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斗用組件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斗用組件結構強度差,從而導致水斗整體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水斗用組件結構。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斗用組件結構,包括導流槽和位于導流槽底端的安裝固定機構,所述導流槽包括導流道和設置在所述導流道兩端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包括第一導向板和固定在第一導流板底端的第二導向板,所述對稱設置的導流道兩端的一對第一導向板呈幾字形結構,在所述第一導向板的底端設有開口朝向所述導流道的用于安裝外部組件的卡扣槽,所述對稱設置的導流道兩端的一對第二導向板呈門字形結構,該導向板的長度大于所述導流道的長度,該第二導向板的底部朝向導流道的側表面斜向設置,其斜向方向朝向導流道方向;所述導流道底表面處設有若干凸起棱,所述凸起棱橫截面呈梯形結構,所述安裝固定機構為內部中空的矩形柱狀結構,該安裝固定機構的上表面與第二導向板的外側表面連接,且該安裝固定機構的上表面為向上的弧面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所述的導流道底表面處的凸起棱包括第一凸起棱和第二凸起棱,該第一凸起棱設置在導流道底表面中心處,所述第二凸起棱對稱設置在第一凸起棱的兩側,且該第一凸起棱和第二凸起棱之間設有間隙。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所述的第一凸起棱上設有與第一凸起棱同等長度的安裝棱,該安裝棱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安裝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所述的導流道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導向板的上表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所述的安裝固定機構的上表面內側、側表面內側和底面內側均設有加強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所述的加強筋成對設置在安裝固定機構內,且該加強筋與加強筋之間設有加強板。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水斗用組件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結構合理,保護力度強,能夠大大延長水斗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術:
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參考圖1所述的一種水斗用組件結構,包括導流槽1和位于導流槽1底端的安裝固定機構2,所述導流槽1包括導流道11和設置在所述導流道11兩端的導向板12,所述導向板12包括第一導向板121和固定在第一導流板121底端的第二導向板122,所述對稱設置的導流道11兩端的一對第一導向板121呈幾字形結構,在所述第一導向板121的底端設有開口朝向所述導流道的用于安裝外部組件的卡扣槽123,所述對稱設置的導流道11兩端的一對第二導向板122呈門字形結構,該導向板12的長度大于所述導流道11的長度,該第二導向板122的底部朝向導流道11的側表面斜向設置,其斜向方向朝向導流道11方向,導流道11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導向板122的上表面;所述導流道11底表面處設有若干凸起棱13,所述凸起棱13橫截面呈梯形結構,所述安裝固定機構2為內部中空的矩形柱狀結構,該安裝固定機構2的上表面與第二導向板122的外側表面連接,且該安裝固定機構122的上表面為向上的弧面結構。
本發明的導流道11底表面處的凸起棱13包括第一凸起棱和第二凸起棱,該第一凸起棱設置在導流道底表面中心處,所述第二凸起棱對稱設置在第一凸起棱的兩側,且該第一凸起棱和第二凸起棱之間設有間隙,第一凸起棱上設有與第一凸起棱同等長度的安裝棱,該安裝棱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安裝孔。
本發明的安裝固定機構2的上表面內側、側表面內側和底面內側均設有加強筋21,加強筋21成對設置在安裝固定機構內,且該加強筋21與加強筋21之間設有加強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