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廠房除塵冷卻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廠房除塵對流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社會的發展日益加快,工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工廠的廠房是越來越多,尤其是制造業,其廢氣的排放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空氣質量越來越差。究其原因,一是工業的發展,造就各行各業工廠的迅速建立,有制造就有污染,制造業的廢氣排放,雖然目前強制要求進行處理后再排放,但由于一些廠房結構以及廠房的除塵系統布局、設計不夠科學,選用的除塵系統不夠先進,造成廢氣、塵埃等吸收和處理不夠徹底,使得排放出來的廢氣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即不利于工作人員的健康,更不利于空氣質量的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廠房除塵冷卻設備,存在的功能不齊全,制作成本高,除塵冷卻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種廠房除塵對流冷卻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中的設備的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廠房除塵對流冷卻系統,包括除塵系統和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系統包括橫跨設置在廠房頂部的可移動中空的風道,所述移動風道側部設有抽風裝置,移動風道底部設有垂直用于吸灰的吸塵管,所述風道側部連接有用于收集灰塵的集塵箱,所述集塵箱底部設有空氣處理器,所述空氣處理器為低溫等離子凈化器和高效過濾器組成,所述空氣處理器為與排風管連接。
通過除塵系統和冷卻系統用來除塵和冷卻廠房,其中,除塵系統采用的是可以移動時的風道配合垂直的吸塵管的方式,進行吸塵,從而使得不同位置的設備開工時,更便于吸塵,另外通過對流入風設備可以實現廠房中的空氣實現從頂部到底部的對流或者同時入風。
優選地,所述冷卻系統設置在廠房頂部位置,所述冷卻系統包括制冷設備,還有冷風管和冷卻水塔,所述冷風管為盤型結構,并設置在冷卻水塔內;所述冷卻水塔為圓臺結構;所述冷風管還與出風管路連接,所述出風管路設置在廠房頂部,多個出風管道形成網狀結構,在出風管道底部設有多個出風口,該設置時通過制冷設備將外界空氣制冷后,使得冷風管再內的空氣冷卻,再經過冷卻水塔的二次冷卻,從網狀結構的管道中排出冷氣用于冷卻廠房,從而實現整體廠房冷卻。
優選地,所述制冷設備包括冷凝器、離心風機和壓縮機,該設置可以采用現有技術實現。
優選地,所述冷卻水塔包括三層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之間設有空隙。將冷卻水塔粉塵相互有隔層的蓄水池,其作用是,當冷卻風通過盤型結構的冷風管向下傳遞時,受到了有溫差的冷卻水冷卻時,冷卻風溫度會跳躍性的降低,使得冷卻風更為柔和。
優選地,所述集塵箱為倒三角形狀,所述集塵箱為倒三角形狀,所述空氣處理器為低溫等離子凈化器和高效過濾器組成,高效過濾器與排風管連接。
優選地,所述對流入風設備包括雙向風機和風槽,風槽與廠房底部連通。雙向風機的作用是可以配合冷卻系統實現冷卻風從廠房頂部流入從對流風設備流出,或者是實現冷卻系統和對流入風設備同時入風冷卻廠房的功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不需復雜的制造工藝,可以解決現有廠房中除塵,冷卻廠房的問題,可以有效的降低廠房中的灰塵等雜質,并且實現廠房冷卻風對流或者是冷卻風按照順序流動的優勢,設計成本和制作成本低,便于同行業進行推廣運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冷卻水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集塵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名稱及序號:
廠房1、風道2、吸塵管3、集塵箱4、排風管5、出風管道6、廠房頂7、冷卻水塔8、制冷設備9、冷風管10、對流入風設備11;
高效過濾器4.1、低溫等離子凈化器4.2;
第一層蓄水池8.1、第二層蓄水池8.2、第三層蓄水池8.3、隔空層8.4
雙向風機11.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以下實施例以發明最優效果進行解釋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 該廠房除塵對流冷卻系統,包括除塵系統和冷卻系統,除塵系統包括橫跨設置在廠房1頂部的可移動中空的風道2,可移動的風道2側部設有抽風裝置(圖中未畫出),抽風裝置可以為現有技術的各種抽風吸塵裝置,其將灰塵吸入集塵箱4中,風道2的兩端通過滑動輪可在廠房1頂部的各層設計中滑動,移動風道2底部設有垂直用于吸灰的吸塵管3,吸塵管3也可以采用軟管設備實現,另外吸塵管3端部可以設置為喇叭形狀。本實施例中,廠房1頂部設有2個風道2,風道2將灰塵通過抽風裝置吸取后,集中到集塵箱4中,集塵箱4為倒三角形狀,集塵箱4中設有用于凈化灰塵的空氣處理器,空氣處理器包括低溫等離子凈化器和高效過濾器4.1,高效過濾器4.1下部位置設有低溫等離子凈化器4.2,高效過濾器4.1與排風管5連接。
在廠房1側部位置設有一個對流入風設備11,對流入風設備11包括雙向風機11.1和風槽(圖中未畫出),風槽與廠房1底部連通。
冷卻系統設置在廠房1頂部位置,冷卻系統包括用吸取空氣并且降低空氣溫度的制冷設備,制冷設備中包括常見的冷凝器、離心風機和壓縮機等,降溫后空氣進入到盤型結構的冷風管10中,冷風管10設置在圓臺結構的冷卻水塔8中,冷卻水塔8為多層結構,包括第一層蓄水池8.1、第二層蓄水池8.2和第三層蓄水池8.3三層,其中,每個隔層之間設有隔空層8.4,蓄水池中均設有冷卻水。冷風管10最終在底部通過管道與網狀結構的出風管道6連接,出風管道6設置在廠房1房頂的下部位置,其根據需要可以設置多個出風口。
需要除塵時,控制移動風道2,使得吸塵管3對準作業設備,進行吸塵,吸塵后,灰塵集中到集塵箱4進行除塵后排出;需要進行廠房冷卻時,開啟制冷設備,隨后空氣被降溫后,再逐漸經過三層的蓄水池緩和冷卻后,得出冷卻風后排入廠房1,同時,可以開啟對流入風設備11中的雙向風機11.1的向廠房1內排風模式,使得冷卻系統中的冷風可以在經過廠房1內冷卻后,經過風槽排出室外,形成引導冷卻風在銀行順流的效果,如果將雙向風機11.1開啟向室外抽風的模式,使得風從風槽進入廠房1內,加快廠房1的冷卻效果。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吸塵管3可以采用硬質的管道實現吸塵功能。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的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的限定。對于所述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子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