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特殊用途的建筑物用的專用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金屬穿孔板PET吸聲尖劈。
背景技術:
:
吸聲尖劈結構最早出現于20世紀40年代,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尖劈吸聲系統的從頂部到底部逐漸增大的結構在滿足較大的吸聲面積的同時實現了與空氣阻抗的匹配(即逐漸過渡理論)。
聲學阻抗被定義為物質的特性,即阻止聲波傳播的能力:
Z=ρ·с
其中Z為聲波阻力,ρ為介質密度,с聲速。
物質的分子結構和物質組成成分的惰性將影響聲學阻抗,在兩種不同物質界面處聲學阻抗尤其大。當不同的物質之間阻抗差距很大的時候,絕大部分聲波能量將被反射;當不同的物質之間阻抗差距很小的時候,聲波將傳入多孔的吸聲材料中。
吸聲材料內部存在很多小的空隙和空腔,入射聲波將傳播到這些空隙中,并且在其中來回反復震蕩。在這些空隙中的摩擦力和空氣阻力導致聲波能量轉變成為熱能。當吸聲材料出現在聲波波峰位置的時候,將會出現最大的吸收率,在離反射墻面λ/4距離就是最大吸收率的位置,因此尖劈的長度通常根據截至頻率的λ/4來確定。
目前公知的尖劈可分為尖部和基部兩部分。安裝時在尖壁和壁面之間留有空氣層。其結構是用直徑3.2-3.5mm的鋼絲制成一定形狀和尺寸的骨架,外面套上玻纖布、塑料窗紗等罩面材料,里面裝以多孔材料,如玻璃棉氈、玻璃纖維、礦渣棉、泡沫塑料等。從尖劈的尖端到基部,聲阻抗是從空氣的特性阻抗逐步過渡到多孔材料的阻抗的,因而實現了很好的阻抗匹配,使入射聲能得到高效的吸收。
但是,由于對吸聲材料的環保性能研究不足,建設完成的實驗室均存在甲醛等有害氣體揮發的隱患,防火能力低;結構上的缺陷也導致內部纖維或顆粒物容易泄露(當外部有氣流時,尤為突出),尖劈強度、穩定性及抗腐蝕性差,清潔和維護困難,美觀上欠缺。
同時,目前市場上的金屬尖劈,轉角壓邊處存在板厚接縫問題,導致金屬尖劈在安裝過程中存在縫隙,造成聲學實驗室聲場的不穩定性,給實驗數據帶來困擾。
同時,目前尖劈所采用的吸聲材料大部分為玻璃棉,極易造成空氣污染引起呼吸道疾病,以及玻璃飛絮接觸人體皮膚易造成皮膚疾病。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型的吸聲尖劈,以克服現有尖劈的上述缺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金屬穿孔板尖劈,其結構為:
金屬穿孔板PET吸聲尖劈,包括:金屬穿孔板外殼,填充在內部的PET型吸聲材料;所述金屬穿孔板外殼包括:立面1和側堵2;所述立面與側堵之間通過物理連接,轉角處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立面與側堵之間通過轆骨式咬合連接,咬合處穿孔板厚度下降,第一咬合邊5呈90度直角折彎,第二咬合邊6包圍第一咬合邊,咬合后,外表面與正常厚度的金屬穿孔板在同一平面。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之一,還包括:位于金屬穿孔板與PET之間的護面層。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之二,所述護面層為透聲性密封膜。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之三,金屬穿孔板上的穿孔率為30%-45%,孔徑為3mm或5mm。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之四,金屬穿孔板為厚度0.8mm-1.0mm。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之五,所述咬合處穿孔板第一咬合邊5、第二咬合邊6的厚度均下降為金屬穿孔板厚度的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表面的外殼是金屬孔板,尖劈的轉角處為轆骨式連接,將表面凸起進行特殊工藝處理,使金屬穿孔板尖劈表面保持同一平面,結構結實、牢固,又由于外表面由金屬完全包裹,其表面防撞、防沖擊性能良好。尖劈的內部填充環保型吸聲材料,金屬穿孔板與填料之間有護面材料,即使外部有高速的氣流,內部填料也不會逸出,保證尖劈的聲學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提供的尖劈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代表金屬穿孔板外殼的立面,2代表金屬穿孔板外殼的側堵,3代表掛鉤,4a、4b、4c、4d代表轆骨式咬合連接處,
圖2是圖1的左視方向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俯視方向示意圖。
圖4是圖1的主視方向示意圖。
圖5是轆骨式咬合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5代表穿孔板第一咬合邊,6代表穿孔板第二咬合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金屬穿孔板PET吸聲尖劈,包括:金屬穿孔板外殼,填充在內部的PET型吸聲材料;所述金屬穿孔板外殼包括:立面1和側堵2;所述立面與側堵之間通過物理連接,轉角處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所述立面與側堵之間通過轆骨式咬合連接,咬合處穿孔板厚度下降,第一咬合邊5呈90度直角折彎,第二咬合邊6包圍第一咬合邊,咬合后,外表面與正常厚度的金屬穿孔板在同一平面;所述咬合處穿孔板第一咬合邊5、第二咬合邊6的厚度均下降為金屬穿孔板厚度的1/2
還包括:位于金屬穿孔板與PET之間的護面層;
所述護面層為透聲性密封膜;
金屬穿孔板上的穿孔率為30%-45%,孔徑為3mm或5mm;
金屬穿孔板為厚度0.8mm-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