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吊頂龍骨定位器及吊頂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大型公共建筑、機場、高鐵站、大型商業建筑等大多有高大空間的吊頂,且很多吊頂為雙曲面吊頂并需要轉換層。高、大空間吊頂,特別是雙曲面吊頂,按照傳統工藝一般是先在轉換層龍骨骨架上預先按設計間距鉆孔再安裝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但由于存在高大空間放線困難、建筑誤差大、轉換層施工誤差大等問題,預先鉆孔大多都會偏離預定吊點位置。現有技術主要是按圖施工,無法克服定位放線困難、施工誤差大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換層雙曲面吊頂龍骨可移動定位器及吊頂系統,要解決裝飾面板層龍骨吊點定位困難、高大空間放線困難的技術問題,且經濟、簡單、易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轉換層雙曲面吊頂龍骨可移動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掛板和位于掛板底部的連接板;
所述掛板包括豎直段和由豎直段頂端向豎直段平行回彎的彎折段;
所述連接板位于掛板豎直段的底端、且與掛板豎直段垂直,連接板與彎折段分別位于豎直段的兩側,連接板上開有連接吊桿的連接孔。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掛板彎折段的長度大于豎直段長度的1/2且不超過豎直段的長度。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掛板的彎折段上開有通孔。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掛板彎折段的長度不超過豎直段長度的1/2。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定位器還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水平連接在連接板的下側,承托板的一側與連接板重合、且對應開有連接孔,承托板的另一側跨過豎直段對應位于彎折段的下方。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掛板的豎直段上開有通孔。
一種應用轉換層雙曲面吊頂龍骨可移動定位器的吊頂系統,包括連接在鋼網架結構層下方的轉換層龍骨骨架、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以及連接兩者的吊桿,其中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均勻間隔分布于轉換層龍骨骨架的下方,所述吊桿的上端與定位器的連接板連接,下端與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連接,所述定位器的掛板鉤掛連接在轉換層龍骨骨架上。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轉換層龍骨骨架整體呈弧形,包括一組平行間隔設置的主龍骨、連接在主龍骨上的弧形次龍骨以及間隔連接在相鄰主龍骨之間的加強龍骨;
所述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與主龍骨平行,每根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上與對應的次龍骨之間均連接有吊桿和定位器。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掛板與轉換層龍骨骨架焊接固定或者通過螺釘穿過掛板的通孔頂緊轉換層龍骨骨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工藝中高大空間放線困難、建筑誤差大、轉換層施工誤差大的缺點,解決了裝飾面板層龍骨吊點定位困難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操作簡便易行,既能提高功效又能確保施工精度,最大程度滿足設計要求,確保高大空間吊頂、特別是雙曲面吊頂的美觀效果。
定位器中承托板的設計使定位器與轉換層龍骨骨架的連接更加穩定,不至出現因定位器的移動而使定位器脫離轉換層龍骨骨架的情況;連接孔的設計使定位器與吊桿之間的連接更加方便;通孔的設計使定位器與轉換層龍骨骨架的連接方式不只限于焊接,還可通過螺釘頂緊連接,使連接方式多樣且方便,并且減少了安全隱患;定位器的使用使吊頂系統的安裝更加簡單、方便、快捷。
現有公開技術是,根據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的排版圖及現場放線結果,在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和轉換層龍骨骨架上對應鉆孔,先將吊桿的下端與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連接,再將吊桿的上端與轉換層龍骨骨架上的鉆孔位置連接,但這種連接方法經常發生轉換層龍骨骨架上鉆孔位置與吊桿位置不相符的情況,而需要再次鉆孔;本實用新型則是,根據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的排版圖及現場放線結果,在轉換層龍骨骨架上安裝定位器,然后先將定位器與吊桿的上端連接,再將吊桿的下端與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連接,從而避免了錯位情況的發生,且簡單易行,操作方便,特別適用于高大空間,尤其是雙曲面吊頂施工。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吊頂系統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節點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與鋼網架結構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節點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1中定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2中定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3中定位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定位器、2-吊桿、3-轉換層龍骨骨架、4-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5-鋼網架結構層、1.1-掛板、1.2-連接板、1.3-連接孔、1.4-通孔、1.5-承托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5至圖7所示,一種轉換層雙曲面吊頂龍骨可移動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掛板1.1和位于掛板1.1底部的連接板1.2;所述掛板1.1包括豎直段和由豎直段頂端向豎直段平行回彎的彎折段;所述連接板1.2位于掛板1.1豎直段的底端、且與掛板1.1豎直段垂直,連接板1.2與彎折段分別位于豎直段的兩側,連接板1.2上開有連接吊桿2的連接孔1.3。
實施例1參見圖5所示,所述掛板1.1彎折段的長度大于豎直段長度的1/2且不超過豎直段的長度;所述掛板1.1的豎直段上開有通孔1.4。
實施例2參見圖6所示,所述掛板1.1彎折段的長度不超過豎直段長度的1/2;所述定位器還包括承托板1.5,所述承托板1.5水平連接在連接板1.2的下側,承托板1.5的一側與連接板1.2重合、且對應開有連接孔,承托板1.5的另一側跨過豎直段對應位于彎折段的下方;所述掛板1.1的豎直段上開有通孔1.4。
實施例3參見圖7所示,所述掛板1.1彎折段的長度大于豎直段長度的1/2且不超過豎直段的長度;所述掛板1.1的豎直段上開有通孔1.4;所述掛板1.1的彎折段上開有通孔。
所述定位器1采用3mm厚、25mm寬的熱鍍鋅鋼板制成,定位器1在工廠機械加工為成品后直接在施工現場使用。
實施例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應用轉換層雙曲面吊頂龍骨可移動定位器的吊頂系統,包括連接在鋼網架結構層5下方的轉換層龍骨骨架3、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以及連接兩者的吊桿2,其中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均勻間隔分布于轉換層龍骨骨架3的下方;所述轉換層龍骨骨架3整體呈弧形,包括一組平行間隔設置的主龍骨、連接在主龍骨上的弧形次龍骨以及間隔連接在相鄰主龍骨之間的加強龍骨;所述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與主龍骨平行,每根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上與對應的次龍骨之間均連接有吊桿2和定位器1;將吊桿2的上端穿過連接孔通過螺栓與定位器1的連接板連接,下端與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螺栓連接;定位器1直接鉤掛在轉換層龍骨骨架3上或定位器1的掛板1.1鉤掛在轉換層龍骨骨架3上端、轉換層龍骨骨架3的下端通過承托板1.5承托,并焊接固定或者通過螺釘穿過通孔頂緊固定。
參見圖3和圖4所示,鋼網架結構層5是由型鋼通過球形節點連接而成的球形網架結構;鋼網架結構層5與轉換層龍骨骨架3之間通過角鋼連接,所述角鋼的上端通過連接板與連接在鋼網架結構層5上的球形抱箍連接,連接板與角鋼通過螺栓緊固連接,角鋼的下端與承托在轉換層龍骨骨架3下方的槽鋼通過螺栓緊固連接。
參見圖1至圖6所示,所述吊頂系統的施工步驟如下:
步驟一,施工轉換層龍骨骨架3;
步驟二,根據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的排版圖及現場放線結果,將定位器1的掛板1.1鉤掛在轉換層龍骨骨架3上并移動至對應位置;
步驟三,將吊桿2的上端穿過連接孔1.3并通過螺栓與定位器1連接;
步驟四,將吊桿2的上端與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連接,并微調定位器準確定位;
步驟五,重復步驟二至步驟四至全部裝飾面板層吊頂龍骨4施工完畢,至此,完成吊頂系統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