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防護防墜安全網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樓層面臨邊區域通常設置有鋼結構,鋼結構通常采用鋼梁搭接而成。下掛式水平安全網通常安裝在鋼梁的下翼緣板上,適用于鋼梁腹板高度小于800mm且具有壓型鋼板作業的工程項目。
下掛式水平安全網應該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阻燃水平安全網,其網眼不應大于30mm。樓層鋼梁吊裝就位后,應按區域及時掛設好水平安全網。水平安全網內嚴禁放置工具等其他物件,嚴禁向網內丟棄施工垃圾。下掛式水平安全網應在本層壓型鋼板施工完成后從下方拆除。
由于下掛式水平安全網涉及到施工安全問題,因此下掛式水平安全網的固定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其固定牢靠,增強施工安全系數,最好為可調節型,以增強其通用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其固定牢靠,增強施工安全系數,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其為可調節型,通用性強,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其設計巧妙,結構簡潔,制造成本低,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其特點是,包括鋼梁夾持部和安全網連接件,所述鋼梁夾持部用于夾持鋼結構的鋼梁,所述安全網連接件安設在所述鋼梁夾持部上用于連接安全網。
較佳地,所述鋼梁夾持部為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的開口朝向水平設置用于夾持固定所述鋼梁,所述安全網連接件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上。
更佳地,所述安全網連接件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的連接上部側壁和下部側壁的豎向側壁上。
更佳地,所述安全網連接件與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可拆卸連接。
更佳地,所述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包括鋼梁緊固件,所述鋼梁緊固件上下可移動插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的上部側壁或下部側壁中。
更進一步地,所述鋼梁緊固件螺紋嚙合在所述上部側壁或所述下部側壁中。
更進一步地,所述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包括墊片,所述墊片位于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內水平設置并安設在所述鋼梁緊固件的位于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內的端部上。
較佳地,所述安全網連接件為掛鉤,所述掛鉤用于掛設所述安全網。
更佳地,所述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包括防脫部,所述防脫部安設在所述掛鉤上并部分遮擋所述掛鉤的開口。
更進一步地,所述防脫部由所述的掛鉤的開口的一側朝向所述的掛鉤的開口的另一側的上方延伸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包括鋼梁夾持部和安全網連接件,鋼梁夾持部用于夾持鋼結構的鋼梁,安全網連接件安設在鋼梁夾持部上用于連接安全網,使用時通過鋼梁夾持部夾持鋼結構的鋼梁,通過安全網連接件連接安全網,因此固定牢靠,增強施工安全系數,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2、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可通過鋼梁緊固件上下移動實現可調節,因此為可調節型,通用性強,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3、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設置防脫部,可以防止安全網脫出掛鉤,因此固定牢靠,增強施工安全系數,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4、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包括鋼梁夾持部和安全網連接件,鋼梁夾持部用于夾持鋼結構的鋼梁,安全網連接件安設在鋼梁夾持部上用于連接安全網,使用時通過鋼梁夾持部夾持鋼結構的鋼梁,通過安全網連接件連接安全網,設計巧妙,結構簡潔,制造成本低,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勢,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附圖和權利要求得以充分體現,并可通過所附權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裝置和它們的組合得以實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固定至鋼結構的鋼梁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采用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將安全網固定至鋼結構的鋼梁的立體示意圖。
(符號說明)
1鋼梁夾持部;2安全網連接件;3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1上部側壁;32下部側壁;33豎向側壁;4螺栓;5鋼梁緊固件;6墊片;7掛鉤;8防脫部;10鋼結構;20鋼梁;30安全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
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包括鋼梁夾持部1和安全網連接件2,所述鋼梁夾持部1用于夾持鋼結構10的鋼梁20,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安設在所述鋼梁夾持部1上用于連接安全網30。
所述鋼梁夾持部1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構成,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梁夾持部1為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的開口朝向水平設置用于夾持固定所述鋼梁20,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上。
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上可以安設在任何合適的位置,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的連接上部側壁31和下部側壁32的豎向側壁33上。
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可以是不可拆卸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較佳地,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可拆卸連接。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在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的連接上部側壁31和下部側壁32的豎向側壁33上的情況下,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豎向側壁33可拆卸連接。
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可拆卸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更進一步地,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通過螺栓4例如緊固螺栓可拆卸連接,即通過螺栓4穿設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實現可拆卸連接。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在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安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的連接上部側壁31和下部側壁32的豎向側壁33上的情況下,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與所述豎向側壁33通過螺栓4可拆卸連接。
為了能夠根據鋼結構10的鋼梁20截面不同而調整,更佳地,所述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包括鋼梁緊固件5,所述鋼梁緊固件5上下可移動插設在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的上部側壁31或下部側壁32中。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梁緊固件5上下可移動插設在所述上部側壁31中。使用時,將鋼梁20(具體是下翼緣板)夾持固定在所述鋼梁緊固件5和所述下部側壁32之間,通過所述鋼梁緊固件5的上下移動,可以夾持固定不同尺寸的鋼結構10的鋼梁20。
所述鋼梁緊固件5上下可移動插設在所述上部側壁31或所述下部側壁32中可以采任何合適的結構,較佳地,所述鋼梁緊固件5螺紋嚙合在所述上部側壁31或所述下部側壁32中。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梁緊固件5螺紋嚙合在所述上部側壁31中。
所述鋼梁緊固件5可以是任何合適的部件,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梁緊固件5為緊固螺栓。例如M16緊固螺栓。
所述上部側壁31和所述下部側壁32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尺寸,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上部側壁31和所述下部側壁32的尺寸為70mm(長)*60mm(寬)。
所述豎向側壁33的高度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尺寸,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豎向側壁33的高度是40mm。
所述鋼梁夾持部1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厚度,較佳地,所述鋼梁夾持部1的厚度為15mm。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在所述鋼梁夾持部1是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的情況下,所述上部側壁31、所述豎向側壁33和所述下部側壁32的厚度為15mm。
為了增強夾持固定鋼梁20的穩定性,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包括墊片6,所述墊片6位于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內水平設置并安設在所述鋼梁緊固件5的位于所述的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內的端部上。
所述墊片6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尺寸,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墊片6的直徑為25mm。
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可以是任何合適的連接件,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安全網連接件2為掛鉤7,所述掛鉤7用于掛設所述安全網30。
為了防止安全網30脫出掛鉤7,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還包括防脫部8,所述防脫部8安設在所述掛鉤7上并部分遮擋所述掛鉤7的開口。
所述防脫部8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構成,請參見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防脫部8由所述的掛鉤7的開口的一側朝向所述的掛鉤7的開口的另一側的上方延伸形成。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如圖3和圖4所示,根據鋼結構10的鋼梁20的下翼緣板上下移動鋼梁緊固件5,從而將鋼結構10的鋼梁20的下翼緣板夾持固定在旋轉90度的U形夾持部3中,再將安全網30掛設在掛鉤7上即可。
具體施工時,本實用新型應在吊裝前安裝到鋼梁20的下翼緣板上,本實用新型的間距不應大于750mm并擰緊緊固螺栓。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將安全網牢固固定至鋼結構的鋼梁,且適用于不同尺寸的鋼結構的鋼梁,適用范圍廣。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內側防墜安全網固定裝置固定牢靠,增強施工安全系數,且可以為可調節型,通用性強,設計巧妙,結構簡潔,制造成本低,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已經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說明,在不背離所述原理下,實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實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權利要求精神及權利要求范圍的所有變形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