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是一種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背景技術:
核電站通常建在瀕臨海洋地帶,結構易被腐蝕,耐久性差,并易受到內部飛射物及外部飛射物、爆炸沖擊波的襲擊,對構件或整體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十分不利。
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普通鋼筋來制作鋼筋混凝土結構,且鋼筋的設置方式不盡合理,導致現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腐蝕性能、抗沖擊性能和抗爆性能差,大大的限制了其使用年限和安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一種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解決現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抗腐蝕性能和抗沖擊性能差的問題。
一種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混凝土結構體,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外側包覆有鋼筋保護層,所述混凝土結構體內設有緊貼所述鋼筋保護層的呈閉環狀的第一鋼筋體,所述第一鋼筋體設有多個并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軸向均勻分布;所述混凝土結構體內還設有多根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軸向延伸的第二鋼筋,所述多根第二鋼筋沿所述鋼筋保護層內壁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二鋼筋與所述第一鋼筋體固定相連;所述第二鋼筋為不銹鋼鋼筋。
優選的,所述不銹鋼筋由奧氏體型不銹鋼、鐵素體型不銹鋼、馬氏體型不銹鋼及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銹鋼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鋼筋體與第二鋼筋通過綁扎或焊接的方式固定。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為圓柱體形或長方體形。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申請的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混凝土結構體,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外側包覆有鋼筋保護層,所述混凝土結構體內設有緊貼所述鋼筋保護層的呈閉環狀的第一鋼筋體,所述第一鋼筋體設有多個并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軸向均勻分布;所述混凝土結構體內還設有多根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軸向延伸的第二鋼筋,所述多根第二鋼筋沿所述鋼筋保護層內壁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二鋼筋與所述第一鋼筋體固定相連;所述第二鋼筋為不銹鋼鋼筋。使用不銹鋼筋制作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很好的抗腐蝕能力和抗沖擊性能,并具有抗磁穿透性能,對高溫和低溫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同時,多個第一鋼筋體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的軸向均勻分布,多根第二鋼筋沿所述鋼筋保護層內壁均勻分布,保證了其結構強度的均衡性,且所述第二鋼筋與所述第一鋼筋體固定相連,加強了鋼筋之間的穩定性,提升了其結構強度。因而本申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提高使用年限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剖面圖;
圖2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剖面圖;
圖4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核電站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其用作核電站建筑設施的支撐樁,可支撐核電站建筑或相應設備。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混凝土結構體1,該混凝土結構體1主體呈柱狀,在所述混凝土結構體1的外側包覆有鋼筋保護層4,該鋼筋保護層4可以由混凝土澆筑而成,其用作保護混凝土結構體1。在所述混凝土結構體1內設有緊貼所述鋼筋保護層4內壁沿鋼筋保護層4內壁延伸的呈閉環狀的第一鋼筋體3,所述第一鋼筋體3設有多個并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1的軸向均勻分布,該第一鋼筋體3所在平面可與所述混凝土結構體1的軸向垂直。所述混凝土結構體1內還設有多根沿所述混凝土結構體1的軸向延伸的第二鋼筋2,所述多根第二鋼筋2沿所述鋼筋保護層4的內壁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二鋼筋2與所述第一鋼筋體3固定相連,圖中所示,第二鋼筋2位于第一鋼筋體3內側,圖中所示,第二鋼筋2位于第一鋼筋體3內側,當然第二鋼筋2也可位于第一鋼筋體3外側。所述第一鋼筋體3與第二鋼筋2通過綁扎或焊接的方式固定,為了保證固定效果,優選焊接方式,以使得第一鋼筋體3與第二鋼筋2形成穩定的鋼筋網,提升其結構強度。其中,第一鋼筋體3可以是普通鋼筋或不銹鋼鋼筋,所述第二鋼筋2為不銹鋼鋼筋。該混凝土結構體1與第一鋼筋體3以及第二鋼筋2粘接在一起。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不銹鋼筋由奧氏體型不銹鋼、鐵素體型不銹鋼、馬氏體型不銹鋼及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銹鋼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材料制成。進一步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抗沖擊性及抗爆性。
圖1和圖2示出了圓柱體狀的混凝土結構體1,鋼筋保護層4也為相應的圓柱體形。圖3和圖4為另一種形狀的混凝土結構體1,其為長方體形。當然,混凝土結構體1的形狀不限于此,還可以是其他形狀。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