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式腳手架,尤其涉及一種腳手架腳輪。
背景技術:
移動式腳手架雖然拆卸方便,但如果施工地面不夠平坦,那么傳統的腳手架就會左右傾斜,地面凹凸不平得不到補償,不僅增加了構件的附加應力,而且削弱了整個腳手架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腳手架腳架。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包括萬向腳輪、螺紋管、立管、調節螺母、減震彈簧、立軸和推力軸承,所述的立軸與所述的推力軸承配合連接,所述的螺紋管設置在所述的立軸上方,并由所述立管包裹,所述的調節螺母設置在所述的立管底部,所述萬向腳輪設置在所述的推力軸承下方。
作為優先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萬向腳輪設置有制動裝置。
作為優先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立管中部設置有減震彈簧。
作為優先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調節螺母的內螺紋與所述的螺紋管的外螺紋配合。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腳手架腳輪,能夠補償地面不平,減小構件附加應力,提高移動式腳手架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1-萬向腳輪 2-螺紋管 3-立管 4-調節螺母 5-減震彈簧 6-立軸 7-推力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腳手架腳輪,包括萬向腳輪1、螺紋管2、立管3、調節螺母4、減震彈簧5、立軸6和推力軸承7,所述的立軸6與所述的推力軸承7配合連接,所述的螺紋管2設置在所述的立軸6上方,并由所述立管3包裹,所述的調節螺母4設置在所述的立管3底部,所述萬向腳輪1設置在所述的推力軸承7下方。
其中,所述的萬向腳輪1設置有制動裝置;所述的立管3中部設置有減震彈簧5;所述的調節螺母4的內螺紋與所述的螺紋管2的外螺紋配合。
本發明的腳手架腳輪,能夠補償地面不平,減小構件附加應力,提高移動式腳手架的穩定性。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