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裝配式建筑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裝配式結構的自保溫整間內墻板。
背景技術:
與國外建筑業相比,我國同行業的勞動生產率發展緩慢,大多數企業施工技術比較落后,科技含量低,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質量問題屢見不鮮,建設成本不斷增大。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以設計標準化、構件工廠化制造、施工裝配化為特征的建筑工業化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我國建筑裝配式的快速發展,跟裝配式建筑相適應的各種墻板應運而生。但是目前我國應用于裝配式建筑中的內墻板一般為600mm長,需將多個內墻板進行拼接,同時還需對內墻門洞口進行特殊處理,因此造成了裝配化程度低,墻板縫隙較多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裝配式結構的自保溫整間內墻板,可在工廠進行預制加工,形成整間大墻板,內墻板上已預留有門洞口,在施工現場只需對內墻板進行一次安裝,即可形成房屋的整間內墻板,同時在內墻板設置有保溫層,可對采暖房間起到保溫節能的作用,降低對采暖房間舒適度的影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用于裝配式結構的自保溫整間內墻板,包括保溫層和位于保溫層兩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所述保溫層四周設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內設有用于連接兩側混凝土面層的水平混凝土鍵,位于保溫層兩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內埋設鋼筋網片,所述保溫層和兩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上均開設有用于安裝門框的門洞。
所述保溫層為EPS保溫板,兩側的鋼筋網片借助于斜插在EPS保溫板內的插絲連接,插絲兩端和位于EPS保溫板兩側的鋼筋網片的交點處焊接,插絲傾斜設置,每平米50個。
所述保溫層為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兩側的鋼筋網片借助于鋼桁架連接成一體結構,鋼桁架包括豎向桁架鋼筋和水平桁架鋼筋。
所述水平混凝土鍵內預埋吊裝螺栓,位于一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內的鋼筋網片上固定安裝吊具。
所述混凝土面層為30-50mm厚的輕質混凝土,輕質混凝土內設置鋼筋網片,所述保溫層的厚度為100-140 m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保溫層兩側設置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混凝土面層內的鋼筋網片借助于插絲或鋼桁架連接成一體結構,鋼筋混凝土面層作為結構層,面層與保溫層直接在工廠進行預制加工,形成整間大墻板,內墻板上已預留有門洞口,在施工現場只需對內墻板進行一次安裝,即可形成房屋的整間內墻板,同時在內墻板設置有保溫板,可對采暖房間起到保溫節能的作用,降低對采暖房間舒適度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圖4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A-A剖面圖;
圖6是圖4的B-B剖面圖;
圖7是圖4的C-C剖面圖;
圖8是圖4的D-D剖面圖;
圖9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A-A剖面圖;
圖11是圖9的B-B剖面圖;
圖12是圖9的C-C剖面圖;
圖13是圖9的D-D剖面圖;
在附圖中:1、水平混凝土鍵;2、混凝土面層;3、吊具;4、保溫層;5、鋼筋網片;6、插絲;7、水平桁架鋼筋;8、豎向桁架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裝配式結構的自保溫整間內墻板,包括保溫層4和位于保溫層4兩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2,所述保溫層4四周設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內設有用于連接兩側混凝土面層2的水平混凝土鍵1,位于保溫層4兩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2內埋設鋼筋網片6,兩側的鋼筋網片6借助于插絲7或剛桁架連接成一體結構。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中的保溫層為EPS保溫板(參見附圖4-8),所述保溫層為EPS保溫板,兩側的鋼筋網片5借助于斜插在EPS保溫板4內的插絲6連接,插絲兩端和位于EPS保溫板4兩側的鋼筋網片5的交點處焊接,插絲6傾斜設置,每平米50個;所述水平混凝土鍵1內預埋吊裝螺栓,位于一側的鋼筋混凝土面層2內的鋼筋網片5上固定安裝吊具3;所述混凝土面層為30-50mm厚的輕質混凝土,輕質混凝土內設置鋼筋網片,所述保溫層的厚度為100-140 mm。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中的保溫層為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參見附圖9-13),兩側的鋼筋網片借助于鋼桁架連接成一體結構,鋼桁架包括豎向桁架鋼筋和水平桁架鋼筋。
通過在EPS保溫板或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兩側設置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混凝土面層內的鋼筋網片借助于斜插在EPS保溫板內的插絲或剛桁架連接成一體結構,鋼筋混凝土面層作為結構層,EPS保溫板或聚苯顆粒保溫砂漿作為保溫層使用,可在工廠進行預制加工,形成整間大墻板,內墻板上已預留有門洞口,在施工現場只需對內墻板進行一次安裝,即可形成房屋的整間內墻板。同時在內墻板設置有保溫板,可對采暖房間起到保溫節能措施,降低不采暖房間對采暖房間的舒適度影響。
本實用新型在兩層鋼絲網片中間夾以保溫層,并在鋼絲網片端部和吊具處設置有加強鋼筋:兩層所述鋼筋網片的間距為100~150mm,墻板兩側鋼筋網片采用冷拔低碳鋼絲CDW550,鋼筋直徑為3~5mm,間距為100~150mm;插絲采用冷拔低碳鋼絲CDW550,每平米設置50個,鋼筋直徑為3~5mm;桁架鋼筋采用冷拔低碳鋼絲CDW550,直徑為3~5mm;所述加強鋼筋具體設置為:墻板端部采用U形筋,直徑為4~6mm;在吊起點部位設置有長度為600mm的鋼筋加強區。
所述預制復合墻板內還設置有預埋件,用于墻板與主體結構的連接以及墻板的吊裝和臨時支撐。
內墻板與主體結構連接處:墻板通過螺栓與梁、柱進行連接,螺栓連接處需設置預留孔100×100×40mm,該預留孔設置在水平混凝土鍵處,墻板與主體結構連接后,采用水泥砂漿將孔洞填塞,已確保安裝后整面墻板較為平整。預埋件間距不大于1.5m,且預埋件距墻體端部的距離為墻高或墻長尺寸的(1/5~1/4)。
墻板吊裝點:墻板起吊點一般設置2個,設置在墻板上端內側。墻板一側設置預埋件,起到脫模和臨時支撐的作用,根據墻長尺寸和預留門洞位置確定數量,吊具預埋件一般取2或4個。
總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于工廠生產和現場裝配的內墻板,能夠有效改善建筑工業化程度和建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