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集成吊頂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收邊結構。
背景技術:
集成吊頂廣泛運用于室內裝修,通過布滿天花板且帶有格式花紋的裝飾板來裝飾室內頂部。現有的集成吊頂在安裝時,中部裝飾板通過龍骨結構固接在天花板下方,邊緣的裝飾板通過固定在邊墻上的固定座定位,使得裝飾面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由于裝飾面板尺寸并非為室內空間尺寸的整數倍,導致位于天花板邊緣的裝飾板通常為非整塊結構。這種結構的集成吊頂存在以下缺陷:天花板為單層結構,裝飾效果單一,且為了使得裝飾板能布滿天花板而出現非整塊裝飾板的情況,既存在非整塊裝飾板不方便安裝的情況,還影響室內裝飾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收邊結構,通過設置能裝配豎置功能板的懸掛部,即能形成雙層高度錯位的裝飾面,還能形成一個豎向功能面,以滿足人們使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式實現:一種收邊結構,包括設于邊墻上的固定座、設于天花板下的懸掛部以及跨接在所述懸掛部底端與固定座間的面板,所述懸掛部包括與天花板固接的上收邊條、與所述固定座水平設置的下收邊條以及一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豎向跨接在上收邊條和下收邊條間,所述支撐件背向邊墻一側形成一裝配豎置功能板的安裝部。在原有裝飾面板結構上增設懸掛部,既能形成安裝豎置功能板的安裝部,根據人們使用需求來進行個性化安裝,還能將原先單層的裝飾面改進為高度錯位的雙層結構,利用層高錯位來克服功能板尺寸與天花板尺寸不匹配的問題,增加視覺美觀度。位于天花板中部的面板形成上層裝飾面,與固定座連接的面板形成下層裝飾面,下收邊條起到懸掛與固定座連接的面板,確保面板完整性,支撐件起到形成供功能板裝配的安裝部的作用,上收邊條起到銜接上層裝飾面的作用。懸掛部采用可拆裝的上收邊條、支撐件以及下收邊條組裝形成,方便快速拆裝,且均為模塊化設計,降低生產和安裝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天花板下方固接有豎置全絲吊桿,所述上收邊條通過一掛件可升降地連接在所述吊桿上,所述掛件一端設置套置吊桿的穿孔,并通過螺母調節定位,所述掛件另一端通過一插塊可移動地卡置在設于所述上收邊條一側的橫向上通槽內。吊桿既起到掛接懸掛部的作用,通過調節掛件高度來使得下收邊條與固定座高度匹配。上通槽為口小腔大結構,掛件上的插塊從上通槽一側插入,并沿上通槽滑動,且利用小口有效防止插塊從上通槽內脫離,使得掛件與上收邊條間相對高度保持不變。
作為優選,所述上通槽設于所述上收邊條朝向邊墻內隱壁上,所述支撐件上部通過一插塊可移動地卡置在所述上收邊條的上通槽內,中部向邊墻一側凹陷形成所述安裝部,下部通過一連接結構與所述下收邊條固接。上收邊條安裝后,朝向邊墻一側壁面為內隱壁,背向邊墻一側壁面為外露壁,支撐件上的插塊從上通槽一側插入并可滑動地連接在上收邊條上,支撐件和掛件的插條均插置在同一上通槽內,通過共用結構來降低生產成本;安裝部位于支撐件背向邊墻一側,在安裝功能板后外露。
作為優選,所述安裝部包括分置固接在所述支撐件上端部和下端部且朝外開口的三角龍骨,所述功能板插入安裝部并通過與對應三角龍骨卡扣實現豎置裝配。上下分置的三角龍骨能有效固接豎置的功能板,由于采用卡扣結構與功能板固接,拆裝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三角龍骨通過緊固件固接在所述支撐件的安裝部上,功能板背向邊墻的外露壁分別與上收邊條和下收邊條的外露壁間匹配銜接。三角龍骨一端通過緊固件固接在支撐件上,另一端設有供功能板固接的卡扣,便于功能板與支撐件固接。
作為優選,所述功能板為格柵,或者,所述功能板為功能模塊。通過安裝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板來實現人們的使用目的。當功能板為格柵時,便于安裝邊墻與懸掛部間的空調系統來調節室內溫度。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于所述下收邊條朝向邊墻內隱壁上部的下通槽以及設于所述支撐件下部的掛鉤,所述下收邊條通過下通槽掛接在所述掛鉤上。掛鉤插入下通槽并抵觸在下通槽的頂面下方,確保下收邊條懸掛在支撐件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于所述下收邊條朝向邊墻內隱壁上部且口小腔大的溝槽、設于所述支撐件下部的滑槽以及一螺栓,螺栓一端的螺帽可活動地卡置在所述溝槽內,另一端部從敞口插入滑槽并與一蝶型螺母螺接。溝槽與支撐件間通過螺栓和蝶型螺母固定,螺栓和蝶型螺母既起到懸掛下收邊條的作用,還起到防止下收邊條與支撐件脫離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下收邊條內隱蔽下部設有插接條,所述面板通過三角龍骨固接在所述插接條上。插接條用于固接面板,使得面板跨接在固定座和下收邊條間,利用懸掛部懸置面板,在面板上方形成一個置物空腔,方便與功能板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下收邊條的外露壁向外延伸形成一遮擋條,所述遮擋條上緣與所述功能板件形成一回光槽,所述回光槽內設置發光件。擋條既用于裝飾,還起到遮擋視線形成回光槽的作用,確保隱藏安裝在回光槽內的發光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裝飾面板結構上增設懸掛部,既能形成安裝豎置功能板的安裝部,根據人們使用需求來進行個性化安裝,還能將原先單層的裝飾面改進為高度錯位的雙層結構,利用層高錯位來克服功能板尺寸與天花板尺寸不匹配的問題,增加視覺美觀度。懸掛部采用可拆裝的上收邊條、支撐件以及下收邊條組裝形成,方便快速拆裝,且均為模塊化設計,降低生產和安裝成本。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 為下收邊條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 為上收邊條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 為掛接結構示意圖;
圖5 為蝶型螺母及螺栓結構示意圖;
圖6 為本實用新型局部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7 空調內機配合格柵功能面板的剖視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8 為支撐件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座,2、面板,3、上收邊條,4、支撐件,5、下收邊條,6、吊桿,7、掛件,8、穿孔,9、上通槽,10、三角龍骨,11、功能板,12、下通槽,13、掛鉤,14、溝槽,15、蝶型螺母,16、滑槽,17、遮擋條,18、回光槽,19、發光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特點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收邊結構,由設于邊墻上的固定座1、設于天花板下的懸掛部以及跨接在所述懸掛部底端與固定座1間的面板2組成,所述懸掛部包括與天花板固接的上收邊條3、與所述固定座1水平設置的下收邊條5以及一支撐件4,所述支撐件4豎向跨接在上收邊條3和下收邊條5間,所述支撐件4背向邊墻一側形成一裝配豎置功能板11的安裝部。
在安裝時,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 根據裝飾設計要求在邊墻上安裝固定座1,使得固定座1的高度與預設面板2安裝高度一致;
2. 根據面板2尺寸在天花板上設置全絲吊桿6,為懸掛部提供安裝點;
3. 將掛件7和支撐件4上的插塊均插入條狀上收邊條3的上通槽9內,使得掛件7、上收邊條3以及支撐件4相互固接;
4. 下收邊條5通過下通槽12掛接在支撐件4下部,并通過螺栓和蝶型螺母15配合實現固接;
5. 將相互固接的上收邊條3、支撐件4以及下收邊條5通過掛件7固接在吊桿6上,吊桿6上螺接分置在掛件7穿孔8上方和下方的螺母,通過調節螺母來調整掛件7相對吊桿6的位置;
6. 在支撐件4的安裝部上裝配功能板11;
7. 通過調節掛件7位置使得下收邊條5的插接條預固定座1高度匹配,面板2以水平姿態跨接在固定座1和下收邊條5間。
通過上述步驟實現收邊結構安裝,由于上收邊條3、下收邊條5均為條狀結構,應該根據集成吊頂鋪設需要進行鋪裝。所述吊桿6、掛件7、支撐桿以及固定座1均為獨立部件(如圖6所示),獨立部件的數量以及安裝位置應根據集成吊頂安裝要求以及結構強度要求進行配置,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在實際操作中,所述面板2會沿著室內天花板周緣鋪設,上收邊條3的外露壁上設有固接天花板中部上層裝飾面的連接件,使得功能板11與上層裝飾面匹配銜接。
在實際操作中,所述天花板下方固接有豎置全絲吊桿6,所述上收邊條3通過一掛件7可升降地連接在所述吊桿6上,所述掛件7一端設置套置吊桿6的穿孔8(如圖4所示),并通過螺母調節定位,所述掛件7另一端通過一插塊可移動地卡置在設于所述上收邊條3一側的橫向上通槽9內(如圖3所示)。吊桿6與支撐件4間優選為逐一對應,使得每根支撐件4均能通過上收邊條3以及掛件7獲得穩定的掛接點,當然,也可以將吊桿6與支撐件4錯位設置,利用上收邊條3的結構強度來傳遞支撐件4及其下部組件的重力,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在實際操作中,上收邊條3、下收邊條5均為條狀結構,且在生產時長度可以為標準件,并在安裝現場根據使用需求進行截取。所述上通槽9設于所述上收邊條3朝向邊墻內隱壁上,所述支撐件4上部通過一插塊可移動地卡置在所述上收邊條3的上通槽9內,中部向邊墻一側凹陷形成所述安裝部,下部通過一連接結構與所述下收邊條5固接。在安裝時,由于掛件7的插塊以及支撐件4的插塊均從上通槽9一側插入,并被上通槽9的開口卡置側槽腔內,使得掛件7和支撐件4位置可以根據需要相對上收邊條3滑動。在實際操作中,所述上收邊條下端以及下收邊條上端均設有與功能板邊緣抵觸且匹配插置在安裝部中對應三角龍骨內的插接條,有效提升上收邊條與支撐件間、下收邊條與支撐件間的連接強度。
在實際操作中,所述下收邊條5的外露壁向外延伸形成一遮擋條17,所述遮擋條17上緣與所述功能板11件形成一回光槽18,所述回光槽18內設置發光件19。回光槽18沿上層裝飾面和下層裝飾面間的銜接部設置,具有裝飾效果,且還能隱藏支撐件4和上收邊條3。
在實際操作中,所述安裝部包括分置固接在所述支撐件4上端部和下端部且朝外開口的三角龍骨10,所述功能板11插入安裝部并通過與對應三角龍骨10卡扣實現豎置裝配。所述三角龍骨10通過緊固件固接在所述支撐件4的安裝部上,功能板11背向邊墻的外露壁分別與上收邊條3和下收邊條5的外露壁間匹配銜接。功能板11安裝在安裝部上,使得其外露在室內空間中。所述功能板11可以為多種具有具體功能的板件,例如,所述功能板11為格柵,在面板2上方安裝空調內機,格柵與空調內機的出風口或進風口對應(如圖7所示),實現空調內機隱藏,且不影響空調內機正常工作;或者,所述功能板11為發光模塊,通過連接電源來實現發光模塊發光,與回光槽18配合實現裝飾以及室內照明功能。
在實際操作中,形成下層裝飾面的面板2也能采用功能板11,進一步地提升集成吊頂的功能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于所述下收邊條5朝向邊墻內隱壁上部的下通槽12(如圖2所示)以及設于所述支撐件4下部的掛鉤13,所述下收邊條5通過下通槽12掛接在所述掛鉤13上。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于所述下收邊條5朝向邊墻內隱壁上部且口小腔大的溝槽14、設于所述支撐件4下部的滑槽16(如圖8所示)以及一螺栓,螺栓一端的螺帽可活動地卡置在所述溝槽14內,另一端部從敞口插入滑槽16并與一蝶型螺母15螺接(如圖5所示)。通過兩者配合實現支撐件4與下收邊條5固接。當螺栓和蝶型螺母15螺接緊固后,支撐件4表面與下收邊條5表面件相互夾緊,既確保溝槽14與掛鉤13匹配掛接,還確保下收邊條5不會相對支撐件4滑動。
在實際操作中,所述下收邊條5內隱蔽下部設有插接條,所述面板2通過三角龍骨10固接在所述插接條上。固定座1通過緊固件固接在邊墻上,其下部為裝飾面,上部為支撐臺,面板2通過一側邊緣下表面搭接在支撐臺上,由于面板2與支撐臺間具有一定寬度的搭接區域,由此降低了吊桿6安裝精度,有效節省安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