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環保戶外設備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
背景技術:
目前,戶外無人值守的機房,多采用磚混結構或者鋼木結構,按照一般房屋的需求進行設計,其穩固性和強度欠佳,且未考慮到暴雨甚至洪水來臨的特殊情況。一旦站外水位超過警戒線,站內進水,站內設備被雨水侵蝕損壞,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由于一般的無人值守機房的頂部設有外露的管線,容易受到人為或者動物的破壞,影響監測裝置的運行,而且,現有的輻射環境監測裝置除了常設的門以外沒有其他的進出口,在山洪災害情況下,泥石洪水容易淹沒監測裝置,若此時監測裝置出現故障,由于檢修人員的進出受到影響,不能及時獲得第一手的環境監測數據。同時,遇到緊急事故門被堵住時,里面的工作人員沒有逃生通道。現有的機房在內部設計方面,大功率監測設備往往與其他儀器設備一起置于站房 內,導致大功率監測設備無法得到較好的散熱,機房內的溫度得不到良好的控制。現有的戶外無人值守的機房,其安防、保溫、防震、防火、防水等方面均存在巨大隱患,其供電、通信和應急方面均沒有功能設計,已不能滿足應用單位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機房的整體架構采用鋼結構,機房隔板內置加強金屬鋼板,且金屬鋼板間設置有聚氨酯材料,機房的外壁材料均采用防腐金屬板;
所述的聚氨酯材料是在高溫高壓下在兩塊金屬鋼板間壓制成型的。本發明包括包括前門、太陽能電池板、避雷針、LED屏、外活動梯掛環、航天窗應急檢修口、新風進氣管、空調外機防護罩、新風排氣口、新風排氣管、小房間新風進氣口、大房間新風進氣口、內活動梯掛環、電腦桌、控制柜、內門、角件、大房間的排氣口 ;
機房的頂部和底部的直角端均設有集裝箱吊裝角件,緊急情況下方便吊裝機動設備進行整個機房的搬離;同時,頂部中間設置一根避雷針、頂部左下角設置有航天窗應急檢修口,與航天窗應急檢修口相接的內壁上設置有內活動梯掛環,活動梯可固定在內活動梯掛環上;
機房正面的中間設置有前門,前門正上方依次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和LED屏;
機房背面設置有外活動梯掛環和空調外機防護罩;右側面開有新風排氣口和大房間的排氣口 ;
機房內設置有大小房間,大小房間上方分別開有大房間新風進氣口和小房間新風進氣口,從前門進入機房后,左上角為小房間,通過內門與大房間相連通,左下角內壁上設置有內活動梯掛環;右上角設置有新風排氣管,新風排氣管穿過大小房間后與新風排氣口相連通右下角設置有電腦桌、控制柜;所述的電腦桌為可上下翻疊、活動的支架面板;
所述的控制柜內安裝有應急數據通信系統和太陽能供電系統,其中太陽能供電系統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應急數據通信系統是當原通信系統出現故障時,供用戶緊急通信使用的。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機房的整體架構采用鋼結構的防震防外力破壞設計,所有的機房隔板內置加強金屬鋼板,在高溫高壓下將置于兩塊金屬鋼板間壓制成型,所述機房隔板具有保溫、加固之特性,同時采用車載集裝箱的技術設計,可靈活整體搬運,滿足應急需求。且所述機房的外壁材料均采用防腐金屬板。具有高可靠性、先進性,便于運輸安裝,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實現對機房內置設備的技術保障目的,以解決現有機房存在的問題。
圖I為本發明外部正視 圖2為本發明內部布置俯視 圖3為本發明內部布置后視 圖4為本發明上視 圖5為本發明外部右視 圖6為本發明外部左視 圖中,前門I、太陽能電池板2、避雷針3、LED屏4、外活動梯掛環5、航天窗應急檢修口
6、新風進氣管7、空調外機防護罩8、新風排氣口 9、新風排氣管10、小房間新風進氣口 11、大房間新風進氣口 12、內活動梯掛環13、電腦桌14、控制柜15、內門16、角件17、大房間的排氣口 18。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整體架構采用鋼結構,機房隔板內置加強金屬鋼板,且金屬鋼板間設置有聚氨酯材料,機房的外壁材料均采用防腐金屬板;
所述的聚氨酯材料是在高溫高壓下在兩塊金屬鋼板間壓制成型的。本發明包括前門I、太陽能電池板2、避雷針3、LED屏4、外活動梯掛環5、航天窗應急檢修口 6、新風進氣管7、空調外機防護罩8、新風排氣口 9、新風排氣管10、小房間新風進氣口 11、大房間新風進氣口 12、內活動梯掛環13、電腦桌14、控制柜15、內門16、角件17、大房間的排氣口 18 ;
如圖I、圖2、圖5所示,機房的頂部和底部的直角端均設有集裝箱吊裝角件17,緊急情況下方便吊裝機動設備進行整個機房的搬離;同時,頂部中間設置一根避雷針3、頂部左下角設置有航天窗應急檢修口 6,與航天窗應急檢修口 6相接的內壁上設置有內活動梯掛環
13,活動梯可固定在內活動梯掛環13上;
機房正面的中間設置有前門1,前門正上方依次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2和LED屏4 ;
所述的避雷針,直接通過機房基座良好接地,且避雷針的高度和直徑,符合國家《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的標準,能對機房形成全面有效的保護。
如圖3、圖5所示,機房背面設置有外活動梯掛環5和空調外機防護罩8 ;右側面開有新風排氣口 9和大房間的排氣口 18 ;
活動梯懸掛在機房內的內活動梯掛環13上,在外檢修時,可以將它取下并固定在機房外壁的外活動梯掛環5上,實現維護人員上機房房頂進行檢修作業的爬梯功能;同時,考慮到防止外人利用活動梯對房內設備的破壞,工作完成后應及時將梯子掛回機房內。如圖2、圖4所示,機房內設置有大小房間,大小房間上方分別開有大房間新風進氣口 12和小房間新風進氣口 11,從前門I進入機房后,左上角為小房間,通過內門16與大房間相連通,左下角內壁上設置有與航天窗應急檢修口 6相連通的應急伏梯13 ;右上角設置有新風排氣管10,新風排氣管10穿過大小房間后與新風排氣口 9相連通右下角設置有電腦桌14、控制柜15 ;
所述的機房內外線路接口、通風口均高于水平地面O. 5米,可實現了防洪澇災害的功·倉泛。所述的電腦桌14為可上下翻疊、活動的支架面板;
所述的機房內的大功率、高發熱的機房設備均設置在小房間內,小房間內設置有的新風散熱系統,一負壓出風口與新風排氣管10連接,將小房間內的空氣排出,利用負壓原理,通過小房間新風進氣口 11引導室外新鮮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使得大功率設備得到及時散熱,并不至于增加機房的溫度。所述的控制柜15內安裝有應急數據通信系統和太陽能供電系統,其中太陽能供電系統與太陽能電池板2相連接,在出現斷電情況時,備用的太陽能供電系統將自動啟動;當出現雷雨天氣時,對進出機房的工作人員起到防雨的功能。應急數據通信系統是當原通信系統出現故障時,供用戶緊急通信使用的。本發明機房頂部增設的航天窗應急檢修口 6,在機房內側增設通向航天窗應急檢修口的內活動梯掛環13,可固定加強山洪災害應急能力,即使在山洪災害情況下,泥石洪水淹沒部分機房,無法通過前門進入機房內,若此時監測裝置出現故障,檢修人員也可以從航天窗應急檢修口進入機房內進行操作,而且遇到緊急事故門被堵住時,可以作為里面的工作人員的逃生通道,避免被困引發危險;同時,機房頂部采用無外露管線設計,將管線隱藏在機房隔板之間的聚氨酯材料之中,避免了人為破壞與動物破壞。本發明在考慮機房內設備配置增多的情況,對機房的外型尺寸的調整及各種功能設置的位置調整范圍,都在本發明意圖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門、太陽能電池板、避雷針、LED屏、夕卜活動梯掛環、航天窗應急檢修口、新風進氣管、空調外機防護罩、新風排氣口、新風排氣管、小房間新風進氣口、大房間新風進氣口、內活動梯掛環、電腦桌、控制柜、內門、角件、大房間的排氣口 ; 機房的頂部和底部的直角端均設有集裝箱吊裝角件;同時,頂部中間設置一根避雷針、頂部左下角設置有航天窗應急檢修口,與航天窗應急檢修口相接的內壁上設置有內活動梯掛環,活動梯可固定在內活動梯掛環上; 機房正面的中間設置有前門,前門正上方依次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和LED屏; 機房背面設置有外活動梯掛環和空調外機防護罩;右側面開有新風排氣口和大房間的排氣口 ; 機房內設置有大小房間,大小房間上方分別開有大房間新風進氣口和小房間新風進氣口,從前門進入機房后,左上角為小房間,通過內門與大房間相連通,左下角內壁上設置有內活動梯掛環;右上角設置有新風排氣管,新風排氣管穿過大小房間后與新風排氣口相連通,右下角設置有電腦桌、控制柜。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腦桌為可上下翻疊、活動的支架面板;所述的控制柜內安裝有應急數據通信系統和太陽能供電系統,其中太陽能供電系統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應急數據通信系統是當原通信系統出現故障時,供用戶緊急通信使用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化無人值守機房。本發明整體采用鋼結構,機房隔板內置加強金屬鋼板,且金屬鋼板間設置有聚氨酯材料,壁材料采用防腐金屬板;機房的頂部和底部的直角端均設有集裝箱吊裝角件,頂部中間設置一根避雷針、頂部左下角設置航天窗應急檢修口,與航天窗應急檢修口相接的內壁上設置有內活動梯掛環,活動梯可固定在內活動梯掛環上;機房正面中間設置有前門、太陽能電池板和LED屏;機房背面設置有外活動梯掛環和空調外機防護罩;右側面開有新風排氣口和大房間的排氣口;機房內設置有大小房間,大小房間上方分別開有大房間新風進氣口和小房間新風進氣口。本發明具有高可靠性、先進性,便于運輸安裝,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E04H5/02GK102864951SQ20121032677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周亮 申請人:浙江核芯監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