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隔音建筑內墻板。
背景技術:
聲音是一種波狀能量,需要介質才能傳播。聲音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介質密度越大,傳播速度越快。比如在常溫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米/秒,在鐵軌中的傳播速度約為5200米/秒。聲音的另一種傳播就是跨介質傳播。即從一種介質,穿過兩種介質的臨界接觸面進入另一種介質,此時,聲能的傳遞實質是振動幅度的傳遞。跨介質傳播時,兩種介質的密度相差越大,聲能的損耗越大。而實際應用中,空氣為人類常態下活動空間,于是與空氣密度相差越大的材料一般為密度很高的材料(比空氣密度還要低很多的材料除了真空,還真的不多),即可視為隔音材料。密度越高,隔音效果越好。這樣的材料制成的板材,稱為隔音板。隔音板并不是所有頻率的聲音都能阻隔,物體都有固有共振頻率,接近物體共振頻率的聲音,隔音板的隔音效果顯著降低。隔音板有隔空氣聲與振動聲的區別。空氣聲隔音板,即阻隔的是在空氣中傳播的聲音的板材。振動聲隔音板即阻隔的是在剛性構件(如鋼筋混凝土整體式房屋)中傳播的聲音的板材和系統。
現有的隔音墻板是一種高性能的約束阻尼結構板,它是由高性能的粘彈阻尼隔音涂層和約束阻尼層復合而成的。當結構板在受到聲波的撞擊而產生振動時,粘彈阻尼涂層能有效的將聲波的振動能轉化成熱能消耗掉。但是現有的隔音墻板結構材料單一,有的是采用結構強度較低的材料,造成安裝不方便,結構穩定性不好,隔音效果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方便,結構穩定性好,隔音效果好的隔音建筑內墻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隔音建筑內墻板,包括板體和板體一側呈垂直交錯分布的木框架,所述板體包括石膏層、玻璃纖維層、隔音氈層和鋁合金層,所述石膏層、玻璃纖維層、隔音氈層和鋁合金層依次從外至內設置,所述鋁合金層外沿設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也采用鋁合金制成,與鋁合金層一體成型,所述木框架安裝在鋁合金層內側,所述木框架內填充有隔音棉層,隔音棉具有隔音效果,所述石膏層一側安裝有膨脹螺絲,所述膨脹螺絲依次穿過石膏層、玻璃纖維層、隔音氈層、鋁合金層和木框架且末端安裝有膨脹套管,在石膏層、玻璃纖維層、隔音氈層、鋁合金層和木框架的對應位置進行鉆孔,使得膨脹螺絲可以穿過。
作為優選,所述石膏層表面設置有弧形凹槽,使得石膏層表面具有一定的吸音功能。
作為優選,所述凸起部的高度、木框架的厚度與隔音棉層的厚度均相等,使得板體安裝在墻體上時,能夠貼合平整。
作為優選,所述玻璃纖維層厚度大于3mm,玻璃纖維層結構強度高,隔音效果好。
作為優選,所述膨脹螺絲與膨脹套管螺紋連接,膨脹螺絲可以旋入到膨脹套管內,使得膨脹套管體積發生膨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膨脹螺絲可以保持安裝方便,能夠牢固的安裝在墻體上;設置的木框架保持結構穩定性好;設置的石膏層、玻璃纖維層、隔音氈層、鋁合金層和隔音棉層配合使用,保持隔音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隔音建筑內墻板的剖面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隔音建筑內墻板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隔音建筑內墻板,包括板體1和板體1一側呈垂直交錯分布的木框架2,所述板體1包括石膏層3、玻璃纖維層4、隔音氈層5和鋁合金層6,所述石膏層3、玻璃纖維層4、隔音氈層5和鋁合金層6依次從外至內設置,所述鋁合金層6外沿設置有凸起部7,所述木框架2安裝在鋁合金層6內側,所述木框架2內填充有隔音棉層8,所述石膏層3一側安裝有膨脹螺絲9,所述膨脹螺絲9依次穿過石膏層3、玻璃纖維層4、隔音氈層5、鋁合金層6和木框架5且末端安裝有膨脹套管10。
所述石膏層3表面設置有弧形凹槽11。所述凸起部7的高度、木框架2的厚度與隔音棉層8的厚度均相等。所述玻璃纖維層4厚度大于3mm。所述膨脹螺絲9與膨脹套管10螺紋連接。
在安裝時,在墻體上進行鉆孔,并將膨脹套管10插入到通孔內,即可旋入膨脹螺絲9進行安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膨脹螺絲可以保持安裝方便,能夠牢固的安裝在墻體上;設置的木框架保持結構穩定性好;設置的石膏層、玻璃纖維層、隔音氈層、鋁合金層和隔音棉層配合使用,保持隔音效果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