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雨水綜合利用裝置,具體為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
背景技術:
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雨水開發系統構建》第三節要求:建筑屋面和小區路面徑流雨水應通過有組織的匯流與轉輸,經截污等預處理 后引入綠地內的以雨水滲透、儲存、調節等為主要功能的低影響開發設施。而在實際設計中這部分雨水引入下凹綠地時,雨量無法控制,造成下暴雨時綠地水分過多,沖刷破壞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可以控制綠地灌溉用水,具體技術方案為:
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包括設置在屋面上的集水系統、儲水箱、綠地灌溉系統和控制器;所述的集水系統包括設置在房屋墻壁上的雨水管道和設置在屋面上的移動集水管,所述的移動集水管上生分布有多個吸水頭,所述的移動集水管通過水泵與雨水管道連接;
所述的雨水管道下端分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的第一支管與儲水箱連通,第一支管上有第一電磁閥;所述的第二支管與地面雨水管網連接,第二支管上有第二電磁閥;所述的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與控制器連接;所述的儲水箱內還有水位計,所述的水位計與控制器連接;
所述的儲水箱還有出水口和泄水口,所述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綠地灌溉系統連接。
所述的移動集水管一端安裝有滾輪,所述的滾輪有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的移動集水管另一端與水泵連接,所述的水泵安裝在轉盤上。
所述的綠地灌溉系統包括灌溉裝置和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提供的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安裝在屋頂或者路面上,將屋面及道路徑流雨水收集起來,然后根據綠地供水情況,排入綠地,多余的雨水通過另外一支路排入雨水管網。在兩個支路管分別設置電磁閥進行控制。在綠地內采用土壤濕度傳感器實時測試土壤濕度,綠地需要灌溉的時候或者儲水箱沒滿的時候,第一電磁閥開啟,第二電磁閥關閉,雨水排入儲水箱,然后用于綠地灌溉;當土壤濕度在超過綠地濕度要求時,自動報警,控制器自動關閉綠地灌溉系統,儲水箱滿了以后,第一電磁閥關閉,第二電磁閥開啟,雨水排入雨水管網。
本發明提供的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與電磁閥控制 雨水排入綠地的雨量。安裝在屋頂或者路面上,將屋面及道路徑流雨水收集起來,然后根據綠地供水情況,排入綠地,多余的雨水通過另外一支路排入雨水管網。在兩個支路管分別設置電磁閥進行控制。在綠地內采用土壤濕度傳感器實時測試土壤濕度,綠地需要灌溉的時候或者儲水箱沒滿的時候,第一電磁閥開啟,第二電磁閥關閉,雨水排入儲水箱,然后用于綠地灌溉;當土壤濕度在超過綠地濕度要求時,自動報警,控制器自動關閉綠地灌溉系統,儲水箱滿了以后,第一電磁閥關閉,第二電磁閥開啟,雨水排入雨水管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包括設置在屋面上的集水系統、儲水箱10、綠地灌溉系統13和控制器;所述的集水系統包括設置在房屋墻壁上的雨水管道6和設置在屋面上的移動集水管1,所述的移動集水管1上生分布有多個吸水頭7,所述的移動集水管1通過水泵3與雨水管道6連接;
所述的雨水管道6下端分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的第一支管與儲水箱10連通,第一支管上有第一電磁閥8;所述的第二支管與地面雨水管網連接,第二支管上有第二電磁閥9;所述的第一電磁閥8和第二電磁閥9與控制器連接;所述的儲水箱10內還有水位計,所述的水位計與控制器連接;
所述的儲水箱10還有出水口11和泄水口12,所述的出水口11通過管道與綠地灌溉系統13連接。
所述的移動集水管1一端安裝有滾輪5,所述的滾輪5有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的移動集水管1另一端與水泵3連接,所述的水泵3安裝在轉盤4上。
所述的綠地灌溉系統13包括灌溉裝置和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提供的建筑屋頂雨水收集灌溉系統,安裝在屋頂或者路面上,將屋面及道路徑流雨水收集起來,然后根據綠地供水情況,排入綠地,多余的雨水通過另外一支路排入雨水管網。在兩個支路管分別設置電磁閥進行控制。在綠地內采用土壤濕度傳感器實時測試土壤濕度,綠地需要灌溉的時候或者儲水箱10沒滿的時候,第一電磁閥8開啟,第二電磁閥9關閉,雨水排入儲水箱10,然后用于綠地灌溉;當土壤濕度在超過綠地濕度要求時,自動報警,控制器自動關閉綠地灌溉系統13,儲水箱10滿了以后,第一電磁閥8關閉,第二電磁閥9開啟,雨水排入雨水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