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材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預制內墻改性磷石膏墻板。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磷石膏年排放量超5000萬t,且逐年有上升趨勢,而年利用率不足10%。工業磷石膏渣體對環境危害性巨大,我國現有磷石膏渣體儲量驚人,且堆存于尾礦庫內相當于一個未爆炸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城鎮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僅為50%左右,未來二十年將有3億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人們對城市住房的需求基數巨大。另外,隨著社會的逐步工業現代化,農民工越來越少,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因此,裝配式建筑以建造速度快、機械化程度高、節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等優點逐漸成為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方向,對實現建筑的產業化起著實際的推動作用。現有預制墻板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較重,成本較高,框架結構建筑中內墻本身起隔擋作用,不承載,因而采用這種預制墻板是一種資源和成本的浪費,同時高質量的墻體對建筑結構和基礎承重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制內墻改性磷石膏墻板,其具有絕熱、隔音、防火、吸濕的效果,便于建筑施工中快捷的進行組合安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預制內墻改性磷石膏墻板,其包括墻板主體,墻板主體為改性磷石膏制成,該墻板主體的四周為梯形凹槽結構,梯形凹槽結構環繞于墻板主體的中間體,墻板主體具有分布于中間體左右兩側的左側部和右側部,中間體設置有若干孔狀結構,孔狀結構之間設置有間隔橫梁,間隔橫梁設置有鋼絲網,墻板主體的左、右側部設置有加強筋,鋼絲網的兩端與加強筋相連,墻板主體的上部設置有吊裝結構。
進一步,孔狀結構為矩形孔,且該矩形孔貫穿于墻板主體的中間體。
進一步,孔狀結構等間距排列。
進一步,吊裝結構于墻板主體頂部對稱布置有四個。
進一步,吊裝結構與加強筋相連。
進一步,吊裝結構為吊裝環。
進一步,墻板主體內部分布有由若干加強筋組成的加筋網。
進一步,墻板主體的左右側部為設置于中間體兩側的對稱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于,墻板主材料為去氟改性磷石膏,基于磷石膏本身所具備的性質,能很好地控制室內濕度、防止熱量外散、隔絕外界聲音傳遞和防火的功能,在城市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鬧市區及車流量大的公路旁的小區,這些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去氟后的磷石膏不再會揮發出有毒有害氣體,因此材料綠色環保。
墻板頂部對稱安裝有4個吊裝環,在采用機械施工時方便吊裝,墻板四周均為梯形凹槽,方便組裝時契合,結構穩定,搭接施工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預制內墻改性磷石膏墻板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墻板主體;2、加強筋;3、矩形孔;4、吊裝環;5、鋼絲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預制內墻改性磷石膏墻板,其包括由改性磷石膏制成的墻板主體1,該墻板主體包括中間體以及分布于中間體左右兩側的左側部和右側部,該左側部和右側部為分布于中間體兩側的對稱結構。該墻板主體的四周為梯形凹槽結構,梯形凹槽結構的槽底寬度要小于槽口的寬度,便于組裝時契合,達到結構穩定的目的,且墻板主體的中間體設置有多個矩形孔,諸如圖中所示的四個矩形孔,具體設置數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該中間體通過設置矩形孔,對于隔音、隔熱等效果是大有裨益的,矩形孔之間設置有間隔橫梁,間隔橫梁設置有鋼絲網5,分布于矩形孔兩側的墻板主體自下而上設置有加強筋2,鋼絲網的兩端與加強筋相連,進一步增強墻板的整體性和結構強度,墻板主體的上部連接有吊裝結構。
其中,矩形孔等間距排列,且矩形孔貫穿于中間體,由于規則排列的矩形孔的存在,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墻板主體的隔音、隔熱等效果。
吊裝結構于墻板主體頂部對稱布置有四個,該吊裝結構分布于左、右側部的頂端,吊裝結構可以以吊裝環4的形式出現,為提高吊裝環在吊裝過程中不出現脫落的情況,吊裝環與加強筋相連,從而提高吊裝過程中的結構強度,避免意外發生,吊裝環可以與加強筋焊接連接,也可以采用諸如螺紋安裝結構等可拆卸結構。
墻板主體內部分布有由若干加強筋組成的加筋網,該加強筋的分布形式包括但不僅限于豎向等間距排列,也可以是縱橫交錯的結構形式。
該墻板主體的表面可設置防水涂層。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