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弧形轉角建筑的腳手架走道板變形裝置。
背景技術: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是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的外防護施工的作業平臺,具有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等特點,也是近幾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建筑施工設備,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但由于其架體機位固定的特性,對于樓體外形變化多、外墻面弧形的樓型不能適應,從而需要制作專用的弧形走道板才能適應不同曲率的圓弧轉角,同時制作專用的弧形走道板制作難度大,成本高,而且還不能重復利用,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調整方便、能節約大量材料成本并可反復利用的用于弧形轉角建筑的腳手架走道板變形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內連接板和可調斜塔,所述可調斜塔包括左邊板和右邊板,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均向內傾斜設置形成錐形狀,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塊隔撐板,施工時,兩塊標準板塊通過所述內連接板相連接,兩塊所述標準板塊的連接處的外側呈開口狀態,所述可調斜塔的錐形頭部插入兩塊所述標準板塊的連接處的開口內,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分別與兩塊所述標準板塊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一種用于弧形轉角建筑的腳手架走道板變形裝置還包括外連接板,兩塊所述標準板塊的連接處的開口端通過所述外連接板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內連接板、所述可調斜塔及所述外連接板均通過連接螺栓與所述標準板塊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內連接板和所述外連接板的中部均設有彎折部。
進一步,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之間設置有三塊所述隔撐板。
進一步,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上均設有若干個調節長槽,所述調節長槽的長度方向與兩塊所述標準板塊的連接處的開口方向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可調節的設計,包括包括內連接板和可調斜塔,所述可調斜塔包括左邊板和右邊板,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均向內傾斜設置形成錐形狀,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塊隔撐板,施工時,兩塊標準板塊通過所述內連接板相連接,兩塊所述標準板塊的連接處的外側呈開口狀態,所述可調斜塔的錐形頭部插入兩塊所述標準板塊的連接處的開口內,所述左邊板和所述右邊板分別與兩塊所述標準板塊固定連接,所以,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弧形體變化樓型設計的一種快捷、輕便、安全的解決方案,它可使用標準模數的板塊與變形裝置組合,即可完成弧形的曲率變化,完成圓弧段走道板組合,減少專用弧形件的制作。組合簡單、調整方便,節約大量材料成本,并可反復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是所述可調斜塔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方向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內連接板1和可調斜塔2,所述可調斜塔2包括左邊板21和右邊板22,所述左邊板21和所述右邊板22均向內傾斜設置形成錐形狀,所述左邊板21和所述右邊板22之間設置有若干塊隔撐板23,施工時,兩塊標準板塊3通過所述內連接板1相連接,兩塊所述標準板塊3的連接處的外側呈開口狀態,所述可調斜塔2的錐形頭部插入兩塊所述標準板塊3的連接處的開口內,所述左邊板21和所述右邊板22分別與兩塊所述標準板塊3固定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一種用于弧形轉角建筑的腳手架走道板變形裝置還包括外連接板4,兩塊所述標準板塊3的連接處的開口端通過所述外連接板4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連接板1、所述可調斜塔2及所述外連接板4均通過連接螺栓5與所述標準板塊3固定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連接板1和所述外連接板4的中部均設有彎折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邊板21和所述右邊板22之間設置有三塊所述隔撐板2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邊板21和所述右邊板22上均設有若干個調節長槽24,所述調節長槽24的長度方向與兩塊所述標準板塊3的連接處的開口方向一致。所述可調斜塔2可以通過所述調節長槽24自由調節兩塊所述標準板塊3的連接處的開口大小。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用于弧形轉角建筑的腳手架的技術領域。
雖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以實際方案來描述的,但是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含義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說明書對其實施方案的修改及與其他方案的組合都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