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陶瓷坯體的打磨裝置,屬于陶瓷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公元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fā)明了陶器。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裝飾上外,陶瓷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資源黏土經(jīng)過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zhì)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種創(chuàng)意的應用。發(fā)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陶瓷在制成坯體晾干后,由于制作時,泥漿上料不均勻,導致風干后的坯體,有的地方多出一部分,需要進行打磨,現(xiàn)有的打磨機結構復雜,而且打磨的角度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據(jù)陶瓷的形狀進行打磨,而且有的坯體表面多出的泥漿特別多,而打磨裝置,只具有打磨功能,不能將比較厚的多余物切削掉,打磨時,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將多出的部分打磨平整,因此設計一種角度可以調(diào)節(jié)且具有切削功能的打磨裝置非常重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陶瓷坯體的打磨裝置,通過設有切削刀和支架,解決了角度不可調(diào)節(jié)和功能簡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陶瓷坯體的打磨裝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設有第一開關,所述第一開關的一側設有第二開關,所述第二開關的一側設有控制器,所述立柱和第一支架連接,所述第一支架通過緊固螺釘和第二支架連接,所述第二支架通過所述緊固螺釘和第三支架連接,所述第三支架通過所述緊固螺釘和第四支架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和電動磨削頭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一側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和伸縮桿連接,所述伸縮桿和電動切削刀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電動切削刀的一側設有放置平臺,所述放置平臺上安裝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若干卡槽,所述支撐板通過卡扣和第五支架連接,所述第五支架和固定環(huán)連接,所述固定環(huán)內(nèi)側設有柔性橡膠。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開關和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電動磨削頭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開關和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電動切削刀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有電動切削刀,遇到坯體外表面多出的部分比較厚時,啟動第二開關,電動切削刀將突出的部分切掉,通過調(diào)節(jié)支架的角度,從而調(diào)節(jié)電動磨削頭的角度,通過緊固螺釘固定,對坯體進行磨削。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陶瓷坯體的打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K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立柱;2、第一開關;3、第二開關;4、控制器;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第三支架;8、第四支架;9、緊固螺釘;10、電動磨削頭;11、連接桿;12、伸縮桿;13、電動切削刀;14、放置平臺;15、支撐板;16、卡扣;17、第五支架;18、固定環(huán);19、柔性橡膠。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陶瓷坯體的打磨裝置,包括立柱1,立柱1上設有第一開關2,第一開關2的一側設有第二開關3,第二開關3的一側設有控制器4,立柱1和第一支架5連接,第一支架5通過緊固螺釘9和第二支架6連接,第二支架6通過緊固螺釘9和第三支架7連接,第三支架7通過緊固螺釘9和第四支架8連接,第四支架8的一端和電動磨削頭10連接,第四支架8的一側設有連接桿11,連接桿11和伸縮桿12連接,伸縮桿12和電動切削刀13連接。
電動切削刀13的一側設有放置平臺14,放置平臺14上安裝有支撐板15,支撐板15上設有若干卡槽,支撐板15通過卡扣16和第五支架17連接,通過將第五支架17卡在支撐板15不同的位置,從而將固定環(huán)19固定在坯體不同位置,第五支架17和固定環(huán)18連接,固定環(huán)18內(nèi)側設有柔性橡膠19,避免對坯體造成損壞。
第一開關2和控制器4電性連接,控制器4和電動磨削頭10電性連接,第二開關3和控制器4電性連接,控制器4和電動切削刀13電性連接,按下第一開關2,第一開關2將信號傳給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電動磨削頭10啟動,進行磨削,按下第二開關3,第二開關3將信號傳給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電動切削刀13啟動,進行切削。
具體使用時,將坯體放置在放置平臺14上,選擇合適的位置將第五支架17卡在支撐板15上,將固定環(huán)18套在坯體外,按下第一開關2對多余的比較厚的部分進行切削,根據(jù)坯體不同形狀和坯體的不同位置調(diào)節(jié)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第三支架7和第四支架8之間的角度,從而調(diào)節(jié)電動磨削頭10的角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有電動切削刀13,遇到坯體外表面多出的部分比較厚時,啟動第二開關2,電動切削刀13將突出的部分切掉,通過調(diào)節(jié)支架的角度,從而調(diào)節(jié)電動磨削頭10的角度,通過緊固螺釘9固定,對坯體進行磨削。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