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墻身板防水結構。
背景技術:
新型輕鋼建筑維護系統的防水問題一直都是聚集的焦點,在國內目前也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墻面橫裝板防水體系。但是目前常見墻身防水主要依靠防水涂漆或者防水幕墻,對材料要求高且不夠耐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墻身板防水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墻身板防水結構,包括方管,所述方管排列成方管墻身,所述方管墻身上設置有裝飾板,所述方管之間設置有泡沫堵頭。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方管的端部設置有收邊件,所述收邊件為鋁合金板折彎而成。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收邊件包括有中間處的U形部和兩側的折彎部。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泡沫堵頭、收邊件、方管之間通過自攻釘連接,所述方管和裝飾板還內置有保護自攻釘的耐候密封膠。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收邊件的U形部上設置有可卡住耐候密封膠的卡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結構不但防水效果好,而且對風壓的抵抗更強,大暴雨天氣都無雨水滲進墻身里面,而且方管可以散件供用和運輸,安裝也及其之方便骨架的結構也穩定,平整度和垂直度都好調整。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角位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為透徹的理解本發明,在接下來的描述中會涉及一些特定細節。而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時,本發明則可能仍可實現,即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使用此處的這些描述和陳述向所屬領域內的其他技術人員有效的介紹他們的工作本質。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側”、“后側”、“左側”、“右側”、“上側”、“下側”等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相關技術人員在對上述方向作簡單、不需要創造性的調整不應理解為本申請保護范圍以外的技術。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實際保護范圍。而為避免混淆本發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部件尺寸、材料成分、方管布局等的技術已經很容易理解,因此它們并未被詳細描述。
參照圖1、圖2,一種墻身板防水結構,包括方管1,所述方管1排列成方管墻身2,即方管1作為骨架部分。所述方管墻身2上設置有裝飾板3,所述方管1之間設置有泡沫堵頭4,泡沫堵頭4起到防水密封的二次防水。泡沫堵頭4市場上價格也不貴,與板一起固定在墻面骨架上,起到粘貼度更好更密實的作用
另外的實施例,參照圖1、圖2的一種墻身板防水結構,包括方管1,所述方管1排列成方管墻身2,所述方管1的端部設置有收邊件5,所述收邊件5為鋁合金板折彎而成。所述收邊件5包括有中間處的U形部51和兩側的折彎部52。所述收邊件5的U形部51上設置有可卡住耐候密封膠的卡位53。所述方管墻身2上設置有裝飾板3,所述方管1之間設置有泡沫堵頭4。
另外的實施例,參照圖1、圖2的一種墻身板防水結構,其中此處所稱的“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請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實施例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包括方管1,所述方管1排列成方管墻身2,所述方管1的端部設置有收邊件5,所述收邊件5為鋁合金板折彎而成。所述方管墻身2上設置有裝飾板3,所述裝飾板3采用彩板。所述方管1之間設置有泡沫堵頭4。所述泡沫堵頭4、收邊件5、方管1之間通過自攻釘6連接,整個墻板通過自攻釘6與矩形管骨架固定。所述方管1和裝飾板3還內置有保護自攻釘6的耐候密封膠7,起到密封的作用。收邊件5與飾板3對接處的耐候密封膠7起到一次防水作用,當有雨水吹到墻板時,耐候密封膠7將板與收邊處的縫密封死,防止雨水從縫里面流到墻身里面。
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