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工程建設的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加氣塊的圈梁或板帶及預制磚的技術。
背景技術:
加氣塊混凝土是一種輕質多孔、保溫隔熱、防火性能良好、可釘、可鋸、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因此得到廣泛應用。在加氣塊的圈梁和板帶施工中往往需要支模、安放鋼筋和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養護到達設計要求后拆模并繼續進行圈梁或板帶以上部分的施工。這種施工方法中圈梁或板帶的支模及混凝土的養護無疑給項目工程建設帶來一定拖延和滯后,在當前提倡高效節能的綠色建筑施工背景下,以往施工方法明顯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加氣塊的圈梁或板帶,所述板帶或圈梁在施工中,無需支模和等待養護,預制磚施工操作靈活簡單,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加氣塊的圈梁或板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氣塊的圈梁或板帶包括砌筑在加氣塊上的帶凹槽的預制磚,所述預制磚凹槽口朝上,砌筑完成后各預制磚形成一貫通的凹槽,在貫通的凹槽內布置有受力鋼筋,并在貫通的凹槽內澆筑混凝土。
在貫通的凹槽內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形成的圈梁或板帶的上層的加氣塊砌筑于所述帶凹槽的預制磚上。
所述帶凹槽的預制磚由預制磚加工模具制作而成,所述預制磚加工模具,采用拼塊制作:由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以及底下帶手柄的鋼內模組合而成,其中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分別為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帶手柄的鋼內模置于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之間,鋼內模使成型的預制磚形成所述凹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預制磚,結構簡單,制作簡單,成本低。
一種預制磚,其特征在于該預制磚用于加氣塊的板帶或圈梁的施工,所述預制磚上設有凹槽,凹槽內用于布置受力鋼筋與澆筑混凝土。
所述預制磚砌筑于加氣塊上,且凹槽口朝上,各預制磚完成砌筑后形成貫通的凹槽,圈梁或板帶的受力鋼筋按設計要求布置在所述貫通的凹槽內,并在貫通的凹槽內澆筑混凝土。
所述預制磚由預制磚加工模具預制而成,所述預制磚加工模具,采用拼塊制作:由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以及底下帶手柄的鋼內模組合而成,其中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分別為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帶手柄的鋼內模置于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之間,鋼內模使成型的預制磚形成所述凹槽。
所述預制磚是一種帶凹槽的混凝土預制磚。
本發明加氣塊的板帶或圈梁,通過在預制磚的凹槽上放置受力鋼筋和澆筑混凝土形成圈梁或板帶。該預制磚兩端能支起上層的加氣塊,在布置鋼筋和澆筑混凝土后能繼續進行圈梁或板帶上層的施工。本發明在圈梁或板帶的施工中無需支模和等待混凝土養護,且施工操作簡單,能有效提高工程整體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預制磚的加工模具橫向剖面圖;
圖2本發明預制磚的加工模具縱向剖面圖;
圖3本發明預制磚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發明中的預制磚的實際應用圖。
如圖1-圖4所示,1為橫向模板撐腳、2為鋼內模手柄、3為鋼內模、4為混凝土板帶預制磚、5為橫向鋼側模、6為縱向模板撐腳,7為縱向鋼側模、8為中部隔斷模板、9為加氣塊、10為砌筑砂漿、11為鋼筋、12為澆筑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在加氣塊上砌筑帶凹槽的預制磚,預制磚凹槽口朝上,砌筑完成后各預制磚形成一貫通的凹槽,在貫通的凹槽內布置受力鋼筋,并在貫通的凹槽內澆筑混凝土從而形成加氣塊的圈梁或板帶。在貫通的凹槽內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形成的圈梁或板帶的上層的加氣塊砌筑于所述帶凹槽的預制磚上。
帶凹槽的預制磚由預制磚加工模具制作而成,所述預制磚加工模具,采用拼塊制作:由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以及底下帶手柄的鋼內模組合而成,其中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分別為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帶手柄的鋼內模置于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之間,鋼內模使成型的預制磚形成所述凹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專用的預制磚,結構簡單,制作簡單,成本低:該預制磚用于加氣塊的板帶或圈梁的施工,所述預制磚上設有凹槽,凹槽內用于布置受力鋼筋與澆筑混凝土。預制磚砌筑于加氣塊上,且凹槽口朝上,各預制磚完成砌筑后形成貫通的凹槽,圈梁或板帶的受力鋼筋按設計要求布置在所述貫通的凹槽內,并在貫通的凹槽內澆筑混凝土。預制磚由預制磚加工模具預制而成,所述預制磚加工模具,采用拼塊制作:由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以及底下帶手柄的鋼內模組合而成,其中兩邊帶撐腳的鋼側模分別為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帶手柄的鋼內模置于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之間,鋼內模使成型的預制磚形成所述凹槽。該預制磚是一種帶凹槽的混凝土預制磚。
本發明所述預制磚是一種帶凹槽的混凝土預制磚,砌筑在加氣塊上,并通過在預制磚的凹槽內放置受力鋼筋和澆筑混凝土形成圈梁或板帶,同時由于該預制磚兩端能支起上層的加氣塊,圈梁和板帶的施工無需支模和等待混凝土養護,不影響圈梁和板帶的上層結構繼續施工,有效縮短施工工期。同時此預制磚施工操作靈活簡單,極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且安全可靠。
對照附圖,具體說明。
本發明中的預制磚加工模具,包括左側模、右側模和內模,左側模、右側模相對設置,左側模與右側模之間設有間隔距離,內模設在左側模與右側模之間,內模與左側模之間設有間隔距離,內模與右側模之間設有間隔距離,內模使成型的預制磚形成有凹槽。左側模與右側模均帶有撐腳,左側模與右側模由各自的撐腳支撐固定而垂直立起,所述內模上帶有手柄。左側模為左鋼側模,右側模為右鋼側模,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各自帶有的撐腳稱為橫向模板撐腳1,內模為鋼內模3,其上的手柄為鋼內模手柄2。所述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為前述橫向鋼側模5,分別為一條形側板,左鋼側模及其撐腳焊接連接在一底座上,右鋼側模及其撐腳焊接連接在一底座上,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的兩端部設置有端部鋼側模即縱向鋼側模7,端部鋼側模帶有撐腳且焊接連接在一底座上,沿著左鋼側模與右鋼側模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隔板,即為中部隔斷模板8,端部鋼側模帶有的撐腳即為縱向模板撐腳6。
如圖4,在加氣塊的板帶或圈梁的施工,混凝土板帶預制磚4的外長、寬的尺寸可根據圈梁或板塊設計要求確定;所述預制磚砌筑于加氣塊上,且凹槽口朝上;預制磚完成砌筑后,圈梁或板帶的受力鋼筋按設計要求布置在各預制磚形成的貫通的凹槽內;并在貫通的凹槽內澆筑混凝土;由于預制磚的凹槽兩側壁為支承,這樣在凹槽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圈梁或板帶上層的加氣塊可立刻砌筑于預制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