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庭廢水循環再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屋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的出現,城市雨水作為水資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發展。許多發達國家如日本、澳大利亞和德國都很關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結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頂修建雨水澆灌的“空中花園”,在樓房中設置雨水收集裝置與中水工程共同發揮作用;德國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與利用列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課題之一,目前我國對雨水的利用率很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可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通過雨水的合理收集與利用對緩解水資源緊張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種充分收集利用屋頂雨水的屋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
一種屋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包括雨水匯集單元、雨水收集單元、噴淋單元、排水單元、玻璃清洗單元,所述雨水匯集單元包括環繞屋頂四周的凸臺,所述凸臺與屋頂面之間形成匯集雨水的凹槽,以將屋頂的雨水匯集于凸臺與屋頂面之間凹槽內,所述雨水收集單元設于雨水匯集單元的下方,雨水匯集單元的底部通過管道與雨水收集單元連通,以將雨水匯集單元的雨水流入雨水收集單元,進而將雨水過濾、存儲,所述雨水收集單元通過管道與噴淋單元連通,以將經過過濾的雨水流入到噴淋單元,所述噴淋單元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噴淋管,所述噴淋管設置于窗戶玻璃的上方,以通過噴淋管將噴淋單元的雨水噴灑至窗戶玻璃上,噴淋單元的下方設有排水單元,所述排水單元設置于窗戶玻璃的下方,以接收沖洗完窗戶玻璃的雨水,并通過排水單元底部的管道將雨水排放至指定位置,所述玻璃清洗單元包括導向軌道、滑動橫桿、彈性擦條、拉升機構,所述導向軌道豎直設置在窗框的兩個外側,所述滑動橫桿沿水平方向平行窗戶玻璃設置,滑動橫桿的兩端與導向軌道滑動配合,滑動橫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導向軌道向下運動,導向軌道的上方設置有拉升機構,所述拉升機構與滑動橫桿連接,以通過拉升機構提升滑動橫桿沿著導向軌道向上運動,在滑動橫桿朝向窗戶玻璃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窗戶玻璃貼合的彈性擦條,所述彈性擦條與窗戶玻璃接觸。
優選的,所述拉升機構包括第一定滑輪、第二定滑輪、第三定滑輪、手搖器、拉繩,所述第一定滑輪固定安裝于滑動橫桿上,所述第二定滑輪固定安裝于窗框的上方,所述第三定滑輪固定設置于窗框的一側,并與第二定滑輪同一高度,所述手搖器固定設置于第三定滑輪的下方,并與第二定滑輪在垂直方向上保持同一垂直線,所述拉繩依次連接手搖器、第三定滑輪、第二定滑輪、第一定滑輪,以通過手搖器轉動拉動拉繩收回,從而拉動第一定滑輪帶動滑動橫桿相對于第二定滑輪向上運動。
優選的,在所述雨水匯集單元與所述雨水收集單元之間設置過濾網,在雨水匯集單元的一側設置有排水支管,在排水支管上設置有閥門。
優選的,在所述雨水匯集單元與雨水收集單元之間還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器。
優選的,在所述雨水收集單元與噴淋單元之間安裝有電磁閥。
優選的,所述導向軌道與滑動橫桿接觸處的橫截面呈“v”形的突出,所述滑動橫桿相應于導向軌道的一端設置相應配合滑動的“v”形凹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雨水匯集單元、雨水收集單元將雨水收集,通過噴淋單元再利用雨水洗刷玻璃,節約了水資源,滑動橫桿在重力或拉升機構的作用下向下或向上運動,滑動橫桿帶動彈性擦條相對于窗戶玻璃向下或向上運動,以使彈性擦條對窗戶玻璃進行擦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玻璃清洗單元的滑動橫桿依靠重力向下運動來擦洗窗戶玻璃,不需要額外提供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所述屋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所述玻璃清洗單元在玻璃上方的示意圖。
圖3為所述玻璃清洗單元在玻璃下方的示意圖。
圖4為所述玻璃清洗單元在玻璃上方的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圖5為所述玻璃清洗單元在玻璃下方的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圖6為所述導向軌道和滑動橫桿配合關系示意圖。
圖中:雨水匯集單元10、凸臺11、排水支管12、閥門13、雨水收集單元20、活性炭過濾器21、電磁閥22、噴淋單元30、噴淋管31、排水單元40、窗戶玻璃50、玻璃清洗單元60、導向軌道61、滑動橫桿62、彈性擦條63、拉升機構64、第一定滑輪641、第二定滑輪642、第三定滑輪643、手搖器644、拉繩645。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參見圖1至圖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屋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包括雨水匯集單元10、雨水收集單元20、噴淋單元30、排水單元40、玻璃清洗單元60,雨水匯集單元10包括環繞屋頂四周的凸臺11,凸臺11與屋頂面之間形成匯集雨水的凹槽,以將屋頂的雨水匯集于凸臺11與屋頂面之間凹槽內,雨水收集單元20設于雨水匯集單元10的下方,雨水匯集單元10的底部通過管道與雨水收集單元20連通,以將雨水匯集單元10的雨水流入雨水收集單元20,進而將雨水過濾、存儲,雨水收集單元20通過管道與噴淋單元30連通,以將經過過濾的雨水流入到噴淋單元30,噴淋單元30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噴淋管31,噴淋管31設置于窗戶玻璃50的上方,以通過噴淋管31將噴淋單元30的雨水噴灑至窗戶玻璃50上,噴淋單元30的下方設有排水單元40,排水單元40設置于窗戶玻璃50的下方,以接收沖洗完窗戶玻璃50的雨水,并通過排水單元40底部的管道將雨水排放至指定位置,玻璃清洗單元60包括導向軌道61、滑動橫桿62、彈性擦條63、拉升機構64,導向軌道61豎直設置在窗框的兩個外側,滑動橫桿62沿水平方向平行窗戶玻璃50設置,滑動橫桿62的兩端與導向軌道61滑動配合,滑動橫桿62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導向軌道61向下運動,導向軌道61的上方設置有拉升機構64,拉升機構64與滑動橫桿62連接,以通過拉升機構64提升滑動橫桿62沿著導向軌道61向上運動,在滑動橫桿62朝向窗戶玻璃50的一側固定設置有與窗戶玻璃50貼合的彈性擦條63,彈性擦條63與窗戶玻璃50接觸。
滑動橫桿62在重力或拉升機構64的作用下向下或向上運動,滑動橫桿62帶動彈性擦條63相對于窗戶玻璃50向下或向上運動,以使彈性擦條63對窗戶玻璃50進行擦洗。
雨水從錐形的頂部流下后被屋頂四周的凸臺11攔截匯聚起來,當然也可以是平頂的房屋,然后流入雨水收集單元20收集、儲存,而后流入噴淋單元30,噴淋單元30底部設有噴淋管31,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噴向窗戶玻璃50的上方并順著窗戶玻璃50流下,此時人工操作拉升機構64,滑動橫桿62在拉升機構64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滑動橫桿62上的彈性擦條63相對窗戶玻璃50運動產生摩擦將污垢擦洗掉,當滑動橫桿62到達窗戶玻璃50的上部時停止操作拉升機構64,滑動橫桿6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再次反向擦洗窗戶玻璃50;本發明實現了雨水的收集利用,節約了水資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玻璃清洗單元60的滑動橫桿62依靠重力向下運動來擦洗窗戶玻璃50,不需要額外提供動力。
參見圖1至圖6,進一步,拉升機構64包括第一定滑輪641、第二定滑輪642、第三定滑輪643、手搖器644、拉繩645,第一定滑輪641固定安裝于滑動橫桿62上,第二定滑輪642固定安裝于窗框的上方,第三定滑輪643固定設置于窗框的一側,并與第二定滑輪642同一高度,手搖器644固定設置于第三定滑輪643的下方,并與第二定滑輪642在垂直方向上保持同一垂直線,拉繩645依次連接手搖器644、第三定滑輪643、第二定滑輪642、第一定滑輪641,以通過手搖器644轉動拉動拉繩645收回,從而拉動第一定滑輪641帶動滑動橫桿62相對于第二定滑輪642向上運動。
上述拉升機構64采用定滑輪結構,安裝點方便靈活,可以適應多種場合,例如對于高層建筑,可以將手搖器644安裝于屋內,即可方便高層建筑的窗戶玻璃50清洗,且避免了屋外擦洗窗戶玻璃50的安全隱患。
參見圖1,進一步,在雨水匯集單元10與雨水收集單元20之間設置過濾網,在雨水匯集單元10的一側設置有排水支管12,在排水支管12上設置有閥門13。
通常房屋屋頂會有如樹葉等雜物,設置過濾網的目的在于防止雜物進入系統而造成堵塞,過多的雨水則通過排水支管12疏通到指定地點。
參見圖1,進一步,在雨水匯集單元10與雨水收集單元20之間還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器21。
利用活性炭過濾器21對雨水進一步過濾,以防止雨水中的雜物在沖洗窗戶玻璃50的時候再次弄臟窗戶玻璃50。
參見圖1,進一步,在雨水收集單元20與噴淋單元30之間安裝有電磁閥22。
通過電磁閥22的開啟和關閉來控制雨水收集單元20雨水的流出,避免收集收集單元內的雨水白白浪費。
參見圖6,進一步,導向軌道61與滑動橫桿62接觸處的橫截面呈“v”形的突出,滑動橫桿62相應于導向軌道61的一端設置相應配合滑動的“v”形凹槽。
“v”形結構的滑動配合可以保障彈性擦條63與窗戶玻璃50之間的貼合,以保證玻璃清洗單元60的清洗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方法中的步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順序調整、合并和刪減。
本發明實施例裝置中的模塊或單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合并、劃分和刪減。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于發明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