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
背景技術:
在建筑領域,在進行外墻裝飾時,通常直接將混凝土墻板通過水泥貼合在外墻墻面上,導致外墻起不到防水、保溫、隔音的效果,給用戶居住生活帶來一定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該墻板包括設置于該墻板內的隔音板層、與該隔音板層粘接的保溫芯層、設置于該隔音板層表面的第一防火層、設置于該保溫芯層表面的第二防火層、設置于該第一防火層表面的第一防水層、設置于該第二防火層表面的第二防水層、設置于該第一防水層表面的第一混凝土層、設置于該第二防水層表面的第二混凝土層、以及設置于該第一混凝土層表面的外裝飾板層,該第一混凝土層和第二混凝土層之間設有連接該第一混凝土層和第二混凝土層的工形連接件。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中,該隔音板層、保溫芯層、第一防火層、第二防火層、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上設有供該工形連接件穿過的通孔。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中,該工形連接件包括設置于該工形連接件第一端的第一鋼柱、設置于該工形連接件第二端的第二鋼柱、以及連接該第一鋼柱和第二鋼柱的連接柱,該第一鋼柱嵌設于該第一混凝土層內,該第二鋼柱嵌設于該第二混凝土層內。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時,通過設置于墻板內的隔音板層、保溫芯層、第一防火層、第二防火層、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分別起到隔音、保溫、防水及防火的作用,同時通過第二混凝土層與外墻面進行粘接,通過設置于第一混凝土層表面的外裝飾板層起到裝飾作用。進一步的,通過工形連接件連接第一混凝土層和第二混凝土層,并同時將隔音板層、保溫芯層、第一防火層、第二防火層、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固定夾設于第一混凝土層和第二混凝土層之間,起到固定整個墻板的作用。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第一實施例中,該墻板1包括設置于該墻板1內的隔音板層2、與該隔音板層2粘接的保溫芯層3、設置于該隔音板層2表面的第一防火層4、設置于該保溫芯層3表面的第二防火層5、設置于該第一防火層4表面的第一防水層6、設置于該第二防火層5表面的第二防水層7、設置于該第一防水層6表面的第一混凝土層8、設置于該第二防水層7表面的第二混凝土層9、以及設置于該第一混凝土層8表面的外裝飾板層10,該第一混凝土層8和第二混凝土層9之間設有連接該第一混凝土層8和第二混凝土層9的工形連接件11。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復合保溫裝飾外墻板1時,通過設置于墻板1內的隔音板層2、保溫芯層3、第一防火層4、第二防火層5、第一防水層6和第二防水層7分別起到隔音、保溫、防水及防火的作用,同時通過第二混凝土層9與外墻面進行粘接,通過設置于第一混凝土層8表面的外裝飾板層10起到裝飾作用。進一步的,通過工形連接件11連接第一混凝土層8和第二混凝土層9,并同時將隔音板層2、保溫芯層3、第一防火層4、第二防火層5、第一防水層6和第二防水層7固定夾設于第一混凝土層8和第二混凝土層9之間,起到固定整個墻板1的作用。
進一步的,該隔音板層2、保溫芯層3、第一防火層4、第二防火層5、第一防水層6和第二防水層7上設有供該工形連接件11穿過的通孔。
進一步的,該工形連接件11包括設置于該工形連接件11第一端的第一鋼柱12、設置于該工形連接件11第二端的第二鋼柱13、以及連接該第一鋼柱12和第二鋼柱13的連接柱,該第一鋼柱12嵌設于該第一混凝土層8內,該第二鋼柱13嵌設于該第二混凝土層9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