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于快速更換的踢腳線,屬于踢腳線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在居室設計中,陰角線、腰線、踢腳線起著視覺的平衡作用,利用它們的線形感覺及材質、色彩等在室內相互呼應,可以起到較好的美化裝飾效果。踢腳線的另一個作用是它的保護功能。踢腳線,顧名思義就是腳踢得著的墻面區域,所以較易受到沖擊。做踢腳線可以更好地使墻體和地面之間結合牢固,減少墻體變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壞。另外,踢腳線也比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濺上臟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腳線除了它本身的保護墻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觀的比重上也占有相當比例。它是地面的輪廓線,視線經常會很自然地落在上面,一般裝修中踢腳線出墻厚度為5mm-12mm或者8mm-15mm。
現有的踢腳線在維修時不方便,而且浪費時間,工作效率低,操作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快速更換的踢腳線。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快速更換的踢腳線,它包含注膠架、踢腳線體、上防塵條、卡接扣、反光條、連接彈簧、下防塵塊、減震墊;注膠架的內側設置有數個注膠槽,踢腳線體的后側設置有配合槽,配合槽的內壁上安裝有減震墊,減震墊上安裝有卡接扣,卡接扣與注膠架上的卡接槽卡接,踢腳線體的前側面安裝有反光條,踢腳線體的內上端安裝有上防塵條,踢腳線體內部的下端安裝有連接彈簧,連接彈簧的下端安裝有下防塵塊。
作為優選,所述的反光條為熒光式反光條。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彈簧的外表面設置有防塵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便于實現快速卡接與維修,使用方便,操作簡便,且能實現防塵。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注膠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注膠架;2-踢腳線體;3-上防塵條;4-卡接扣;5-反光條;6-連接彈簧;7-下防塵塊;8-減震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實用新型。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如圖1-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注膠架1、踢腳線體2、上防塵條3、卡接扣4、反光條5、連接彈簧6、下防塵塊7、減震墊8;注膠架1的內側設置有數個注膠槽11,踢腳線體2的后側設置有配合槽,配合槽的內壁上安裝有減震墊8,減震墊8上安裝有卡接扣4,卡接扣4與注膠架1上的卡接槽卡接,踢腳線體2的前側面安裝有反光條5,踢腳線體2的內上端安裝有上防塵條3,踢腳線體2內部的下端安裝有連接彈簧6,連接彈簧6的下端安裝有下防塵塊7。
進一步的,所述的反光條5為熒光式反光條。
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接彈簧6的外表面設置有防塵套。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通過注膠架1實現固定,固定完成后,將踢腳線體通過卡接扣卡接在注膠架1上,減震墊8實現踢腳線的減震,反光條5實現反光,增加亮度,同時下防塵塊7依靠連接彈簧6實現自動調節式防塵。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