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梁施工領域,尤其涉及獨立式緊張器。
背景技術:
在以往的胸墻面層和軌道梁施工中,軌道槽模板的支立一般采用型鋼或木方進行支撐加固,長期使用型鋼加固會損傷模板,浪費材料,如使用木方加固,澆筑過程中模板的牢固性得不到可靠保證,且此兩種方法操作復雜,施工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操作簡單、容易調整的獨立式緊張器。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獨立式緊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條上下平行橫置的緊張器本體,每條所述緊張器本體包括套筒、左絲桿、右絲桿、左角板和右角板,所述左角板和所述右角板均由兩塊垂直的鋼板組成,所述左角板和所述右角板分別位于軌道槽模板的護角上,所述左角板安裝于所述左絲桿的一端,所述左絲桿的另一端設有左螺紋區,所述右角板安裝于所述右絲桿的一端,所述右絲桿的另一端設有右螺紋區,所述左螺紋區和所述右螺紋區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套筒的內部有與所述左螺紋區和所述右螺紋區的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左絲桿和所述右絲桿通過螺紋配合分別與所述套筒連接。
特別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還開有凹槽。
特別的,所述左螺紋區的區域長度不少于所述套筒長度的一半,所述右螺紋區的區域長度也不少于所述套筒長度的一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了電焊支模問題,且緊張器可靈活拆卸,操作簡便,保證了工程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機械成本,同時延長了模板和緊張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套筒;2-右絲桿;3-左絲桿;4-左螺紋區;5-右螺紋區;6-左角板;7-右角板;8-軌道槽模板;9-護角;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獨立式緊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條上下平行橫置的緊張器本體,每條所述緊張器本體包括套筒1、左絲桿3、右絲桿2、左角板6和右角板7,所述左角板6和所述右角板7均由兩塊垂直的鋼板組成,所述左角板6和所述右角板7分別位于軌道槽模板8的護角9上,所述左角板6安裝于所述左絲桿3的一端,所述左絲桿3的另一端設有左螺紋區4,所述右角板7安裝于所述右絲桿2的一端,所述右絲桿2的另一端設有右螺紋區5,所述左螺紋區4和所述右螺紋區5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套筒1的內部有與所述左螺紋區4和所述右螺紋區5的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左絲桿3和所述右絲桿2通過螺紋配合分別與所述套筒1連接。
特別的,所述套筒1的外表面還開有凹槽。
特別的,所述左螺紋區4的區域長度不少于所述套筒1長度的一半,所述右螺紋區5的區域長度也不少于所述套筒1長度的一半。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時,為保證模板支立標準,受力均勻,施工時采取布置兩條上下平行的緊張器本體加固模板,操作時先用扳手通過松動套筒1與左絲桿3和右絲桿2的連接,使兩端的左角板6和右角板7卡住軌道槽模板8的護角9,使護角9卡住模板的上下沿,初帶勁,后較緊,并針對軌道槽模板8與護角9縫隙較大位置可增加緊張器數量,最終保證軌道槽模板8支立規范,與護角9結合緊密。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