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制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組合式圍欄樁。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普遍采用混凝土以及普通角鐵作為圍欄樁,并根據圍欄網鐵絲的具體要求鉆孔掛網。混凝土圍欄樁質量大,埋樁、運輸不方便;普通角鐵根據圍欄網鐵絲的具體要求,鉆孔掛網,存在操作復雜,不利于批量化生產,工作效率低等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專利ZL201120257661.4公開有一種組合式圍欄樁,包括樁基、樁體,所述圍欄樁橫截面為三棱柱狀結構,兩側樁基與一側樁體呈120度均布,所述樁體上端開有一豁口,豁口的正下方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開孔。雖然上述技術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但是,該技術方案本身仍然存在一些技術問題亟待解決,如:根據現有的樁體結構,在兩個圍欄樁相配合使用的時候,兩個樁體之間中心點是相互錯開的,這樣一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兩個樁體的受力是不均勻的,極易出現故障,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既能夠牢固地支撐圍欄網,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圍欄網承載強度的組合式圍欄樁。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組合式圍欄樁,包括:Y型右樁體和與所述右樁體配合使用的Y型左樁體,所述右樁體由:豎直設置的右樁基和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右樁基遠離左樁體一端的兩右側樁組成,所述左樁體由:豎直設置的左樁基和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左樁基遠離右樁體一端的兩左側樁組成,所述左樁基上設有一開口朝向右樁基的配接槽且所述右樁基恰好能夠進入所述配接槽內,兩所述右側樁靠近右樁基的一端分別設有一開口朝向左樁體的容置槽,當右樁基恰好進入配接槽內時,所述配接槽兩槽邊恰好能夠分別進入與其同側的容置槽內。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有上述技術方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如下:
其一是:改進了左樁體和右樁體之間的配接關系,即:所述右樁體由:豎直設置的右樁基和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右樁基遠離左樁體一端的兩右側樁組成,所述左樁體由:豎直設置的左樁基和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左樁基遠離右樁體一端的兩左側樁組成,所述左樁基上設有一開口朝向右樁基的配接槽且所述右樁基恰好能夠進入所述配接槽內。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所指的“左樁體”和“右樁體”是依據其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相對位置關系來定義的。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左樁體和所述右樁體之間的連接關系是:所述左樁基上設有一開口朝向右樁基的配接槽且所述右樁基恰好能夠進入所述配接槽內?;诖嗽O計,左樁體和右樁體之間中心點是在同一條直線上,故能夠有效地保證二者之間受力均勻,大大地減少了使用過程中二者之間相互脫離的概率。
其二是:優化了右樁體的結構,即:兩所述右側樁靠近右樁基的一端分別設有一開口朝向左樁體的容置槽,當右樁基恰好進入配接槽內時,所述配接槽兩槽邊恰好能夠分別進入與其同側的容置槽內。
基于上述設計,能夠增大右側樁與左樁基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集中在右側樁之上的壓強,從而能夠增大右側樁的實際使用壽命。
為了能夠保證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將圍欄網掛接在左樁體和右樁體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左樁基和右樁基的上端分別對應地設有開口朝上的豁口。
優選地,所述豁口為U型。
為了減少集中在左側樁之上的壓強,從而能夠增大左側樁的實際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兩所述左側樁靠近左樁基的一端分別設有一加強臺。
優選地,所述加強臺的高度是所述左樁基高度的1/3。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了左樁體和右樁體之間的配接關系,使得左樁體和右樁體之間中心點是在同一條直線上,故能夠有效地保證二者之間受力均勻,大大地減少了使用過程中二者之間相互脫離的概率;還通過優化了右樁體的結構,能夠增大右側樁與左樁基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集中在右側樁之上的壓強,從而能夠增大右側樁的實際使用壽命。
基于上述優選技術方案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左樁基和右樁基的上端分別對應地設有開口朝上的豁口,能夠保證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將圍欄網掛接在左樁體和右樁體上;還通過在兩所述左側樁靠近左樁基的一端分別設有一加強臺,能夠減少集中在左側樁之上的壓強,從而能夠增大左側樁的實際使用壽命,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既能夠牢固地支撐圍欄網,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圍欄網承載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左樁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右樁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左樁體的結構示意圖(加強臺);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加強臺);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左樁體的結構示意圖(加強臺和豁口);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右樁體的結構示意圖(豁口);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加強臺和豁口)。
圖中:1、右樁體;2、左樁體;3、右樁基;4、右側樁;5、左樁基;6、左側樁;7、配接槽;8、容置槽;9、豁口;10、加強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一種組合式圍欄樁,包括:Y型右樁體1和與所述右樁體1配合使用的Y型左樁體2,所述右樁體1由:豎直設置的右樁基3和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右樁基3遠離左樁體2一端的兩右側樁4組成,所述左樁體2由:豎直設置的左樁基5和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左樁基5遠離右樁體1一端的兩左側樁6組成,所述左樁基5上設有一開口朝向右樁基3的配接槽7且所述右樁基3恰好能夠進入所述配接槽7內,兩所述右側樁4靠近右樁基3的一端分別設有一開口朝向左樁體的容置槽8,當右樁基3恰好進入配接槽7內時,所述配接槽7兩槽邊恰好能夠分別進入與其同側的容置槽8內。
實施例二:
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左樁基5和右樁基3的上端分別對應地設有開口朝上的豁口9。請參閱圖6,圖7和圖8。
本實施例中,所述豁口9為U型。
實施例三:
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兩所述左側樁6靠近左樁基5的一端分別設有一加強臺10。請參閱圖4和圖5。
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臺10的高度是所述左樁基5高度的1/3。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