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的砌體工程的砌筑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砌筑所用砂漿采用后面噴射作業的施工方法,并對砌體構件進行改良從而提升砌體的側摩擦力。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上的砌體工程目前較多采用砌體構件來砌筑。砌體工程一般采用砂漿來連接上下左右的砌體構件,由于砌筑砂漿初凝時間的限制,為防止受力荷載過大,經常對每天所砌筑的砌體工程的高度進行限制,這樣建筑施工過程的工效受到嚴重影響。分析其原因是因為砌筑過程中,砂漿層的凝結時間,造成砂漿層無法在短時間承載過重的上部砌體構件的重量,必須等砂漿層凝結并具備一定強度后才可以進行施工?!?br>
另一方,面對通過對砌體工程進行破壞性試驗,以及對因不同原因造成的砌體工程受損進行調查分析,均可以發現,整個砌體工程的最薄弱的地方是砌筑砂漿與砌體構件的臨界面。該結合面由于兩種不同的材質連接在一起,該結合面最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壞。該結合面是通過摩擦阻力來達到水平抗荷載的作用。因此如果無法有效地提升該處的抗水平荷載的能力,就無法實質地提升砌體工程的水平抗載能力。中國專利CN101126259公開一種“N式砌塊”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在基礎上用“N式砌塊”同縫或錯縫砌筑砌體,使上下“N式砌塊”的肋對肋;2)在垂直方向上每砌筑一段砌體,向砌體孔內澆注混凝土。與K式砌塊相比,用“N式砌塊”配筋砌筑的砌體剪力墻結構,代替當前廣為采用的框架結構,可以節約鋼材50%,節約模板70%,節約工時30%,每平方米降低工程造價100 150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現有的砌體工程施工過程中高度方向無法連續作業,以及砌體工程中砂漿與砌體構件的連接面抗水平荷載力偏小的難題,提供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本發明實現的原理為通過改變砌體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受力原理,就是在砂漿凝結之前由砌體構件之間相互承重受力,不需要砌筑砂漿參與重力的受力。這樣就可以實現砌體工程連續砌筑,而不會受到砂漿因凝結前期抗壓強度不足影響。在提升砌體工程中砂漿與砌體構件的連接面抗水平荷載力方面,則通過改良砂漿層與砌體構件的幾何形狀,從而實現砂漿層與砌體構件參與薄弱臨界面的水平抗荷載受力體系中。這樣就因整體參與水平抗荷載受力,會較大程度地提升原來的砌體工程中砂漿與砌體構件的連接面抗水平荷載力。所述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在砌體構件的至少I個表面設置內凹槽;2)在無砂衆情況下自穩砌筑砌體構件;
3)在已經自穩砌筑的砌體工程的相應位置開設用于填注砂漿的注砂漿孔;4)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5 )外溢砂漿清理處理;6)按傳統方式抹灰粉刷砌體工程,砌體工程收尾竣工。在步驟I)中,所述砌體構 件的尺寸可為(20(T250)mmX (250^300) mmX(450^750) mm,最好為 200mm X 250mm X 600mm,其中,在(200 250) mmX (450 750)mm 和(200^250) mmX (250 300) mm的4個面均開設深度為20 30臟的內凹槽;或在(200 250)mmX (450^750)mm的一面上開設深度為20 30臟的內凹槽;或在(20(T250)mmX (250 300)mm的側面僅單側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其中,(20(T250)mmX(450 750) mm 和(200 250) mmX (250 300) mm 的 4 個面均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的砌體構件可作為按標準尺寸生產所需砌體構件;在(200^250)mmX (450^750)mm的一面上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的砌體構件可作為在砌體工程頂部位置使用的專用砌體構件;在(200 250)11111^ (25(T300)mm的側面僅單側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的砌體構件可作為在砌體工程左右兩側連接柱和剪力砌部位使用專用砌體構件。在步驟2)中,所述在無砂漿情況下自穩砌筑砌體構件的方法可為先在準備砌筑砌體工程的樓面或地面上澆筑砼基座,高度為25(T350mm。所述砼基座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或樓面的水和水氣影響砌體工程的質量壽命。在砼基座上砌筑砌體構件,通過幾種砌體構件的配合使用,組砌成需要的砌體工程。由于對砌體構件進行了特別改制,這些砌體構件能通過自身進行穩定。在砌體工程的頂部若尺寸的原因,可以按傳統的方式砌筑斜磚。由于本發明中砌體構件能通過自身穩定,而且在砂漿凝結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砌體構件間砂漿的累積變形影響。因此砌筑時可以連續施工,沒必要象傳統砌體工程那樣等過一段時間后才可以砌筑頂部的斜磚。這也可以節省工期,而且斜磚砌筑及時,能確保施工過程中的砌體工程質量,還可以減少因為失穩產生安全風險。在步驟3)中,所述在已經自穩砌筑的砌體工程的相應位置開設用于填注砂漿的注砂漿孔的方法可為選擇合適的注射砂漿的設備,采用鉆孔機械設備對已經砌筑的砌體工程在砌體構件與砌體構件相連的縫隙鉆直徑30mm的注射砂漿孔。注漿孔的間距視試驗數據和不同砌體構件厚度而不同。通過這些注砂漿孔,可以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到砌體構件縫隙內,從而能實現砌體構件之間用后噴射的砂漿牢牢固接的效果。在步驟4)中,所述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的方法可為借用現有的砂漿噴射設備,把砂漿通過注射砂漿孔噴填密實。從而實現先砌筑砌體構件,而后再施工砂漿層。由于通過壓力注射砂漿,能避免砌筑砂漿不密實的現象。噴射砂漿時建議從砌體工程的中間往兩邊的順序,對有砂漿溢出的孔可以采用木塞進行封孔。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填滿砌體構件之間的水平和豎向縫隙,這些后噴注射的砂漿凝結合整體性較強。能較好地實現砌體工程整體受力的功能。在步驟5)中,所述外溢砂漿清理處理的方法可為將步驟4)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后,從注漿孔和砌體構件之間外溢的水泥砂漿刮除清理干凈。在步驟6)中,所述按傳統方式抹灰粉刷砌體工程,砌體工程收尾竣工的方法可為首先對已經噴射完成的砌體工程表面進行清理干凈,通過復核砌體工程的空間尺寸和表面大面平整度。按照設計及現場相關情況,確定砌體工程的抹灰和粉刷厚度。由于砌體工程的砌體構件是工廠標準化制作,施工過程中又減少砂漿層對整體砌體的空間尺寸的影響。因此砌體工程的整體尺寸誤差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證。這樣會減少因砌體工程大面平整度不足而造成的抹灰厚度。使整個砌體工程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本發明的施工技術實用可靠、取材方便、制作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同時,本發明克服了由于現有的建筑工程的砌體工程施工過程中占用人工數量較大,而且砌體工程工序分割不專業,因此工效不高的問題。本發明將傳統的砌體工程的工作量分成三大塊工廠標準化高效制作砌體構件;現場不受影響地連續砌筑砌體構件;后面噴射水泥砂漿。這樣專業分工明確,各個工序的質量控制更能得到保證,并可大幅度提升工效。本發明通過改變原來縫隙的空間尺寸,增大水平摩阻力,提升砌體工程的水平抗荷載能力。另外,通過壓力噴射注漿的工藝,會提升砌體的砂漿層的密實度,讓砌體工程的質量得到充分保證。本發明市場應用前景大,而且工藝成熟。作用機理科學,較高的實際應用的價值。 而且它一改傳統應用砌筑思路,重點解決了砌體工程中的水平抗荷載能力低,以及施工工期因工藝原因間斷等問題。在創新性和實用性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從而提升砌體工程的施工工效,縮短砌體工程在建筑施工中所占的工期。同時可考慮專業細分砌體工程的各個工序,這樣能更高效地進行砌體工程的施工作業。減少交叉工序作業,同時要求保證該部位的砌體工程質量能符合相關設計及規范要求。從而保證砌體工程施工方便高效,成品砌體工程使用過程中功效更佳。由于本發明施工的砌體工程,有別于受傳統砌筑方法的高度受砌筑所用水泥砂漿的凝結時間影響。本發明的砌體工程進行后面噴射水泥砂漿,自身直接承受重力,因此可以做到連續施工。這樣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再受到因構件間的水泥砂漿凝結時間影響,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砌體構件之間的水泥砂漿空間尺寸的改變也能提升水泥砂漿受力性能,從而提升砌體工程的整體抗水平荷載的能力。
圖I為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圖。圖2為單側面開槽砌體件平面圖。圖3為專用砌體標準件側立面圖。圖4為底部未開槽砌體件側立面圖。圖5為砌體標準件正立面圖。圖6為單側面開槽砌體件正立面圖。圖7為底部未開槽砌體件正立面圖。圖8為噴漿前砌體工程砌筑剖面示意圖。圖9為噴漿后砌體工程砌筑剖面示意圖。圖10為噴漿前砌體工程砌筑平面示意圖。圖11為豎縫噴漿后砌體工程砌筑平面示意圖。圖12為噴漿后砌體工程砌筑平面示意圖。圖13為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立面示意圖。
在圖中,各標記為1專用砌體標準件,2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3專用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4單側面開槽砌體件,5頂部未開槽砌體件,6砼基座,7砌體與砼基座砂漿層,8注射砂漿孔,9噴填水平水泥砂漿縫,10噴填豎向水泥砂漿縫,11斜磚砌體,12木塞,13砌體上部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以200mmX250mmX600mm尺寸的砌體構件作示例。 參見圖I 13,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I)改良砌體構件的幾何外形(主要是在構件的表面設置內凹槽,主要有3種構件形式);委托、采購制作圖I 7所示的3種砌體構件專用砌體標準件I、單側面開槽砌體件4和底部未開槽砌體件5。專用砌體標準件I的200mmX600mm的兩個面開設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200mmX 250mm的兩個面開設專用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3。單側面開槽砌體件4的200mmX 600mm的一個面開設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另一個200mmX600mm面不開槽,200mmX250mm的兩個面開設專用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3。底部未開槽砌體件5的200_X600_的兩個面開設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200mmX 250mm的一個面開設專用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3,另一個200mmX 250mm的面不開槽。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和專用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3的深度為20mm,上口寬比下口寬單側小10mm。2)無砂衆情況下砌體構件自穩砌筑;如圖8 13所示。先在準備砌筑砌體的樓面或地面上澆筑砼基座6,砼基座6的高度約為300mm。在砼基座6上的兩端砌筑單側面開槽砌體件4,中間部位砌筑專用砌體標準件I。然后一層一層往上錯縫砌筑單側面開槽砌體件4和專用砌體標準件I。頂層采用頂部未開槽砌體件5砌筑,在頂部未開槽砌體件5離砌體上部結構13還有一些間隙時,填縫隙采用砌筑斜磚砌體11來實現。3)在已經砌筑的砌體的相應位置開設注砂漿孔;如圖8 13所示。采用鉆孔機械設備對已經砌筑的砌體工程在砌體構件與砌體構件相連的縫隙鉆直徑在30mm左右的注射砂漿孔8。注射砂漿孔8的間距視試驗數據和不同砌體厚度而不同。4)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進行注射砂漿;如圖8 13所示。借用現有的砂漿噴射設備,把砂漿通過注射砂漿孔8噴填密實。通過這些注射砂漿孔8,可以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到由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組成的砌體構件縫隙內,形成噴填水平水泥砂漿縫9。通過這些注射砂漿孔8,可以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到由專用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與6砼基座組成的砌體構件縫隙內,形成砌體與砼基座砂漿層7。通過這些注射砂漿孔8,可以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到由專用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3組成的砌體構件縫隙內,形成噴填豎向水泥砂漿縫10。噴射砂漿時建議從砌體工程的中間往兩邊的順序,對有砂漿溢出的孔可以采用木塞12進行封孔。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填滿砌體構件之間的砌體與砼基座砂漿層7、噴填水平水泥砂漿縫9和噴填豎向水泥砂漿縫10,這些后噴注射的砂漿凝結合整體性較強。能較好地實現砌體工程整體受力的功能。5)外溢砂漿清理處理;如圖8 13所示。通過上面步驟的實施,在砌體構件之間的縫隙內充滿噴射的砂漿,局部有從注射砂漿孔8、砌體標準件平面開槽2和砌體標準件側面開槽3外溢的水泥砂漿,把這部分外溢物通過刮除清理干凈。6)按傳統方式抹灰粉刷砌體工程,砌體工程收尾竣工?!?br>
首先對已經噴射完成的砌體工程表面進行清理干凈,通過復核砌體的空間尺寸和表面大面平整度。按照設計及現場相關情況,確定砌體的抹灰和粉刷厚度。然后施工這些后續的抹灰和粉刷作業。到此整個這種由“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施工的砌體工程完成。它能因自身的工作機理而充分應用各工序的優勢,在較短的工期內形成高品質的砌體工程。
權利要求
1.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砌體構件的至少I個表面設置內凹槽; 2)在無砂衆情況下自穩砌筑砌體構件; 3)在已經自穩砌筑的砌體工程的相應位置開設用于填注砂漿的注砂漿孔; 4)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 5)外溢砂漿清理處理; 6)按傳統方式抹灰粉刷砌體工程,砌體工程收尾竣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I)中,所述砌體構件的尺寸為(20(T250)mmX (250^300) mmX (450^750) mm ; 其中,在(20(T250)mmX (450 750)臟和(20(T250)mmX (250 300)臟的 4 個面均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或 在(20(T250)mmX (450 750) mm的一面上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或 在(20(T250)mmX (250 300) mm的側面僅單側開設深度為2(T30mm的內凹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砌體構件的尺寸為200mmX 250mmX 600mm。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在無砂衆情況下自穩砌筑砌體構件的方法為先在準備砌筑砌體工程的樓面或地面上澆筑砼基座,高度為25(T350mm ;在砼基座上砌筑砌體構件,組砌成需要的砌體工程。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所述在已經自穩砌筑的砌體工程的相應位置開設用于填注砂漿的注砂漿孔的方法為選擇注射砂漿的設備,采用鉆孔機械設備對已經砌筑的砌體工程在砌體構件與砌體構件相連的縫隙鉆注射砂漿孔,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到砌體構件縫隙內,實現砌體構件之間用后噴射的砂漿牢牢固接的效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砂衆孔的直徑為30mm。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所述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的方法為借用砂漿噴射設備,把砂漿通過注射砂漿孔噴填密實,實現先砌筑砌體構件,爾后再施工砂漿層。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把砂漿通過注射砂漿孔噴填密實是噴射砂漿時從砌體工程的中間往兩邊的順序,對有砂漿溢出的孔采用木塞進行封孔,把砂漿通過壓力注射填滿砌體構件之間的水平和豎向縫隙。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中,所述外溢砂漿清理處理的方法為將步驟4)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后,從注漿孔和砌體構件之間外溢的水泥砂漿刮除清理干凈。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6)中,所述按傳統方式抹灰粉刷砌體工程,砌體工程收尾竣工的方法為首先對已經噴射完成的砌體工程表面進行清理干凈,通過復核砌體工程的空間尺寸和表面大面平整度,按照設計及現場相關情況,確定砌體工程的抹灰和粉刷厚度。
全文摘要
一種后噴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的砌體工程的砌筑施工方法。在砌體構件的至少一個表面設內凹槽;在無砂漿情況下自穩砌筑砌體構件;在已自穩砌筑的砌體工程的相應位置開設用于填注砂漿的注砂漿孔;通過注砂漿孔對砌體構件之間的溝槽注射砂漿;外溢砂漿清理;按傳統方式抹灰粉刷砌體工程,收尾竣工。實用可靠、取材方便、制作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克服由于現有的砌體工程施工過程中占用人工數量較大,工序分割不專業,工效不高等問題。將傳統的砌體工程的工作量分成三大塊工廠標準化高效制作砌體構件;現場不受影響地連續砌筑砌體構件;后面噴射水泥砂漿。專業分工明確,各工序質量控制更能得到保證,大幅度提升工效。
文檔編號E04G21/14GK102877652SQ20121040333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9日
發明者陳慶猛, 江紹鳴, 莊景峰, 陳伯堅, 陳華, 周占義, 梁水平, 吳文釗 申請人:廈門特房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