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力發電升壓站的進線電桿。
背景技術:
目前,風力發電被廣泛應用于電力行業,但是目前風電場升壓站的進線較多,并且過于集中,直接連接至升壓站,使施工的過程中難度較大,架設施工完成后也不夠美觀整齊;同時由于升壓站的進線方式大多是通過裸導線直接將發電機中的電傳送至升壓站,裸導線容易產生電磁干擾,影響了其他電力設備的正常運轉,因此如何提供簡化升壓站這種復雜的進線方式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進線方式簡單,傳輸穩固性好的用于輔助風電場升壓站進線的電桿。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風電場升壓站進線電桿,包括兩根沿垂直方向對稱設置的桿體和若干根裸導線,每一根桿體頂部均設有一個斜撐,每一個斜撐的下表面均固定設有若干絕緣子串,兩斜撐上絕緣子串的總數量與裸導線的數量相匹配;每一根裸導線均穿過其相應的絕緣子串與斜撐相連;所述兩桿體自上而下設有若干個橫擔,每一個橫擔均水平設置,且分別與兩根桿體固定相連;設置在兩桿體下部且至少一個橫擔上固定設有電纜,電纜上設有電纜頭,所述若干根裸導線均通過電纜頭與電纜相連;絕緣子串與電纜頭之間的裸導線均固定在未設置電纜的剩余橫擔上。
優選地,所述橫擔有五根,沿電桿自上而下依次為第一橫擔、第二橫擔、第三橫擔、第四橫擔和第五橫擔,其中第五橫擔和第四橫擔上固定設有電纜,第一橫擔、第二橫擔和第三橫擔上固定設有裸導線。
較優選地,所述裸導線通過線夾與第一橫擔、第二橫擔和第三橫擔相連。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若干絕緣子串等距地設置在來兩斜撐下表面。
更優選地,所述第二橫擔上設有避雷器,所述避雷器的數量與絕緣子串的數量相匹配每一根絕緣子串伸出的裸導線均穿過其相應的避雷器連接至電纜頭。
更優選地,所述斜撐為三角形斜撐,兩三角形斜撐之間相互連接,兩三角形斜撐下表面等距地設有三個絕緣子串。
本實用新型所述風電場升壓站進線電桿,將若干根裸導線均連接至電纜,通過電纜傳送至升壓站,簡化了升壓站混亂的輸入線路,降低了了裸導線之間的電磁干擾,線路傳輸穩定性強,不易受環境的影響,實用新型可工業化生產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桿體;2-斜撐;3-絕緣子串;4-避雷器;5-第一橫擔;6-第二橫擔;7-第三橫擔;8-第四橫擔;9-第五橫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風電場升壓站進線電桿,兩根桿體1沿垂直方向對稱設置,每一根桿體1的頂部均設有一個三角形斜撐2,兩三角形斜撐2相互連接,且兩三角形斜撐2下表面等距地設有三個絕緣子串3。在所述兩平行的桿體1自上而下依次設有水平設置,且分別與兩根桿體1固定相連的第一橫擔5、第二橫擔6、第三橫擔7、第四橫擔8和第五橫擔9,其中第五橫擔9和第四橫擔8上固定設有電纜,所述三根裸導線均穿過其相應的絕緣子串3與電纜通過電纜頭相連,而三個絕緣子串3與電纜頭之間的裸導線通過線夾與第一橫擔5、第二橫擔6和第三橫擔7固定相連。由于本實施例在第二橫擔6上設置了三個避雷器4,因此從絕緣子串3出來的三根裸導線均穿過其相應的避雷器4連接至電纜的電纜頭上。
工作時,從發電機發出的電通過裸導線連接至電纜中,最終從電纜輸送至升壓站,本實施例設置的第一橫擔5、第二橫擔6和第三橫擔7,可以利用線夾將裸導線固定在上面,避免了因風場環境的影響,使裸導線在空中飄動引起的安全隱患,同時避雷器4保護了電桿免受雷電的襲擊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