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基于齒條傳動的防倒電線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13072閱讀:969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齒條傳動的防倒電線桿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線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齒條傳動的防倒電線桿。



背景技術:

目前電線桿多為一體式;當電線桿受到撞擊力時;如果撞擊力較大;電線桿就可能被撞倒或者斷裂,從而造成電線斷裂;如果人們在未知情況下與斷裂的電線接觸就會觸電;對人們的生命造成影響;而且電線斷裂可能造成電路短路;影響供電;所以設計一種在電線桿受到外力撞擊時電線桿不會斷裂或倒地的電線桿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發明設計一種基于齒條傳動的防倒電線桿解決如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齒條傳動的防倒電線桿,它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基于齒條傳動的防倒電線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脫離機構、電線桿、脫離觸發機構、緩沖機構、圓柱槽、第四圓形孔,其中電線桿的下端面開有圓柱槽;電線桿下端的外圓面上開有貫通的第四圓形孔;脫離機構安裝在電線桿上側;脫離觸發機構安裝在圓柱槽內,且脫離觸發機構位于圓柱槽的上端;緩沖機構位于電線桿下端。

上述脫離機構包括安裝板、滑動板、纏繞輪、支撐板、第一導條、第一安裝槽、第二安裝槽、第一導槽、方形通槽、方形缺口、連接板、連接塊、圓柱卡塊、推動桿、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內桿,其中安裝板的上端面上開有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第一安裝槽位于安裝板的中間位置;第二安裝槽位于安裝板的邊緣位置;安裝板的兩側對稱地安裝有兩個第一導條;安裝板中心位置的下端面安裝在電線桿的上端面上;圓柱卡塊的外圓面上安裝有連接塊;連接塊的上端安裝有連接板;三個圓柱卡塊均勻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槽內,且三個圓柱卡塊中位于兩側的兩個圓柱卡塊分別與第一安裝槽內兩側的壁面接觸;滑動板的下端面開有方形通槽;方形通槽的兩側壁面上對稱地開有兩個第一導槽;滑動板的上端面均勻地開有三個方形缺口;滑動板通過兩個第一導槽與兩個第一導條的配合安裝在安裝板上側;滑動板上的三個方形缺口分別與三個圓柱卡塊上的三個連接板一一對應配合;初始狀態下滑動板上未開有缺口的部分對三個圓柱卡塊起到限位作用,且三個方形缺口中每個方形缺口的長度為對應圓柱卡塊的直徑與連接板長度之和;支撐板安裝在三個連接板上側;支撐板上側安裝有四個纏繞輪;第一液壓缸安裝在第二安裝槽內靠近安裝板邊緣的一側壁面上;第一液壓缸上具有第一液壓內桿;推動桿的一端與第一液壓內桿連接;推動桿的另一端與滑動板連接且推動桿與三個方形缺口配合。

上述脫離觸發機構包括第二液壓內桿、第一伸縮桿、圓形重塊、上連接圓盤、第一連接桿、第二伸縮桿、上限位桿、下限位桿、第兒連接桿、第一觸發板、下連接圓盤、第四連接桿、第五連接桿、第二觸發板、第六連接桿、液壓缸支撐、第二液壓缸,其中第一觸發板安裝在圓柱槽壁面上;第二觸發板安裝在圓柱槽壁面上,且第二觸發板位于第一觸發板的斜下側;第一觸發板和第二觸發板分別位于圓柱槽內兩側;第一觸發板與第二觸發板相向的側面相互平行;第五連接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二觸發板上與第一觸發板相向的側面上;第四連接桿的下端安裝在第五連接桿另一端的上側;下連接圓盤安裝在第四連接桿上端;下連接圓盤上端安裝有許多下限位桿;第二連接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一觸發板上與第二觸發板相向的側面上;第二伸縮桿的下端安裝在第二連接桿的上端;第一連接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二伸縮桿上端;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安裝有第六連接桿;第六連接桿的軸線與第四連接桿的軸線共線;第六連接桿的上端安裝有圓形重塊;第六連接桿的下端安裝有上連接圓盤;上連接圓盤下端安裝有許多上限位桿;上限位桿與下限位桿一一對應配合;上連接桿與相鄰兩個下連接桿之間的間隙配合;第一伸縮桿的一端安裝在第六連接桿上,且位于圓形重塊下側;液壓缸支撐安裝在圓柱槽壁面上;第二液壓缸安裝在液壓缸支撐上端;第二液壓缸上具有第二液壓內桿;第二液壓內桿與第一伸縮桿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液壓缸與第一液壓缸通過液壓管連接。

上述緩沖機構包括推動板、第一弧形齒條、第一齒輪、固定板、第二齒輪、圓柱槽、第二觸發弧形齒條、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第一轉軸、第三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第一固定方塊、第一弧形導塊、圓形通孔、支撐底座、第二轉軸、第二弧形導塊、第二固定方塊、第三弧形導塊、第三固定方塊、圓形槽、第一弧形導槽、第二弧形導槽、第三弧形導槽,其中兩個支撐底座安裝在土壤中,且兩個支撐底座相互對稱;兩個支撐底座之間安裝有第二轉軸;電線桿通過第四圓形孔與第二轉軸的配合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之間;第三固定方塊安裝在電線桿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分別安裝在第三固定方塊兩側;第二固定方塊安裝在電線桿的外圓面上,且第二固定方塊位于第三固定方塊上側;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分別安裝在第二固定方塊兩側;第一固定方塊安裝在電線桿的外圓面上,且第一固定方塊位于第二固定方塊上側;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分別安裝在第一固定方塊兩側;固定板上開有三個圓形孔;兩個固定板分別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上側;六個第一轉軸分別安裝在六個圓形孔內;六個第一轉軸中每個第一轉軸上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第二齒輪安裝在第一轉軸的一端;第一齒輪安裝在第一轉軸的另一端;六個第二齒輪分別與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一一對應相互嚙合;兩個固定板上相背的一側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固定板上從上至下依次均勻安裝有第一弧形導塊、第二弧形導塊和第三弧形導塊;第一弧形齒條上具有第一弧形導槽;第一弧形齒條通過第一弧形導槽與第一弧形導塊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上;第一弧形齒條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嚙合;第二弧形齒條上具有第二弧形導槽;第二弧形齒條通過第二弧形導槽與第二弧形導塊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上;第二弧形齒條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嚙合;第三弧形齒條上具有第三弧形導槽;第三弧形齒條通過第三弧形導槽與第三弧形導塊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上;第三弧形齒條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嚙合;兩個推動板分別安裝在電線桿兩側,且兩個推動板中每個推動板分別與位于同側的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連接;第一齒輪的直徑值為第二齒輪直徑值的二倍。

上述上限位桿的直徑值與下限位桿的直徑值相等;上限位桿的直徑值為電線桿外徑值的百分之一。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安裝板兩端的下側分別通過兩個支撐桿與電線桿連接固定。其作用是加強了安裝板的穩定性。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四個纏繞輪中其中一個纏繞輪位于其它三個纏繞輪上側;四個纏繞輪中相鄰的兩個纏繞輪之間間距相等。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作為電線桿與兩個支撐底座安裝關系的替換方案為加固圓柱的外圓面上開有貫通的轉軸孔;加固圓柱的側面上具有弧形面;加固圓柱的上端面開有圓形槽;加固圓柱通過圓形槽安裝在電線桿下端;電線桿和加固圓柱分別通過第四圓形孔和轉軸孔與第四轉軸的配合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之間。其作用是加強了電線桿下端的穩定性。加固圓柱上的弧形面其作用是減小電線桿在擺動時加固圓柱與地面的摩擦;使得電線桿擺動更加順利。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作為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的替換方案為第一氣壓缸和第二氣壓缸。

相對于傳統的電線桿技術,本發明設計的電線桿在受到外力撞擊時通過電線桿自動調節可以保證電線桿不會斷裂或倒地;進而保護了電線。

本發明中兩個支撐底座安裝在土壤中;兩個支撐底座之間安裝有第二轉軸;電線桿通過第四圓形孔與第二轉軸的配合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之間;第三固定方塊安裝在電線桿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分別安裝在第三固定方塊兩側;第二固定方塊安裝在電線桿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分別安裝在第二固定方塊兩側;第一固定方塊安裝在電線桿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分別安裝在第一固定方塊兩側;兩個固定板分別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上側;六個第一轉軸分別安裝在六個圓形孔內;六個第一轉軸中每個第一轉軸上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第二齒輪安裝在第一轉軸的一端;第一齒輪安裝在第一轉軸的另一端;六個第二齒輪分別與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一一對應相互嚙合;兩個固定板上相背的一側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固定板上從上至下依次均勻安裝有第一弧形導塊、第二弧形導塊和第三弧形導塊;第一弧形齒條上具有第一弧形導槽;第一弧形齒條通過第一弧形導槽與第一弧形導塊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上;第一弧形齒條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嚙合;第二弧形齒條上具有第二弧形導槽;第二弧形齒條通過第二弧形導槽與第二弧形導塊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上;第二弧形齒條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嚙合;第三弧形齒條上具有第三弧形導槽;第三弧形齒條通過第三弧形導槽與第三弧形導塊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上;第三弧形齒條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嚙合;兩個推動板分別安裝在電線桿兩側,且兩個推動板中每個推動板分別與位于同側的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連接;當電線桿受到撞擊時;電線桿會繞著第二轉軸擺動;電線桿擺動會分別帶動第一固定方塊、第二固定方塊和第三固定方塊繞著第二轉軸擺動;第一固定方塊、第二固定方塊和第三固定方塊擺動分別帶動對應的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繞著第二轉軸擺動;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繞著第二轉軸擺動會帶動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繞著第二轉軸擺動;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擺動帶動相對應的推動板繞著第二轉軸擺動;通過推動板的擺動可以將電線桿受到的撞擊力更多地通過推動板轉移到土壤中;減小了電線桿對土壤的傳遞力;進而減小了電線桿的擺動角度;保護了電線。本發明中第一齒輪的直徑值為第二齒輪直徑值的二倍;當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發生擺動;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擺動的角度相同;但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擺動的線速度不同;如果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擺動的線速度分別為wr1、wr2和wr3時;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嚙合的第二齒輪的線速度分別為wr1、wr2和wr3;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嚙合的第二齒輪的角速度分別為wr1/r、wr2/r和wr3/r;即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對應的第一齒輪的角速度為wr1/r、wr2/r和wr3/r;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對應的第一齒輪的線速度為2wr1、2wr2和2wr3;即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對應的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的線速度為2wr1、2wr2和2wr3;即可以通過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的直徑變化來改變推動塊與電線桿擺動角度的變化。

本發明中第二觸發板位于第一觸發板的斜下側;第一觸發板和第二觸發板分別位于圓柱槽內兩側;下連接圓盤安裝在第四連接桿上端;下連接圓盤上端安裝有許多下限位桿;第六連接桿的軸線與第四連接桿的軸線共線;第六連接桿的上端安裝有圓形重塊;第六連接桿的下端安裝有上連接圓盤;上連接圓盤下端安裝有許多上限位桿;上限位桿與下限位桿一一對應配合;上連接桿與相鄰兩個下連接桿之間的間隙配合;第一伸縮桿的一端安裝在第六連接桿上,且位于圓形重塊下側;液壓缸支撐安裝在圓柱槽壁面上;第二液壓缸安裝在液壓缸支撐上端;第二液壓缸上具有第二液壓內桿;第二液壓內桿與第一伸縮桿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液壓缸與第一液壓缸通過液壓管連接;當電線桿受到撞擊時;如果撞擊力較大;電線桿靠近地面上側段落就可能會發生彎曲或者斷裂;當電線桿發生彎曲或者斷裂時;第一觸發板和第二觸發板之間的間距就會發生改變;當第一觸發板和第二觸發板之間的間距發生改變時;第一觸發板就會相對于第二觸發板發生移動;由于第五連接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二觸發板上與第一觸發板相向的側面上;第四連接桿的下端安裝在第五連接桿另一端的上側;第二連接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一觸發板上與第二觸發板相向的側面上;第二伸縮桿的下端安裝在第二連接桿的上端;第一連接桿的一端安裝在第二伸縮桿上端;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安裝有第六連接桿;所以第一觸發板相對于第二觸發板發生移動會使得第四連接桿相對于第六連接桿發生移動;第四連接桿相對于第六連接桿發生移動會使得上連接圓盤相對于下連接圓盤發生移動;上連接圓盤相對于下連接圓盤發生移動會使得上限位桿相對于下限位桿之間發生錯位;這樣就導致上限位桿在圓形重塊動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上限位桿向下移動會帶動上連接圓盤向下移動;上連接圓盤向下移動帶動第六連接桿向下移動;第六連接桿向下移動帶動第一伸縮桿向下移動;第一伸縮桿向下移動帶動第二液壓內桿向下移動;第二液壓內桿向下移動會擠壓第二液壓缸內的液體使得第二液壓缸內的液體通過液壓管流入第一液壓缸內。本發明中設計的第一伸縮桿的作用是防止第六連接桿在發生移動時與第二液壓內桿發生干涉;第二伸縮桿的作用是防止第六連接桿在發生移動時第二伸縮桿與第二連接桿發生干涉;本發明中上限位桿的直徑值與下限位桿的直徑值相等;上限位桿的直徑值為電線桿外徑值的百分之一;通過試驗得出上限位桿的直徑值為電線桿外徑值的百分之一時能夠保證電線桿發生彎曲或者斷裂時上限位桿和下限位桿能夠完全錯開。

本發明中安裝板中心位置的下端面安裝在電線桿的上端面上;圓柱卡塊的外圓面上安裝有連接塊;連接塊的上端安裝有連接板;三個圓柱卡塊均勻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槽內,且三個圓柱卡塊中位于兩側的兩個圓柱卡塊分別與第一安裝槽內兩側的壁面接觸;滑動板的上端面均勻地開有三個方形缺口;滑動板通過兩個第一導槽與兩個第一導條的配合安裝在安裝板上側;滑動板上的三個方形缺口分別與三個圓柱卡塊上的三個連接板一一對應配合;初始狀態下滑動板上未開有缺口的部分對三個圓柱卡塊起到限位作用,且三個方形缺口中每個方形缺口的長度為對應圓柱卡塊的直徑與連接板長度之和;支撐板安裝在三個連接板上側;支撐板上側安裝有四個纏繞輪;第一液壓缸安裝在第二安裝槽內靠近安裝板邊緣的一側壁面上;第一液壓缸上具有第一液壓內桿;推動桿的一端與第一液壓內桿連接;推動桿的另一端與滑動板連接且推動桿與三個方形缺口配合;當第二液壓缸內的液體流入第一液壓缸內時;第一液壓缸內的液體會推動第一液壓內桿移動;第一液壓內桿移動帶動滑動板發生移動;當滑動板上的三個方形缺口完全移動到三個圓柱卡塊上側時;在電線拉力的作用下電線會依次帶動纏繞輪、支撐板、連接板、連接塊和圓柱卡塊向上移動;使得纏繞輪、支撐板、連接板、連接塊和圓柱卡塊脫離安裝板的束縛;防止電線桿在受到撞擊發生彎曲或斷裂時;電線桿對電線造成影響;三個方形缺口中每個方形缺口的長度為對應圓柱卡塊的直徑與連接板長度之和;其作用是保證當滑動板上的三個方形缺口完全移動到三個圓柱卡塊上側時;纏繞輪、支撐板、連接板、連接塊和圓柱卡塊能夠順利脫離安裝板的束縛;本發明中三個圓柱卡塊中位于兩側的兩個圓柱卡塊分別與第一安裝槽內兩側的壁面接觸;其作用是在正常情況下;當纏繞輪、支撐板、連接板、連接塊和圓柱卡塊在風力作用下使得電線擺動時;電線擺動不會將纏繞輪、支撐板、連接板、連接塊和圓柱卡塊帶動出第一安裝槽。

當人們使用本發明設計的電線桿,且電線桿的一側靠近山體壁面時;當電線桿遠離山體壁面的正側面受到撞擊時;電線桿就會靠在山體壁面上;通過山體壁面來保護電線桿。當電線桿兩側受到撞擊時;電線桿會繞著第二轉軸擺動;電線桿擺動會分別帶動第一固定方塊、第二固定方塊和第三固定方塊繞著第二轉軸擺動;第一固定方塊、第二固定方塊和第三固定方塊擺動分別帶動對應的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繞著第二轉軸擺動;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繞著第二轉軸擺動會帶動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第二觸發弧形齒條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繞著第二轉軸擺動;第一弧形齒條、第二弧形齒條和第三弧形齒條擺動帶動相對應的推動板繞著第二轉軸擺動;通過推動板的擺動可以將電線桿受到的撞擊力更多地通過推動板轉移到土壤中;減小了電線桿對土壤的傳遞力;進而減小了電線桿的擺動角度;保護了電線。

附圖說明

圖1是整體部件外觀示意圖。

圖2是纏繞輪安裝示意圖。

圖3是安裝板結構示意圖。

圖4是滑動板結構示意圖。

圖5是支撐板安裝示意圖。

圖6是圓柱卡塊安裝示意圖。

圖7是第一液壓缸安裝示意圖。

圖8是第二液壓缸安裝示意圖。

圖9是下限位桿安裝示意圖。

圖10是推動板安裝示意圖。

圖11是電線桿結構示意圖。

圖12是第一弧形齒條安裝示意圖。

圖13是第一觸發弧形齒條安裝示意圖。

圖14是第一齒輪安裝示意圖。

圖15是支撐底座安裝示意圖。

圖16是第三弧形齒條安裝示意圖。

圖17是第三觸發弧形齒條安裝示意圖。

圖18是第三弧形導塊安裝示意圖。

圖19是加固圓柱安裝示意圖。

圖20是加固圓柱結構示意圖。

圖21是上限位桿和下限位桿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2是圓柱卡塊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3是第一齒輪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號名稱:1、脫離機構;2、電線桿;3、脫離觸發機構;4、緩沖機構;5、安裝板;6、滑動板;7、纏繞輪;8、支撐板;9、支撐桿;10、第一導條;11、第一安裝槽;12、第二安裝槽;13、第一導槽;14、方形缺口;15、連接板;16、連接塊;17、圓柱卡塊;18、推動桿;19、第一液壓缸;20、第一液壓內桿;21、第二液壓內桿;22、第一伸縮桿;23、圓形重塊;24、上連接圓盤;25、第一連接桿;26、第二伸縮桿;27、上限位桿;28、下限位桿;29、第二連接桿;30、第一觸發板;31、下連接圓盤;32、第四連接桿;33、第五連接桿;34、第二觸發板;35、液壓缸支撐;36、第二液壓缸;38、推動板;39、第一弧形齒條;40、第一齒輪;41、固定板;42、第二齒輪;43、圓柱槽;44、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5、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6、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7、第一轉軸;48、第三弧形齒條;49、第二弧形齒條;50、第一固定方塊;51、第一弧形導塊;52、轉軸孔;53、加固圓柱;54、第四圓形孔;63、支撐底座;64、第二轉軸;65、第二弧形導塊;66、第二固定方塊;67、第三弧形導塊;68、第三固定方塊;70、方形通槽;71、第六連接桿;73、圓形槽;74、第一弧形導槽;75、第二弧形導槽;76、第三弧形導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它包括脫離機構1、電線桿2、脫離觸發機構3、緩沖機構4、圓柱槽43、第四圓形孔54,其中電線桿2的下端面開有圓柱槽43;如圖11所示,電線桿2下端的外圓面上開有貫通的第四圓形孔54;脫離機構1安裝在電線桿2上側;脫離觸發機構3安裝在圓柱槽43內,且脫離觸發機構3位于圓柱槽43的上端;緩沖機構4位于電線桿2下端。

如圖2所示,上述脫離機構1包括安裝板5、滑動板6、纏繞輪7、支撐板8、第一導條10、第一安裝槽11、第二安裝槽12、第一導槽13、方形通槽70、方形缺口14、連接板15、連接塊16、圓柱卡塊17、推動桿18、第一液壓缸19、第一液壓內桿20,其中如圖3所示,安裝板5的上端面上開有第一安裝槽11和第二安裝槽12;第一安裝槽11位于安裝板5的中間位置;第二安裝槽12位于安裝板5的邊緣位置;安裝板5的兩側對稱地安裝有兩個第一導條10;安裝板5中心位置的下端面安裝在電線桿2的上端面上;如圖5所示,圓柱卡塊17的外圓面上安裝有連接塊16;連接塊16的上端安裝有連接板15;三個圓柱卡塊17均勻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槽11內,且三個圓柱卡塊17中位于兩側的兩個圓柱卡塊17分別與第一安裝槽11內兩側的壁面接觸;如圖4所示,滑動板6的下端面開有方形通槽70;方形通槽70的兩側壁面上對稱地開有兩個第一導槽13;滑動板6的上端面均勻地開有三個方形缺口14;滑動板6通過兩個第一導槽13與兩個第一導條10的配合安裝在安裝板5上側;滑動板6上的三個方形缺口14分別與三個圓柱卡塊17上的三個連接板15一一對應配合;初始狀態下滑動板6上未開有缺口的部分對三個圓柱卡塊17起到限位作用,且三個方形缺口14中每個方形缺口14的長度為對應圓柱卡塊17的直徑與連接板15長度之和;支撐板8安裝在三個連接板15上側;支撐板8上側安裝有四個纏繞輪7;如圖6所示,第一液壓缸19安裝在第二安裝槽12內靠近安裝板5邊緣的一側壁面上;第一液壓缸19上具有第一液壓內桿20;如圖7所示,推動桿18的一端與第一液壓內桿20連接;推動桿18的另一端與滑動板6連接且推動桿18與三個方形缺口14配合。

如圖8所示,上述脫離觸發機構3包括第二液壓內桿21、第一伸縮桿22、圓形重塊23、上連接圓盤24、第一連接桿25、第二伸縮桿26、上限位桿27、下限位桿28、第兒連接桿、第一觸發板30、下連接圓盤31、第四連接桿32、第五連接桿33、第二觸發板34、第六連接桿71、液壓缸支撐35、第二液壓缸36,其中第一觸發板30安裝在圓柱槽43壁面上;第二觸發板34安裝在圓柱槽43壁面上,且第二觸發板34位于第一觸發板30的斜下側;第一觸發板30和第二觸發板34分別位于圓柱槽43內兩側;第一觸發板30與第二觸發板34相向的側面相互平行;第五連接桿33的一端安裝在第二觸發板34上與第一觸發板30相向的側面上;第四連接桿32的下端安裝在第五連接桿33另一端的上側;下連接圓盤31安裝在第四連接桿32上端;如圖9所示,下連接圓盤31上端安裝有許多下限位桿28;如圖8所示,第二連接桿29的一端安裝在第一觸發板30上與第二觸發板34相向的側面上;第二伸縮桿26的下端安裝在第二連接桿29的上端;第一連接桿25的一端安裝在第二伸縮桿26上端;第一連接桿25的另一端安裝有第六連接桿71;第六連接桿71的軸線與第四連接桿32的軸線共線;第六連接桿71的上端安裝有圓形重塊23;第六連接桿71的下端安裝有上連接圓盤24;上連接圓盤24下端安裝有許多上限位桿27;上限位桿27與下限位桿28一一對應配合;上連接桿與相鄰兩個下連接桿之間的間隙配合;第一伸縮桿22的一端安裝在第六連接桿71上,且位于圓形重塊23下側;液壓缸支撐35安裝在圓柱槽43壁面上;第二液壓缸36安裝在液壓缸支撐35上端;第二液壓缸36上具有第二液壓內桿21;第二液壓內桿21與第一伸縮桿2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液壓缸36與第一液壓缸19通過液壓管連接。

如圖10所示,上述緩沖機構4包括推動板38、第一弧形齒條39、第一齒輪40、固定板41、第二齒輪42、圓柱槽43、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第一轉軸47、第三弧形齒條48、第二弧形齒條49、第一固定方塊50、第一弧形導塊51、圓形通孔、支撐底座63、第二轉軸64、第二弧形導塊65、第二固定方塊66、第三弧形導塊67、第三固定方塊68、圓形槽73、第一弧形導槽74、第二弧形導槽75、第三弧形導槽76,其中如圖12所示,兩個支撐底座63安裝在土壤中,且兩個支撐底座63相互對稱;兩個支撐底座63之間安裝有第二轉軸64;如圖19所示,電線桿2通過第四圓形孔54與第二轉軸64的配合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63之間;如圖13所示,第三固定方塊68安裝在電線桿2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分別安裝在第三固定方塊68兩側;第二固定方塊66安裝在電線桿2的外圓面上,且第二固定方塊66位于第三固定方塊68上側;如圖17所示,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分別安裝在第二固定方塊66兩側;第一固定方塊50安裝在電線桿2的外圓面上,且第一固定方塊50位于第二固定方塊66上側;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分別安裝在第一固定方塊50兩側;固定板41上開有三個圓形孔;兩個固定板41分別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63上側;六個第一轉軸47分別安裝在六個圓形孔內;六個第一轉軸47中每個第一轉軸47上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如圖14所示,第二齒輪42安裝在第一轉軸47的一端;第一齒輪40安裝在第一轉軸47的另一端;六個第二齒輪42分別與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一一對應相互嚙合;兩個固定板41上相背的一側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如圖18所示,固定板41上從上至下依次均勻安裝有第一弧形導塊51、第二弧形導塊65和第三弧形導塊67;如圖15所示,第一弧形齒條39上具有第一弧形導槽74;第一弧形齒條39通過第一弧形導槽74與第一弧形導塊51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41上;第一弧形齒條39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嚙合;第二弧形齒條49上具有第二弧形導槽75;第二弧形齒條49通過第二弧形導槽75與第二弧形導塊65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41上;第二弧形齒條49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嚙合;第三弧形齒條48上具有第三弧形導槽76;第三弧形齒條48通過第三弧形導槽76與第三弧形導塊67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41上;第三弧形齒條48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嚙合;如圖16所示,兩個推動板38分別安裝在電線桿2兩側,且兩個推動板38中每個推動板38分別與位于同側的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連接;第一齒輪40的直徑值為第二齒輪42直徑值的二倍。

上述上限位桿27的直徑值與下限位桿28的直徑值相等;上限位桿27的直徑值為電線桿2外徑值的百分之一。

上述安裝板5兩端的下側分別通過兩個支撐桿9與電線桿2連接固定。其作用是加強了安裝板5的穩定性。

上述四個纏繞輪7中其中一個纏繞輪7位于其它三個纏繞輪7上側;四個纏繞輪7中相鄰的兩個纏繞輪7之間間距相等。

如圖17所示,上述作為電線桿2與兩個支撐底座63安裝關系的替換方案為加固圓柱53的外圓面上開有貫通的轉軸孔52;加固圓柱42的側面上具有弧形面;如圖20所示,加固圓柱53的上端面開有圓形槽73;加固圓柱53通過圓形槽73安裝在電線桿2下端;電線桿2和加固圓柱53分別通過第四圓形孔54和轉軸孔52與第四轉軸的配合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63之間。其作用是加強了電線桿2下端的穩定性。加固圓柱42上的弧形面其作用是減小電線桿2在擺動時加固圓柱42與地面的摩擦;使得電線桿2擺動更加順利。

上述作為第一液壓缸19和第二液壓缸36的替換方案為第一氣壓缸和第二氣壓缸。

綜上所述:

本發明設計的電線桿2在受到外力撞擊時通過電線桿2自動調節可以保證電線桿2不會斷裂或倒地;進而保護了電線。

本發明中兩個支撐底座63安裝在土壤中;兩個支撐底座63之間安裝有第二轉軸64;電線桿2通過第四圓形孔54與第二轉軸64的配合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63之間;第三固定方塊68安裝在電線桿2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分別安裝在第三固定方塊68兩側;第二固定方塊66安裝在電線桿2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分別安裝在第二固定方塊66兩側;第一固定方塊50安裝在電線桿2的外圓面上;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分別安裝在第一固定方塊50兩側;兩個固定板41分別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63上側;六個第一轉軸47分別安裝在六個圓形孔內;六個第一轉軸47中每個第一轉軸47上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第二齒輪42安裝在第一轉軸47的一端;第一齒輪40安裝在第一轉軸47的另一端;六個第二齒輪42分別與兩個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兩個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兩個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一一對應相互嚙合;兩個固定板41上相背的一側所安裝結構完全相同;對于其中任意一個;固定板41上從上至下依次均勻安裝有第一弧形導塊51、第二弧形導塊65和第三弧形導塊67;第一弧形齒條39上具有第一弧形導槽74;第一弧形齒條39通過第一弧形導槽74與第一弧形導塊51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41上;第一弧形齒條39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嚙合;第二弧形齒條49上具有第二弧形導槽75;第二弧形齒條49通過第二弧形導槽75與第二弧形導塊65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41上;第二弧形齒條49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嚙合;第三弧形齒條48上具有第三弧形導槽76;第三弧形齒條48通過第三弧形導槽76與第三弧形導塊67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板41上;第三弧形齒條48與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嚙合;兩個推動板38分別安裝在電線桿2兩側,且兩個推動板38中每個推動板38分別與位于同側的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連接;如圖23a所示,當電線桿2受到撞擊時;電線桿2會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電線桿2擺動會分別帶動第一固定方塊50、第二固定方塊66和第三固定方塊68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第一固定方塊50、第二固定方塊66和第三固定方塊68擺動分別帶動對應的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會帶動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42轉動;第二齒輪42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轉動;第一齒輪40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擺動帶動相對應的推動板38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通過推動板38的擺動可以將電線桿2受到的撞擊力更多地通過推動板38轉移到土壤中;減小了電線桿2對土壤的傳遞力;進而減小了電線桿2的擺動角度;保護了電線。本發明中第一齒輪40的直徑值為第二齒輪42直徑值的二倍;當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發生擺動;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擺動的角度相同;但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擺動的線速度不同;如圖23b所示,如果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擺動的線速度分別為wr1、wr2和wr3時;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嚙合的第二齒輪42的線速度分別為wr1、wr2和wr3;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嚙合的第二齒輪42的角速度分別為wr1/r、wr2/r和wr3/r;即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的角速度為wr1/r、wr2/r和wr3/r;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的線速度為2wr1、2wr2和2wr3;即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相對應的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的線速度為2wr1、2wr2和2wr3;即可以通過第一齒輪40與第二齒輪42的直徑變化來改變推動塊與電線桿2擺動角度的變化。

本發明中第二觸發板34位于第一觸發板30的斜下側;第一觸發板30和第二觸發板34分別位于圓柱槽43內兩側;下連接圓盤31安裝在第四連接桿32上端;下連接圓盤31上端安裝有許多下限位桿28;第六連接桿71的軸線與第四連接桿32的軸線共線;第六連接桿71的上端安裝有圓形重塊23;第六連接桿71的下端安裝有上連接圓盤24;如圖21a所示,上連接圓盤24下端安裝有許多上限位桿27;上限位桿27與下限位桿28一一對應配合;上連接桿與相鄰兩個下連接桿之間的間隙配合;第一伸縮桿22的一端安裝在第六連接桿71上,且位于圓形重塊23下側;液壓缸支撐35安裝在圓柱槽43壁面上;第二液壓缸36安裝在液壓缸支撐35上端;第二液壓缸36上具有第二液壓內桿21;第二液壓內桿21與第一伸縮桿2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液壓缸36與第一液壓缸19通過液壓管連接;當電線桿2受到撞擊時;如果撞擊力較大;電線桿2靠近地面上側段落就可能會發生彎曲或者斷裂;當電線桿2發生彎曲或者斷裂時;第一觸發板30和第二觸發板34之間的間距就會發生改變;當第一觸發板30和第二觸發板34之間的間距發生改變時;第一觸發板30就會相對于第二觸發板34發生移動;由于第五連接桿33的一端安裝在第二觸發板34上與第一觸發板30相向的側面上;第四連接桿32的下端安裝在第五連接桿33另一端的上側;第二連接桿29的一端安裝在第一觸發板30上與第二觸發板34相向的側面上;第二伸縮桿26的下端安裝在第二連接桿29的上端;第一連接桿25的一端安裝在第二伸縮桿26上端;第一連接桿25的另一端安裝有第六連接桿71;所以第一觸發板30相對于第二觸發板34發生移動會使得第四連接桿32相對于第六連接桿71發生移動;第四連接桿32相對于第六連接桿71發生移動會使得上連接圓盤24相對于下連接圓盤31發生移動;如圖21b所示,上連接圓盤24相對于下連接圓盤31發生移動會使得上限位桿27相對于下限位桿28之間發生錯位;這樣就導致上限位桿27在圓形重塊23動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如圖21c所示,上限位桿27向下移動會帶動上連接圓盤24向下移動;上連接圓盤24向下移動帶動第六連接桿71向下移動;第六連接桿71向下移動帶動第一伸縮桿22向下移動;第一伸縮桿22向下移動帶動第二液壓內桿21向下移動;第二液壓內桿21向下移動會擠壓第二液壓缸36內的液體使得第二液壓缸36內的液體通過液壓管流入第一液壓缸19內。本發明中設計的第一伸縮桿22的作用是防止第六連接桿71在發生移動時與第二液壓內桿21發生干涉;第二伸縮桿26的作用是防止第六連接桿71在發生移動時第二伸縮桿26與第二連接桿29發生干涉;本發明中上限位桿27的直徑值與下限位桿28的直徑值相等;上限位桿27的直徑值為電線桿2外徑值的百分之一;通過試驗得出上限位桿27的直徑值為電線桿2外徑值的百分之一時能夠保證電線桿2發生彎曲或者斷裂時上限位桿27和下限位桿28能夠完全錯開。

本發明中安裝板5中心位置的下端面安裝在電線桿2的上端面上;圓柱卡塊17的外圓面上安裝有連接塊16;連接塊16的上端安裝有連接板15;三個圓柱卡塊17均勻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槽11內,且三個圓柱卡塊17中位于兩側的兩個圓柱卡塊17分別與第一安裝槽11內兩側的壁面接觸;滑動板6的上端面均勻地開有三個方形缺口14;滑動板6通過兩個第一導槽13與兩個第一導條10的配合安裝在安裝板5上側;滑動板6上的三個方形缺口14分別與三個圓柱卡塊17上的三個連接板15一一對應配合;如圖22a所示,初始狀態下滑動板6上未開有缺口的部分對三個圓柱卡塊17起到限位作用,且三個方形缺口14中每個方形缺口14的長度為對應圓柱卡塊17的直徑與連接板15長度之和;支撐板8安裝在三個連接板15上側;支撐板8上側安裝有四個纏繞輪7;第一液壓缸19安裝在第二安裝槽12內靠近安裝板5邊緣的一側壁面上;第一液壓缸19上具有第一液壓內桿20;推動桿18的一端與第一液壓內桿20連接;推動桿18的另一端與滑動板6連接且推動桿18與三個方形缺口14配合;當第二液壓缸36內的液體流入第一液壓缸19內時;第一液壓缸19內的液體會推動第一液壓內桿20移動;第一液壓內桿20移動帶動滑動板6發生移動;如圖22b所示,當滑動板6上的三個方形缺口14完全移動到三個圓柱卡塊17上側時;在電線拉力的作用下電線會依次帶動纏繞輪7、支撐板8、連接板15、連接塊16和圓柱卡塊17向上移動;使得纏繞輪7、支撐板8、連接板15、連接塊16和圓柱卡塊17脫離安裝板5的束縛;防止電線桿2在受到撞擊發生彎曲或斷裂時;電線桿2對電線造成影響;三個方形缺口14中每個方形缺口14的長度為對應圓柱卡塊17的直徑與連接板15長度之和;其作用是保證當滑動板6上的三個方形缺口14完全移動到三個圓柱卡塊17上側時;纏繞輪7、支撐板8、連接板15、連接塊16和圓柱卡塊17能夠順利脫離安裝板5的束縛;本發明中三個圓柱卡塊17中位于兩側的兩個圓柱卡塊17分別與第一安裝槽11內兩側的壁面接觸;其作用是在正常情況下;當纏繞輪7、支撐板8、連接板15、連接塊16和圓柱卡塊17在風力作用下使得電線擺動時;電線擺動不會將纏繞輪7、支撐板8、連接板15、連接塊16和圓柱卡塊17帶動出第一安裝槽11。

具體實施方式:當人們使用本發明設計的電線桿2,且電線桿2的一側靠近山體壁面時;當電線桿2遠離山體壁面的正側面受到撞擊時;電線桿2就會靠在山體壁面上;通過山體壁面來保護電線桿2。當電線桿2的兩側受到撞擊時;電線桿2會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電線桿2擺動會分別帶動第一固定方塊50、第二固定方塊66和第三固定方塊68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第一固定方塊50、第二固定方塊66和第三固定方塊68擺動分別帶動對應的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會帶動與第一觸發弧形齒條45、第二觸發弧形齒條44和第三觸發弧形齒條46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42轉動;第二齒輪42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齒輪40轉動;第一齒輪40轉動帶動相對應的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第一弧形齒條39、第二弧形齒條49和第三弧形齒條48擺動帶動相對應的推動板38繞著第二轉軸64擺動;通過推動板38的擺動可以將電線桿2受到的撞擊力更多地通過推動板38轉移到土壤中;減小了電線桿2對土壤的傳遞力;進而減小了電線桿2的擺動角度;保護了電線。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石门县| 延吉市| 平顶山市| 丹寨县| 根河市| 宝鸡市| 昌邑市| 平湖市| 仙桃市| 静海县| 莒南县| 怀柔区| 孟州市| 深泽县| 漯河市| 岳池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广宗县| 岚皋县| 民勤县| 凭祥市| 兴文县| 磐安县| 二连浩特市| 巴里| 武汉市| 康定县| 云安县| 南安市| 平安县| 灵石县| 江华| 吴忠市| 高邮市| 湘乡市| 开远市| 永修县| 荥经县| 南部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