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混砂漿攪拌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領域中,經常要用到干混砂漿。現有技術中,干混砂漿在干混砂漿站集中生產后,通過運輸車運送到工地,然后儲存在干混砂漿移動罐中;加水攪拌后,即能使用。但此類攪拌砂漿罐對干混砂漿站的依耐性太大,不利于干混砂漿的大面積使用。另外在加水攪拌過程中,現有的攪拌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連續式攪拌機,但是攪拌均勻度不高;另一種滾筒式攪拌機,操作復雜、揚塵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攪拌充分均勻,無粉塵且能夠在現場進行配料攪拌的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包括罐體,罐體內由隔板分隔成一個干砂倉和一個粉料倉,干砂倉的下端具有干砂倉出料口,粉料倉的下端具有粉料倉出料口,干砂倉出料口和粉料倉出料口的下方分別連接有一條螺旋輸送機,兩條所述螺旋輸送機均連接同一個臥式攪拌罐,臥式攪拌罐具有密封蓋板。
所述罐體的底部設置有由四根支撐立柱,四根支撐立柱安裝在底座上。
所述支撐立柱安裝稱重傳感器。
所述干砂倉和粉料倉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一根伸入到各自倉內上部的打料管,干砂倉和粉料倉的底部還分別設置有一根伸入到各自倉內上部的排氣管。
所述臥式攪拌罐的底部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安裝在支撐立柱的底座上。
所述臥式攪拌罐上安裝有水泵。
采用上述的結構后,由于將罐體分隔成干砂倉和粉料倉兩個倉體,可以儲存兩種原材料,直接在一個罐體內通過各自打料管進料后進行兩種原料的攪拌,無需在干混砂漿站攪拌,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程度以及操作的便捷性,另外,底部設置的臥式攪拌罐,能夠將物料充分攪拌均勻,且密封性好,避免了揚塵,另外設置的稱重傳感器,使得配料分為減法稱重計量與時間計量兩種,配料精準,提高了砂漿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配料攪拌雙錐砂漿罐,包括罐體1,罐體1內由隔板2分隔成一個干砂倉3和一個粉料倉4,干砂倉3和粉料倉4分別用來儲存干砂與水泥,干砂倉3的下端具有干砂倉出料口5,粉料倉的下端具有粉料倉出料口6,干砂倉3和粉料倉4的下端均設置為錐形,干砂倉出料口5和粉料倉出料口6下方分別連接手動蝶閥;干砂倉出料口5和粉料倉出料口6的下方經過手動蝶閥后還分別連接有一條螺旋輸送機,分別用來輸送干砂與水泥;兩條螺旋輸送機出口均通過軟連接同一個臥式攪拌罐7,臥式攪拌罐7上安裝有水泵14,給攪拌加水,用時間繼電器控制加水量,臥式攪拌罐7具有密封蓋板8,臥式攪拌罐7內具有雙螺旋葉片,由此可通過雙螺旋葉片進行密封攪拌,避免揚塵,臥式攪拌罐7上設置有卸料口,攪拌時,卸料口關閉,攪拌完成后可通過卸料口卸料。
進一步地,所說的罐體1的底部設置有由四根支撐立柱9,四根支撐立柱9安裝在底座上,支撐立柱9安裝稱重傳感器10,臥式攪拌罐7的底部設置有支架13,支架13安裝在支撐立柱9的底座上,設置的稱重傳感器可進行稱重。
再進一步地,所說的干砂倉3的底部設置有一根伸入到干砂倉內上部的打料管,該打料管用于輸送干砂,所說的粉料倉4的底部設置有一根伸入到粉料倉內上部的打料管,該打料管用于輸送水泥,所說的干砂倉3的底部還設置有一根伸入到干砂倉內上部的排氣管,所說的粉料倉4的底部也同樣設置有一根伸入到粉料倉內上部的排氣管,由此可通過排氣管在打料過程中進行排氣泄壓,所說的排氣管連接有除塵布袋,將排氣泄壓的灰塵及細小可以過濾收集,除塵作用,輸送物料量的控制方式有兩種:一種的雙錐砂漿罐支腿下部裝傳感器,數顯輸送物料量;另一種裝有上下料位計,報警提示物料所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