟A制得的成膜劑乳液,在攪拌下加入步驟C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持續攪拌;
E、在攪拌下加入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再持續攪拌;
F、在攪拌下加入余量軟化水定量得到最終產品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實施例13
在實施例9 12的基礎上,優選的
在步驟A中,所述的前后兩次加入熱水的質量比為0. 8 :1。在步驟C中,所述的軟化水為38°C。在步驟D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18min。在步驟E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5min。實施例14
在實施例9 12的基礎上,優選的
在步驟A中,所述的前后兩次加入熱水的質量比為I :1. 2。在步驟C中,所述的軟化水為42°C。在步驟D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25min。在步驟E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lOmin。實施例15
在實施例9 12的基礎上,優選的
在步驟A中,所述的前后兩次加入熱水的質量比為0. 9 :1. I。在步驟C中,所述的軟化水為40°C。
在步驟D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21. 5min。在步驟E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7. 5min。實施例16
在實施例9 12的基礎上,優選的 在步驟A中,所述的前后兩次加入熱水的質量比為0. 85 :1. 16。在步驟C中,所述的軟化水為39°C。在步驟D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23min。在步驟E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6. 5min。
權利要求
1.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 成膜劑乳液4. O 5. 5%潤滑劑I. 7 4% 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0. 5 I. 5% 無機抗靜電劑0.2 1.0% 氨基硅烷偶聯劑0. 5 I. 5%軟化水余量; 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 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I 2:0. 005 0. 01:1 1.5:0. 8 I. 2:8 1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潤滑劑為兩種潤滑劑之間的任意比例組合第一種潤滑劑為16 18碳鏈的高級脂及醇、聚乙二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者多元醇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第二種潤滑劑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季銨鹽、胺鹽或者咪唑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種潤滑劑與第二種潤滑劑的質量比為I. 2 2. 5:0. 5 I. 5。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制備成膜劑乳液 按照配比,先將PEG-4000加熱升溫至95 105°C,待完全融化后通入氮氣保護,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所需量50%的三氟化硼乙醚,攪拌13 17分鐘后加入所需量1/3的環氧樹脂E-44,再加熱升溫至105 115°C,反應55 65min后再加入剩下50%的三氟化硼乙醚,反應0. 5 2小時后得到乳化劑,用該乳化劑與剩下的環氧樹脂E-44和環氧樹脂E-20在63 67°C混合攪拌,待其全部融化后,緩慢滴加68 72°C熱水,攪拌5 15min后再緩慢滴加68 72°C熱水,攪拌25 35min后結束制得成膜劑乳液; B、稱取所需量的氨基硅烷偶聯劑,在攪拌狀態下滴加入45 55倍重量的軟化水中,持續攪拌至表面無油花,得到透明狀水解液,待用; C、分別稱取所需量的潤滑劑、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無機抗靜電劑,用軟化水溶解,攪拌得到混合物; D、稱取所需量的步驟A制得的成膜劑乳液,在攪拌下加入步驟C中得到的混合物中,持續攪拌; E、在攪拌下加入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再持續攪拌; F、在攪拌下加入余量軟化水定量得到最終產品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所述的前后兩次加入熱水的質量比為0. 8 I :1 I. 2。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所述的軟化水為38 42°C。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18 25min。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過濾布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E中,所述的持續攪拌為持續攪拌5 lO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強紡織型玻璃纖維浸潤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玻璃纖維浸潤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浸潤劑包括成膜劑乳液4.0~5.5%、潤滑劑1.7~4%、水溶性環氧樹脂類粘結劑0.5~1.5%、無機抗靜電劑0.2~1.0%、氨基硅烷偶聯劑0.5~1.5%、軟化水余量;所述的成膜劑乳液包括以下組分PEG-4000、三氟化硼乙醚、環氧樹脂E-44、環氧樹脂E-20以及水,其配比為1~2:0.005~0.01:1~1.5:0.8~1.2:8~10。采用本發明的浸潤劑拉制的玻纖紗能承受多次彎折變形,具有良好的紡織性能,其織成的玻纖布不需要熱處理即可用于復合材料制造,且與基體樹脂復合時浸透快、粘結力強。
文檔編號C03C25/36GK102745908SQ201210276829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葉書祥, 唐昌萬, 李軍, 李曹, 郭炯 申請人:四川省玻纖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