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飾建筑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幕墻外框。
背景技術:
現有的玻璃幕墻由于沒有能夠承重的外框支撐,故其僅能用于滿足照明及亮化的需要,無法滿足建筑的需要,不發滿足市場要求多樣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夠承重的外框,通常無法安裝亮化光源,因此僅能滿足建筑功能,無法滿足亮化及照明的需求,然而多功能幕墻越來越受市場重視,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具有亮化功能的幕墻外框,解決以上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幕墻外框,在外框上設置光源,能夠兼具建筑、亮化及照明的功能,功能多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幕墻外框,在外框上設置光源,能夠兼具建筑、亮化及照明的功能,功能多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幕墻外框,包括框體、光源以及外殼,所述框體包括至少兩個支撐,所述支撐包括幕墻安裝位及光源安裝位,所述光源安裝位包括卡槽,所述光源與所述卡槽相匹配,所述光源嵌入所述卡槽內部,所述光源安裝位與所述外殼相匹配,所述光源安裝位嵌入所述外殼內。
優選地,所述光源安裝位包括卡槽以及設置于所述卡槽兩側的兩個凸起。
優選地,所述卡槽為條形卡槽,所述卡槽的內壁設置有反射涂層。
優選地,所述光源的出光面設置有粗糙結構或霧化結構。
優選地,所述外殼的截面呈“冂”字型,其兩端與所述兩個凸起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外殼由透光材料制成。
優選地,所述外殼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其上設置有一個開口,所述開口呈條形,其形狀及大小與所述光源的形狀及大小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外殼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開口,所述開口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
優選地,所述框體由金屬材料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所述框體由高強度材料制成,其上設置有光源安裝位及幕墻安裝位,一方面可以安裝幕墻和光源,既可以滿足幕墻外框的亮化功能,又可以用于室內照明,滿足了照明及亮化需求,另一方面,還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滿足幕墻外框的建筑要求,功能多樣化。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所述卡槽的內壁還設置有反射涂層,如鍍銀層,用于提高所述光源的出光效率。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發光的墻外框,所述光源的出光面設置有粗糙結構或霧化結構等光學結構,用于滿足不同照明效果的需求。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發光的墻外框,所述外殼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呈透光或不透光的外殼,其上還可以設置不同的圖案,外形美觀,適應于多種場合,且功能多樣。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發光的墻外框,采用金屬采用制成的框體還可以加強散熱效果,防止光源長時間工作產生的熱量在所述框體內部集聚,影響光源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放大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的外殼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的外殼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幕墻外框,包括框體1、光源2以及外殼3,所述框體1包括至少兩個支撐11,所述支撐11包括幕墻安裝位111及光源安裝位112,所述光源安裝位112包括卡槽1121,所述光源2與所述卡槽1121相匹配,所述光源2嵌入所述卡槽1121內部,所述光源安裝位112與所述外殼3相匹配,所述光源安裝位112嵌入所述外殼3內。
所述框體1由高強度材料制成,如由金屬材料制成,此處采用高強度材料制作框體1,一方面可以安裝幕墻和光源,既可以滿足幕墻外框的亮化功能,又可以用于室內照明,滿足了照明及亮化需求,滿足照明及亮化需求,另一方面,還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滿足幕墻外框的建筑要求。采用金屬采用制成的框體還可以加強散熱效果,防止光源長時間工作產生的熱量在所述框體內部集聚,影響光源的使用壽命。所述框體包括至少兩個支撐11,所述至少兩個支撐構成所述幕墻外框的主體,主體的中間用于安裝玻璃幕墻。
所述支撐11包括幕墻安裝位111及光源安裝位112,所述幕墻安裝位111設置于所述支撐11的內側,其與玻璃幕墻之間可以通過螺釘固定,也可以將所述幕墻安裝位111設置為與所述玻璃幕墻側面相匹配的凹槽,并將所述玻璃幕墻一側嵌入所述幕墻安裝位111,具體的連接方式此處不作限定。所述光源安裝位112包括卡槽1121以及設置于所述卡槽1121兩側的兩個凸起1122,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槽1121為條形卡槽,用于安裝所述光源,所述凸起1122用于固定所述外殼3。更佳地,所述卡槽1121的內壁還設置有反射涂層,如鍍銀層,用于提高所述光源的出光效率。
所述光源2與所述卡槽1121相匹配,安裝時,所述光源1嵌入所述卡槽1121內部,用于滿足幕墻外框的照明及亮化的效果;所述光源1為LED條形光源、鹵素燈或夜光材料等光源,具體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光源。更佳地,所述光源1的出光面設置有粗糙結構或霧化結構等光學結構,用于滿足不同照明效果的需求。
所述外殼3用于保護并固定其內部的光源2,所述外殼3的截面呈“冂”字型,其兩端與所述兩個凸起相連接,所述外殼3與所述兩個凸起1122之間可以通過粘結劑粘結,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連接,不限于本實施例。所述外殼3可以由透光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外殼3有多種實施方式,具體地:
所述外殼3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直接透過所述外殼射出;
所述外殼3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其上設置有一個開口31,所述開口31呈條形,其形狀及大小與所述光源的形狀及大小相匹配,所述光源發出的光從所述開口射出;
如圖3-4所示,所述外殼3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開口31,所述開口31的形狀為圓形、方形或其它規則或不規則圖形,所述開口的位置與所述光源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光源發出的光從所述開口射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所述框體由高強度材料制成,其上設置有光源安裝位及幕墻安裝位,一方面可以安裝幕墻和光源,既可以滿足幕墻外框的亮化功能,又可以用于室內照明,滿足了照明及亮化需求,另一方面,還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滿足幕墻外框的建筑要求,功能多樣化。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外框,所述卡槽的內壁還設置有反射涂層,如鍍銀層,用于提高所述光源的出光效率。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發光的墻外框,所述光源的出光面設置有粗糙結構或霧化結構等光學結構,用于滿足不同照明效果的需求。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發光的墻外框,所述外殼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呈透光或不透光的外殼,其上還可以設置不同的圖案,外形美觀,適應于多種場合,且功能多樣。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發光的墻外框,采用金屬采用制成的框體加強散熱效果,防止光源長時間工作產生的熱量在所述框體內部集聚,影響光源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