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輕型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建筑建設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大多采用非拆卸連接結構,如中國專利ZL201520156111.1公開的一種模板支撐系統(tǒng),它采用了大量的焊接件以及混凝土結構,采用該結構的支撐系統(tǒng)為一次性構架,不僅無法重復利用,其構建與拆解均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
為了提高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可重復使用性以及裝配效率,目前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采用清水板進行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或采用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前者結構強度低,可重復拆裝次數(shù)有限,且裝配效率較低;后者結構強度高,但國標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笨重,裝配難度大,前期成本投入較高,難以得到有效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輕型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它具有結構穩(wěn)固可靠、拆裝方便以及可重復使用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一種輕型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它包括腳手架支撐組件,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可拆卸連接在腳手架支撐組件頂部的上托,若干個并行龍骨的端部均通過緊固件連接在上托上,龍骨上可拆卸地連接有輕型鋼模板。
所述腳手架支撐組件包括若干個豎直支撐桿以及通過連接件可拆卸連接在相鄰豎直支撐桿之間的橫向連接桿。
優(yōu)選的是:所述腳手架支撐組件為圓盤腳手架支撐組件、輪扣腳手架支撐組件或碗扣腳手架支撐組件。
所述上托包括插接在豎直支撐桿頂部的高度調節(jié)桿以及固定在高度調節(jié)桿頂部用于連接龍骨的帶有加強筋的托盤,所述高度調節(jié)桿連接有用于調節(jié)高度調節(jié)桿伸出豎直支撐桿部分長度的螺紋套,所述螺紋套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于旋轉調節(jié)螺紋套的把手。
優(yōu)選的是:所述高度調節(jié)桿為與螺紋套配合用于調節(jié)托盤高度的螺紋高度調節(jié)桿。
優(yōu)選的是:所述緊固件為T字形螺紋緊固件,所述上托設有兩個與T字形螺紋緊固件配合連接的螺紋孔。
優(yōu)選的是:所述龍骨為C型鋼,C型鋼具有用于卡鎖T字形螺紋緊固件的槽位結構。
優(yōu)選的是:所述龍骨與輕型鋼模板通過鐵絲緊固連接。所述輕型鋼模板之間通過螺紋結構或鐵絲緊固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穩(wěn)定可靠,拆裝方便,且可重復利用,它通過功能明確的分體式組件,實現(xiàn)了從下向上依次簡易明了的可拆卸裝配,它采用大量輕便型材,可因地制宜且機動靈活地實現(xiàn)重復裝配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第一步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第二步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第三步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第四步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第五步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與上托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8為圖7所示結構安裝緊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與上托和龍骨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B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腳手架支撐組件與上托和龍骨以及輕型鋼模板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腳手架支撐組件 2、上托 3、緊固件 4、龍骨 5、輕型鋼模板 6、高度調節(jié)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1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輕型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包括腳手架支撐組件1,其結構特點是,它還包括可拆卸連接在腳手架支撐組件1頂部的上托2,若干個并行龍骨4的端部均通過緊固件3連接在上托2上,龍骨4上可拆卸地連接有輕型鋼模板5。本實用新型采用分體組裝結構,從下向上依次為腳手架支撐組件1、上托2、龍骨4以及輕型鋼模板5,各個功能部件均采用可拆卸的連接結構,裝配簡單,拆解方便,它利用龍骨與輕型鋼模板的搭配代替?zhèn)鹘y(tǒng)主楞、次楞與模板的搭配,不僅簡化了結構,還使其具有很好的整體穩(wěn)定性,裝配快捷、輕便、機動靈活,可重復拆卸使用。
為了提高結構裝配便利性以及穩(wěn)定性,所述腳手架支撐組件1包括若干個豎直支撐桿101以及通過連接件103可拆卸連接在相鄰豎直支撐桿101之間的橫向連接桿102;其具體的結構可采用圓盤腳手架支撐組件、輪扣腳手架支撐組件或碗扣腳手架支撐組件;這樣使用者只需要按照圖1-圖5所示步驟即可完成腳手架支撐組件1的組裝,操作非常簡單方便。
本實用新型還對輕型鋼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上層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以進一步降低裝配的難度,如圖6-8所示,所述上托2包括插接在豎直支撐桿101頂部的高度調節(jié)桿6以及固定在高度調節(jié)桿6頂部用于連接龍骨4的帶有加強筋的托盤203,所述高度調節(jié)桿6連接有用于調節(jié)高度調節(jié)桿6伸出豎直支撐桿101的部分的長度的螺紋套201,所述螺紋套201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于旋轉調節(jié)螺紋套201的把手202;利用螺紋套201可方便對上托2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時只需要通過轉動把手202即可輕松帶動螺紋套201旋轉,從而實現(xiàn)與螺紋套201配合的高度調節(jié)桿6的升降,即可控制高度調節(jié)桿6從豎直支撐桿101頂部伸出部分的長度,這樣就可實現(xiàn)位于固定在高度調節(jié)桿6頂部的托盤203的高度調節(jié);而加強筋可進一步加強托盤203的結構強度,可以輔助增加托盤203的受力效果。所述高度調節(jié)桿6為與螺紋套201配合用于調節(jié)托盤203高度的螺紋高度調節(jié)桿,這樣使用者可通過螺紋套201的旋轉實現(xiàn)對高度調節(jié)桿6的平穩(wěn)調節(jié),從而保證上托2始終在同一個平面上,實現(xiàn)對上層結構的有效支撐。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為了簡化結構,同時提高連接結構的可靠性,如圖8所示,所述緊固件3為T字形螺紋緊固件,所述上托2設有兩個與T字形螺紋緊固件配合連接的螺紋孔204,用于T字形螺紋緊固件緊固龍骨與上托的連接;所述龍骨4為定制C型鋼,C型鋼具有用于卡鎖T字形螺紋緊固件的槽位結構,這樣可有效提高裝配的效率和裝配后結構的穩(wěn)定性,為了提高整個支撐系統(tǒng)的裝配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利用定制尺C型鋼代替?zhèn)鹘y(tǒng)以方木為材料的主楞與次楞,既提高了結構強度,也節(jié)省了大量的木材,減少了資源浪費。
本實用新型還連接結構強度的接觸上,進一步簡化了連接結構,如所述龍骨4與輕型鋼模板5通過鐵絲緊固連接;輕型鋼模板5之間通過螺紋結構或鐵絲緊固連接,可降低拆裝的難度。
本實用新型在裝配時,先按照如圖1-5組裝腳手架支撐組件1,待腳手架支撐組件1組裝成型后,分別在每個腳手架支撐組件1中的豎直支撐桿101頂部安裝上托2,如圖6所示;然后將龍骨4通過T字形螺紋緊固件緊固在上托2上,如圖9和10所示,最后通過螺紋結構或鐵絲將輕型鋼模板5連接在龍骨4上,如圖11所示。在具體實施時,龍骨4上鋪設450MM*1200MM或600MM*1200MM的輕型鋼模板5,輕型鋼模板5四周有孔,用于模板與模板,模板與龍骨的連接。實際組裝成型后,本實用新型比國標鋼組合鋼模板重量(44KG\M2)降低一半,僅有20KG\M2左右,在滿足建筑支撐系統(tǒng)強度的同時又大大減少成本,節(jié)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