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
背景技術:
抗震設計是所有建筑相關工作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如果抗震設計做不到位,整個建筑就會面臨嚴重的安全風險,對建筑正常功能的發揮造成嚴重的影響,現有的抗震技術大部分從剛性加強方面著手,使之受力不合理、減震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受力合理、減震效果好的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包括支撐桿架、三角屋架、基礎底座、地基、減震裝置,所述三角屋架下部連接支撐桿架,所述支撐桿架下部連接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底部插入基礎底座中,所述基礎底座下部連接地基,所述減震裝置包括底部橡膠墊片、下殼體、橡膠阻尼板、上殼體、頂部橡膠墊片、彈簧墊片、定位螺母、高度螺栓、水平高度調節螺母、定位板、彈簧,所述基礎底座內部鑲嵌有底部橡膠墊片,所述底部橡膠墊片上部連接下殼體,所述下殼體內壁連接橡膠阻尼板,所述橡膠阻尼板內壁連接上殼體,所述上殼體具有圓孔,所述上殼體上部連接頂部橡膠墊片,所述頂部橡膠墊片連接彈簧墊片,所述彈簧墊片連接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內壁連接高度螺栓,所述高度螺栓依次穿過定位螺母、彈簧墊片、頂部橡膠墊片、圓孔連接水平高度調節螺母,所述高度螺栓下部連接水平高度調節螺母,所述水平高度調節螺母連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連接彈簧,所述彈簧底部連接下殼體,所述高度螺栓頂部連接定位鋼板。
所述定位鋼板端部具有定位圓孔,所述定位鋼板端部連接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內壁連接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過固定螺母、定位圓孔、頂部橡膠墊片,所述固定螺栓底部焊接在上殼體上。
所述定位鋼板上部連接支撐桿架,所述支撐桿架截面為H型,所述支撐桿架由熱軋鋼制成。
有益效果:
當受到外力擠壓時,下殼體和上殼體相向運動,此時彈簧受到外力的擠壓而縮短,直至外力與彈簧內力相等時,彈簧不再縮短,當外力減小,彈簧的內力大于外力時,彈簧開始回彈,直至恢復到力的平衡狀態下,減震裝置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地面的沖擊,支撐桿架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的優點,加之與減震裝置、支撐桿架、基礎底座的配合使用,使整體結構受力合理、減震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減震的建筑結構,包括支撐桿架17、三角屋架18、基礎底座19、地基20、減震裝置,所述三角屋架18下部連接支撐桿架17,所述支撐桿架17下部連接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底部插入基礎底座19中,所述基礎底座19下部連接地基20,所述減震裝置包括底部橡膠墊片1、下殼體2、橡膠阻尼板3、上殼體4、頂部橡膠墊片6、彈簧墊片7、定位螺母8、高度螺栓9、水平高度調節螺母10、定位板11、彈簧12,所述基礎底座19內部鑲嵌有底部橡膠墊片1,所述底部橡膠墊片1上部連接下殼體2,所述下殼體2內壁連接橡膠阻尼板3,所述橡膠阻尼板3內壁連接上殼體4,所述上殼體4具有圓孔5,所述上殼體4上部連接頂部橡膠墊片6,所述頂部橡膠墊片6連接彈簧墊片7,所述彈簧墊片7連接定位螺母8,所述定位螺母8內壁連接高度螺栓9,所述高度螺栓9依次穿過定位螺母8、彈簧墊片7、頂部橡膠墊片6、圓孔5連接水平高度調節螺母10,所述高度螺栓9下部連接水平高度調節螺母10,所述水平高度調節螺母10連接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連接彈簧12,所述彈簧12底部連接下殼體2,所述高度螺栓9頂部連接定位鋼板13,當受到外力擠壓時,下殼體2和上殼體4相向運動,此時彈簧12受到外力的擠壓而縮短,直至外力與彈簧內力相等時,彈簧12不再縮短,當外力減小,彈簧的內力大于外力時,彈簧12開始回彈,直至恢復到力的平衡狀態下,減震裝置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地面的沖擊。
所述定位鋼板13端部具有定位圓孔14,所述定位鋼板13端部連接固定螺母15,所述固定螺母15內壁連接固定螺栓16,所述固定螺栓16依次穿過固定螺母15、定位圓孔14、頂部橡膠墊片6,所述固定螺栓16底部焊接在上殼體4上。
所述定位鋼板13上部連接支撐桿架17,所述支撐桿架17截面為H型,所述支撐桿架17由熱軋鋼制成,支撐桿架17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的優點,加之與減震裝置、支撐桿架17、基礎底座19的配合使用,使整體結構受力合理、減震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