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構成冷彎薄壁型鋼組合墻體的墻面板的木墻板。
背景技術:
冷彎薄壁型鋼住宅的結構形式源于輕型木結構住宅。為改善傳統木結構用木量大但未能充分發揮木材性能的狀況,順應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趨勢,彌補傳統輕型木結構住宅所存在的層數較低、建筑面積較小等缺點,一類以冷彎薄壁型鋼作為墻骨架,以木板作為墻面板的鋼木組合墻體被大量地運用于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體系中,并在結構中起主要的承重、圍護作用。在鋼木組合墻板中,由木板構成的墻面板不僅是主要的保溫、隔熱、隔音構件,而且是抵抗風荷載、水平地震作用等水平力的主要抗剪構件。因此,對鋼木組合墻體木墻板的優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多采用從北美引進的鋼木組合墻體的施工技術,該技術要求在施工現場將兩塊與樓層等高的木板固定在型鋼墻骨架的兩側,并使用螺釘將木板邊緣與型鋼翼緣連接。這種常見的墻面木板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覆面木板的體積較大,不利于運輸和施工現場的安裝,增加了運輸成本、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時間;
2. 覆面木板的安裝需要使用大量螺釘,施工工序繁瑣,施工周期較長,降低了施工速度和效率;
3. 覆面木板和型鋼所構成的空心墻體的保溫、隔音、防火性能較差;
4. 覆面木板在結構上的貢獻較小,木材性能利用率較低;
5. 現在常見的覆面木板多數采用從國外引進的定向刨花板,并非國內主流的木結構板材,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于施工、充分利用材料、成本較低的具有良好保溫隔熱效果的新型木結構組合板作為組合墻體中的木墻板。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冷彎薄壁型鋼組合墻體的木墻板,包括墻板骨架、貼附在所述墻板骨架兩側面的蒙皮木板。所述蒙皮木板與墻板骨架合圍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泡沫,所述墻板骨架頂部及底端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凸起和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墻板骨架包括由上至下平行地設置在同一平面的第三橫梁、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所述第三橫梁、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豎直地平行連接設置有若干縱梁,所述凸起居中設置在上述第三橫梁上端面,所述凹槽居中設置在上述第二橫梁的下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縱梁的上端面低于第三橫梁上端面一定距離,所述縱梁的下端面超出第二橫梁下端面一定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和凸起的兩端傾斜面角度為120°,更加容易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的凹槽內嵌設有橡膠層。
進一步地,朝向室內側的蒙皮木板上還貼附有石膏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用橫梁和縱梁形成的內部木骨架作為受力構件并在木骨架的兩側覆蓋蒙皮木板,在減少木材用量的同時能夠達到足夠的結構強度;
2.與目前常用的覆面木板相比,本實用新型質量較輕、體積較小,有效降低了運輸難度及運輸成本;另外,本實用新型可在無大型機械設備的條件下完全依靠少數人力快速安裝,降低安裝難度;
3.木墻板頂端和底端的橫梁分別設置凹槽和凸起,使得木墻板間可上下嵌合,防止其在受到面內水平荷載時,木板與木板之間出現過大的水平錯動;
4.基于試驗基礎,凹槽和凸起部分兩端角度設計為120°,相對于直角更加容易安裝;
5.橫梁凹槽內嵌有一層橡膠,能有效防止因生產誤差造成的木墻板無法嵌合的問題的出現,降低加工難度以及對加工精度的要求。另外,橡膠層能有效避免因局部應力集中而發生的損壞,同時通過自身的變形起到一定的地震耗能的作用;
6.本實用新型內部木骨架之間填充有塑料泡沫,因此較實心木板質量更輕,且有更好的保溫隔音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部木骨架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拼裝示意圖。
圖中:1-第一縱梁;2-第二縱梁;3-第一橫梁;4-第二橫梁;5-第三橫梁;6-輕質泡沫;7-蒙皮木板;8-石膏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不在此一一贅述,但本實用新型的適用性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用于冷彎薄壁型鋼組合墻體的木墻板,包括墻板骨架、貼附在所述墻板骨架兩側面的蒙皮木板7。所述蒙皮木板7與墻板骨架合圍的空腔內填充有輕質泡沫6,所述墻板骨架頂部及底端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凸起和凹槽。
所述墻板骨架包括由上至下平行地設置在同一平面的第三橫梁5、第一橫梁3和第二橫梁4,所述第三橫梁5、第一橫梁3和第二橫梁4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豎直地平行連接設置有若干縱梁,所述凸起居中設置在上述第三橫梁5上端面,所述凹槽居中設置在上述第二橫梁4的下端面。
如圖1所示,墻板骨架包括十根截面尺寸為50mm x 20mm的第一縱梁1,三根截面尺寸為100mm x 20mm的第二縱梁2,一根截面尺寸為40mm x 25mm的第一橫梁3,一根凹槽處截面尺寸為40mm x 25mm、其余部分截面尺寸為60mm x 25mm的第二橫梁4,一根凸起處截面尺寸為60mm x 25mm、其余部分截面尺寸為40mm x 25mm的第三橫梁5。墻板骨架的一面由六根第一縱梁1與一根第二縱梁2組成,第二縱梁2居中設置,另一面由四根第一縱梁1與兩根第二縱梁2組成,第一縱梁1、第二縱梁2、第三橫梁5、第一橫梁3和第二橫梁4之間均通過鉚釘連接,構成如圖1所示的墻板骨架。
如圖2所示,除墻板骨架外還包括用于填充骨架橫梁之間的輕質泡沫6、貼附在木墻板骨架兩側的3mm厚的蒙皮木板7,貼附于室內一側的蒙皮木板7上的9mm厚石膏板8,共同組成長1800mm,寬1220mm的結構體系。
施工安裝時,如圖3所示,縱梁的下端超出第二橫梁4,從而在木板下端形成一定的凹梁,而縱梁的上端未超過第三橫梁5,從而在木板上端形成凸梁。在施工安裝時,先將低層木墻板通過型鋼立柱所形成的導軌從上方嵌入到型鋼骨架中,再將第二塊木墻板以同樣方式嵌入型鋼骨架中,兩塊木墻板之間通過已經形成的凹梁和凸梁對接,使兩木墻板連接處的邊緣為重合的水平線即可。第三塊板類似,最終形成由三塊板組成的木組合墻體。
本實施例中,第二橫梁4的凹槽部分填充有橡膠層,能有效防止因生產誤差造成的組合板無法嵌合的問題。另外,該橡膠層還具有阻尼耗能及減弱應力集中的作用,能有效避免兩塊木板的嵌合處出現因局部應力集中而發生的損壞,同時通過橡膠材料的變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并避免沖擊帶來的構件損壞,起到一定的地震耗能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在三根橫梁之間填充具有保溫、隔熱和隔音效果的輕質泡沫6,用于提高本組合木板的保溫、隔熱、隔音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