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高空作業特種設備爬架的放傾覆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防傾滑車。
背景技術:
目前,附著升降腳手架普遍采用的防傾裝置是與連墻件一體的兩輪防傾裝置,其與軌道接觸面較小從而約束力較小容易使軌道左右搖擺,在附著升降腳手架提升過程中無法滿足軌道的垂直升降,并且圓管軌道與防傾臂接觸面較大很容易造成擠壓變形從而影響附著升降腳手架的安全性能。在實際施工中傳統連墻件的安裝必須與模板施工相配合,外墻模板不吊出無法安裝連墻件給木工施工造成極大影響。
為避免傳統一體式兩輪防傾裝置給附著升降腳手架帶來的安全性能差、施工繁瑣等不足,本實用新型在傳統防傾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該防傾滑車即避免了軌道變形增強可防傾性能也減小了軌道摩擦力,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避免了配合施工這一繁瑣的施工工序,穿釘連接使安裝更加簡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提高施工效率的防傾滑車。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傾滑車,包括固定支撐座以及設置在固定支撐座上的導向支撐座,所述固定支撐座包括豎直梁,所述豎直梁通過固定螺栓與墻體相連接,所述豎直梁的上端設置有水平梁,水平梁的后端與豎直梁相連接;所述豎直梁的下部和水平梁前端通過支撐梁相連接,所述水平梁的前端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橫截面呈U型,U型固定座的側壁呈水平設置,U型固定座的開口端與水平梁相連接;U型固定座側壁設置有安裝孔;
導向支撐座包括豎直設置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一側設置有連接板;
所述導向板的另一側設置有左側支撐臂和右側支撐臂;
左側支撐臂和右側支撐臂的內表面分別設置有導向輪;
導向輪包括左側導向輪和右側導向輪;
所述左導向輪設置有左側的中心軸,所述左側的中心軸呈水平設置;
所述左側的中心軸與左側支撐臂相連接;
所述右導向輪設置有右側的中心軸,所述右側的中心軸呈水平設置;
所述右側的中心軸與右側支撐臂相連接;
所述連接板包括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
所述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分別設置有連接孔;
所述導向支撐座和固定支撐座通過設置在導向支撐座上的連接板和設置在固定支撐座上的固定座相連接;
所述上連接板的下表面與固定座的上表面相貼合;
所述下連接板的上表面與固定座的下表面相貼合;
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的連接孔通過固定銷釘與固定座側壁安裝孔相連接;
左側支撐臂和右側支撐臂之間分別設置有左側導軌和右側導軌;
左側導軌和右側導軌通過連接桿相連接;
左側導軌和右側導軌的橫截面呈U型;
左側導軌的開口端在左側;
右側導軌的開口端在右側;
所述左側導軌和右側導軌的側壁分別與導向輪相接觸;
所述左側導軌的開口端的端面與左側支撐臂的右側表面的距離為2-8毫米。
所述右側導軌的開口端的端面與右側支撐臂的左側表面的距離為2-8毫米。
所述左側支撐臂橫截面呈U型,開口端在左側;所述右側支撐臂橫截面呈U型,開口端在右側。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防傾滑車,避免了軌道變形,減小了軌道摩擦力,提高了約束力,防止軌道左右搖擺,在附著升降腳手架提升過程中滿足軌道的垂直升降,提高了附著升降腳手架的安全性能;固定支撐座與導向支撐座為分體結構,安裝、拆卸方便,在于墻體安裝中,不必吊裝模板,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降低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傾滑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防傾滑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防傾滑車與導軌和墻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主要部件符號說明:
圖中:
1、 固定支撐座 2、導向支撐座
11、豎直梁 12、固定螺栓
13、墻體 14、水平梁
15、支撐梁 16、固定座
21、導向板 22、 連接板
23、左側支撐臂 24、右側支撐臂
25、導向輪 26、中心軸
27、固定銷釘 28、左側導軌
29、右側導軌 30、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附圖1-3可知,一種防傾滑車,包括固定支撐座1以及設置在固定支撐座1上的導向支撐座2,所述固定支撐座1包括豎直梁11,所述豎直梁11通過固定螺栓12與墻體13相連接,所述豎直梁11的上端設置有水平梁14,水平梁14的后端與豎直梁11相連接;所述豎直梁11的下部和水平梁14前端通過支撐梁15相連接,所述水平梁11的前端連接有固定座16,所述固定座16橫截面呈U型,U型固定座的側壁呈水平設置,U型固定座16的開口端與水平梁11相連接;U型固定座16側壁設置有安裝孔;
導向支撐座2包括豎直設置的導向板21,所述導向板21的一側設置有連接板22;
所述導向板21的另一側設置有左側支撐臂23和右側支撐臂24;
左側支撐臂23和右側支撐臂24的內表面分別設置有導向輪25;
導向輪25包括左側導向輪和右側導向輪;
所述左導向輪設置有左側的中心軸26,所述左側的中心軸呈水平設置;
所述左側的中心軸26與左側支撐臂23相連接;
所述右導向輪設置有右側的中心軸26,所述右側的中心軸26呈水平設置;
所述右側的中心軸26與右側支撐臂24相連接;
所述連接板包括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
所述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分別設置有連接孔;
所述導向支撐座和固定支撐座通過設置在導向支撐座上的連接板和設置在固定支撐座上的固定座相連接;
所述上連接板的下表面與固定座的上表面相貼合;
所述下連接板的上表面與固定座的下表面相貼合;
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的連接孔通過固定銷釘27與固定座側壁安裝孔相連接;
左側支撐臂23和右側支撐臂24之間分別設置有左側導軌28和右側導軌29;
左側導軌28和右側導軌29通過連接桿30相連接;
左側導軌28和右側導軌29的橫截面呈U型;
左側導軌28的開口端在左側;
右側導軌29的開口端在右側;
所述左側導軌28和右側導軌29的側壁分別與導向輪相接觸;
所述左側導軌的開口端的端面與左側支撐臂的右側表面的距離為2-8毫米。
所述右側導軌的開口端的端面與右側支撐臂的左側表面的距離為2-8毫米。
所述左側支撐臂橫截面呈U型,開口端在左側;所述右側支撐臂橫截面呈U型,開口端在右側。
本實用新型防傾滑車,避免了軌道變形,減小了軌道摩擦力,提高了約束力,防止軌道左右搖擺,在附著升降腳手架提升過程中滿足軌道的垂直升降,提高了附著升降腳手架的安全性能;固定支撐座與導向支撐座為分體結構,安裝、拆卸方便,在于墻體安裝中,不必吊裝模板,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降低施工成本。
現有的防傾滑車為一體結構,體積大,安裝時必須與模板施工相配合,外墻模板不吊出,防傾滑車就無法與墻體相連接,給木工施工造成極大影響,影響施工效率,增加工人勞動強度,增加施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防傾滑車前端四輪嵌入槽鋼軌道內末端通過穿釘與連墻件連接可以很好的起到附著升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作用,與傳統一體式防傾裝置相比四輪四軸設計與軌道接觸面積更大防傾能力更強并且不容易使軌道發生彎曲變形等情況,四輪臂與軌道接觸面積與傳統方式相比更小從而摩擦力更小,防傾滑車與連墻件分體式連接不妨礙模板施工并且安裝快捷方便更有利于實際施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