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防傾斜太陽能高層建筑物。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的持續破壞、能源的枯竭,節約能源已迫在眉睫。在建筑中應用的供暖和熱水等大多還是采用傳統能源,這種現象急需解決。現在城市的地下鋪設了無數的管網,建筑物易發生傾斜,下沉等問題。上述問題都急需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建筑傾斜的太陽能高層建筑物。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傾斜太陽能高層建筑物,包括第一建筑、第二建筑和推力裝置,所述第一建筑和所述第二建筑均具有多個樓層,每個所述樓層中設置有房間,所述第一建筑和所述第二建筑的外立面上具有對應所述房間的窗口和窗檻墻;所述第一建筑和所述第二建筑的外頂面安裝有太陽能收集板;所述第一建筑和所述第二建筑相鄰設置,所述推力裝置的一端頂在所述第一建筑靠近所述第二建筑的外立面上并對所述第一建筑施加向上提升力,所述推力裝置的另一端頂在所述第二建筑靠近所述第一建筑的外立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第二建筑施加給第一建筑一個向上提升力,從而防止第一建筑傾斜或沉降;在外頂面安裝有太陽能收集板即能收集太陽能,又能減少樓體由上自下導熱的能量散失。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推力裝置為液壓千斤頂。
進一步,所述液壓千斤頂為多個,并且多個所述液壓千斤頂間隔設置。
進一步,所述第一建筑靠近所述第二建筑的外立面上設置有三角形的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二建筑靠近所述第一建筑的外立面上設置有三角形的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架的上方;所述液壓千斤頂豎直設置,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底部抵在所述第二支撐架上,所述液壓千斤頂的頂部抵在所述第一支撐架上。
進一步,所述第一建筑和所述第二建筑的外頂面為斜面,所述斜面的傾斜面朝南布置。
進一步,所述太陽能收集板為太陽能電池模塊、太陽能熱水器收集器或太陽能電-熱聯供收集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傾斜太陽能高層建筑物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傾斜太陽能高層建筑物的側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建筑,2、第二建筑,3、太陽能收集板,4、液壓千斤頂,5、第一支撐架,6、第二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防傾斜太陽能高層建筑物,包括相鄰的第一建筑1和第二建筑2,第一建筑1和第二建筑2均具有多個樓層,每個樓層中設置有房間,第一建筑1和第二建筑2的外立面上具有對應房間的窗口和窗檻墻。
在第一建筑1靠近第二建筑2的外立面上設置有三角形的第一支撐架5,在第二建筑2靠近第一建筑1的外立面上設置有三角形的第二支撐架6,第一支撐架5位于第二支撐架6的上方;液壓千斤頂4的底部抵在第二支撐架6上,液壓千斤頂4的頂部抵在第一支撐架5上。第一支撐架5、第二支撐架6和液壓千斤頂4可以設置多個,三者的數量相同。
第一建筑1和第二建筑2的外頂面為斜面,斜面的傾斜面朝南布置;在斜面上安裝有太陽能收集板3。
在實際應用中,太陽能收集板3可選用太陽能電池模塊、太陽能熱水器收集器或太陽能電-熱聯供收集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