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墻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改進型建筑墻體。
背景技術:
建筑墻體一般為砌塊砌筑形成,由于砌塊存在縫隙,因此在縫隙處的保溫性較差,同時砌塊之間連接強度不高,使墻體強度較差,但若在墻體內部形成加固結構,則會對墻體拆卸造成麻煩,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整體強度更高,也能方便拆墻的改進型建筑墻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改進型建筑墻體,包括若干相互砌筑的方形砌塊,橫向相鄰砌塊銜接砌筑,縱向相鄰砌塊錯位砌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干T形骨架,骨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側板一和側板二,側板一一邊與側板二中部垂直連接,另一邊設有條形連接槽一,側板二兩邊分別設有條形連接槽二,側板一設在橫向相鄰兩個砌塊之間,側板二設在縱向相鄰兩個砌塊之間,且每個砌塊四周共設有六個所述的骨架,且骨架整體設在砌塊內,并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間隔設置,且縱向相鄰的兩個側板一對應的連接槽一相互卡接,橫向相鄰的兩個側板二對應的連接槽二相互卡接,且連接槽一和連接槽二長度方向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垂直,連接槽一兩端和連接槽二兩端分別設有固定孔,還包括若干依次貼合在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若干連接孔,且能通過穿過連接孔和固定孔的螺栓使連接板固定相鄰側板一,或使連接板固定相鄰的側板二。
由于骨架對應的側板一和側板二分別連接在砌塊的縫隙中,因此對砌塊之間的縫隙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同時利用連接槽一相互卡接連接側板一,利用連接槽二相互卡接連接側板二,并通過位于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的連接板進行加固,能使若干骨架連接為一體,使得整體強度更高,當需要拆卸時,由于連接槽一和連接槽二長度方向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垂直,因此只需要拆除連接板,朝向與墻體垂直的方向推倒墻體,即可方便拆卸,避免由于安裝骨架對拆卸造成影響。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槽一和連接槽二分別為側板一和側板二一體彎折形成。
因此整體一體化更好。
作為優選,所述的側板一、側板二和連接板均為鋼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由于骨架對應的側板一和側板二分別連接在砌塊的縫隙中,因此對砌塊之間的縫隙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同時利用連接槽一相互卡接連接側板一,利用連接槽二相互卡接連接側板二,并通過位于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的連接板進行加固,能使若干骨架連接為一體,使得整體強度更高,當需要拆卸時,由于連接槽一和連接槽二長度方向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垂直,因此只需要拆除連接板,朝向與墻體垂直的方向推倒墻體,即可方便拆卸,避免由于安裝骨架對拆卸造成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
1、砌塊;2、骨架;21、側板一;22、連接槽一;23、側板二;24、連接槽二;25、固定孔;3、連接板;31、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改進型建筑墻體,包括若干相互砌筑的方形砌塊1,橫向相鄰砌塊1銜接砌筑,縱向相鄰砌塊1錯位砌筑,還包括若干T形骨架2,骨架2包括相互垂直的側板一21和側板二23,側板一21一邊與側板二23中部垂直連接,另一邊設有條形連接槽一22,側板二23兩邊分別設有條形連接槽二24,側板一21設在橫向相鄰兩個砌塊1之間,側板二23設在縱向相鄰兩個砌塊1之間,且每個砌塊1四周共設有六個骨架2,且骨架2整體設在砌塊1內,并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間隔設置,且縱向相鄰的兩個側板一21對應的連接槽一22相互卡接,橫向相鄰的兩個側板二23對應的連接槽二24相互卡接,且連接槽一22和連接槽二24長度方向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垂直,連接槽一22兩端和連接槽二24兩端分別設有固定孔25,還包括若干依次貼合在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設置的連接板3,連接板3上設有若干連接孔31,且能通過穿過連接孔31和固定孔25的螺栓使連接板3固定相鄰側板一21,或使連接板3固定相鄰的側板二23。
進一步的,連接槽一22和連接槽二24分別為側板一21和側板二23一體彎折形成。側板一21、側板二23和連接板3均為鋼板。
由于骨架2對應的側板一21和側板二23分別連接在砌塊1的縫隙中,因此對砌塊1之間的縫隙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同時利用連接槽一22相互卡接連接側板一21,利用連接槽二24相互卡接連接側板二23,并通過位于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的連接板3進行加固,能使若干骨架2連接為一體,使得整體強度更高,當需要拆卸時,由于連接槽一22和連接槽二24長度方向與墻體內側面和外側面垂直,因此只需要拆除連接板3,朝向與墻體垂直的方向推倒墻體,即可方便拆卸,避免由于安裝骨架2對拆卸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