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保溫墻體,具體來說是采用橫拉桿結構的橫拉桿式聯結復合混凝土剪力墻。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外墻保溫多采用有機材料制成,如擠塑聚苯板、聚苯板等,且采用外貼外掛的安裝施工方法。由于材料所限,此類保溫板防火等級低,可燃以及不易粘貼等問題,其用于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時,會導致施工難度大,易龜裂脫落,防火等級差,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墻體外貼外掛保溫層的施工方法,其使用壽命短,設計壽命為20年,一般是10~20年,在使用中易出現大面積脫落,且防火等級差,為B1、B2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件豫建【2015】88號文《關于進一步做好推廣應用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有效的解決了傳統外貼外掛外墻保溫易脫落及防火等級差的問題,并推廣了一批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產品及技術。
縱觀幾種推廣的技術,各有其獨特的優點,又有其局限性及不足,其中SW體系為噴射砼,高層剪力墻施工不易,CL體系難以保證其保溫夾芯板與剪力墻間的距離,從而有可能縮小或吃掉砼剪力墻的保護層。另外,為了保護剪力墻的幾何尺寸厚度,在施工中需要作模板間的支撐,就要在保溫夾芯板上開洞,間距為600×600,這樣就會形成冷橋,而降低了保溫效果及保溫夾芯板的壽命。非承重加氣砼砌塊自保溫結構體系不適用為剪力墻的施工,適用于填充墻的施工,現澆泡沫砼結構體系施工難度大,工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采用橫拉桿結構的橫拉桿式聯結復合混凝土剪力墻,其具有施工便捷、使用效果優良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橫拉桿式聯結復合混凝土剪力墻,它包括:支撐保溫墊片、鋼筋網片、夾芯板、擋片、連接桿、叉件。
所述的連接桿穿過夾芯板而設;所述連接桿的兩側端部分別連接有支撐保溫墊片;所述的鋼筋網片設在夾芯板外側的連接桿上并通過叉件進行綁扎定位固定;所述的連接桿和夾芯板之間通過擋片進行連接,所述的擋片設有兩個并分別設在夾芯板的兩側,所述的擋片和連接桿之間通過叉件進行固定;所述的夾心板的兩側澆筑有混凝土。
所述的連接桿包括連接套和連接件,所述的連接套和連接件的兩端部分別設有支撐保溫墊片,所述的連接套和連接件之間連接方式為絲接、焊接但不僅限于絲接和焊接。
所述的連接套與夾芯板連接在一起,所述的鋼筋網片設在夾芯板外側的連接套上并通過叉件進行綁扎定位固定;所述的連接套和夾芯板之間通過擋片進行連接,所述的擋片設有兩個并分別設在夾芯板的兩側,所述的擋片和連接套之間通過叉件進行固定
所述的支撐保溫墊片的形狀及材質不固定,所述的支撐保溫墊片的面積大于相應的連接套和連接件的端面面積。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橫拉桿式的結構對夾芯板進行定位和支撐,使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不會對夾芯板的位置造成影響,即在澆筑的過程中由于連接桿的支撐,可有效的保證夾芯板不發生位移,不需要其他的支撐,避免了冷橋問題的出現,同時,安裝較現行外貼外掛的工藝更為便捷,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施工流程,縮短了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橫拉桿式聯結復合混凝土剪力墻,它包括:支撐保溫墊片1、鋼筋網片2、夾芯板3、擋片4、連接桿5、叉件6。
所述的連接桿5穿過夾芯板3而設;所述連接桿5的兩側端部分別連接有支撐保溫墊片1;所述的鋼筋網片2設在夾芯板3外側的連接桿5上并通過叉件6進行綁扎定位固定;所述的連接桿5和夾芯板3之間通過擋片4進行連接固定,所述的擋片4設有兩個并分別設在夾芯板3的兩側,所述的擋片4和連接桿5之間通過叉件6進行固定;所述的夾芯板3的兩側澆筑有混凝土7。
所述的連接桿5包括連接套51和連接件52,所述的連接套51和連接件52的兩端部分別設有支撐保溫墊片1,所述的連接套51和連接件52之間的連接方式為絲接、焊接但不僅限于該兩種連接方式。
所述的連接套51與夾芯板3連接在一起,所述的鋼筋網片2設在夾芯板3外側的連接套51上并通過叉件6進行綁扎定位固定;所述的連接套51和夾芯板3之間通過擋片4進行連接,所述的擋片4設有兩個并分別設在夾芯板3的兩側,所述的擋片4和連接套51之間通過叉件6進行固定
所述的支撐保溫墊片1的形狀及材質不固定,所述的支撐保溫墊片1的面積大于相應的連接套51和連接件52的端面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