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材加工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能夠防止在切割時機械出現跳動情況的橋式切石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910000203.X,申請日為2009年1月13日,授權公告日為2011年8月17日公開的一種名稱為橋式雙梁柱體導向多片切石機,該切石機包括帶動切割刀具上下移動實現對石材深度方向進行切割的上下移動機械部分、帶動切割刀具左右移動實現沿石材切線方向前進切割的左右移動機械部分和帶動切割刀具前后移動實現石材切割寬度的前后移動機械部分,所述上下移動機械部分設置在左右移動機械部分上,所述左右移動機械部分設置在前后移動機械部分上。所述前后移動機械部分包括橋梁(即該專利中的橋式主梁)、分別固定設置在機座(即該專利中的邊梁水泥機座)上供橋梁兩端搭接移動的邊梁(即該專利中的主機分片邊梁),所述橋梁與邊梁之間通過由驅動電機驅動的絲桿滾珠副連接移動,該切石機的詳細機械結構請查閱該專利的公開文獻的文及圖,這里不再進行描述。
上述結構的切石機在切割工作過程中,由于切割刀具與石材之間的接觸會產生相對作用力,即刀具移動下降的切割力在接觸切割石材的同時形成相反方向的作用力,石材較沉重,放置固定不易移動,因此該作用力會使得切石機在切割過程中機械出現切割跳動的情況,跳動會影響切割精度,也會慢慢造成機械的損壞和損耗,因此該問題亟需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切割跳動的橋式切石機,其防切割跳動的機械結構簡單,且能夠有效防護,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切割跳動的橋式切石機,包括帶動切石機的切割刀具前后移動的前后移動機械部分,所述前后移動機械部分包括供切割刀具架設的橋梁、分別固定設置在機座上供橋梁兩端搭接移動的邊梁及橋梁與邊梁之間搭接移動的傳動機構,所述前后移動機械部分還包括有用于在橋梁移動到切割位置固定住的固定裝置。
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安裝座、安裝在安裝座上的驅動缸和連接在驅動缸活塞桿末端的固定鉤,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橋梁上,所述驅動缸活塞桿朝下,所述固定鉤用于勾住邊梁。
所述固定裝置分別設置在橋梁的兩端面上,所述邊梁的外側面上凸設有供固定鉤勾住的勾沿。
所述勾沿下表面與邊梁的外側面之間布設有加強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橋梁通過傳動機構相對邊梁移動,移動到切割位置,橋梁通過傳動機構已經達到定位,再通過固定裝置動作,進行進一步的固定,將橋梁與邊梁之間進一步固定住位置,使兩者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穩固,能夠有效的避免切割過程中產生的作用力造成切割跳動的情況產生,也就能夠避免因此影響切割精度以及造成機械損壞或損耗,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上述的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能夠實現較好的固定穩固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防切割跳動的橋式切石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防切割跳動的橋式切石機中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上下移動機械部分-1;左右移動機械部分-2;前后移動機械部分-3;
橋梁-31;機座-32;邊梁-33;勾沿-331;加強筋-332;
傳動機構-34;固定裝置-35;
安裝座-351;驅動缸-352;固定鉤-35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防切割跳動的橋式切石機,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帶動切割刀具(圖中未示出)上下移動實現對石材深度方向進行切割的上下移動機械部分1、帶動切割刀具左右移動實現沿石材切線方向前進切割的左右移動機械部分2和帶動切割刀具前后移動實現石材切割寬度的前后移動機械部分3,所述上下移動機械部分1設置在左右移動機械部分2上,所述左右移動機械部分2設置在前后移動機械部分3上,具體結構參照背景技術中所述的專利公開文獻,這里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之處在于前后移動機械部分3,該部分在移動至預設的石材切割寬度后,不再進行移動,直至切割完成,所述前后移動機械部分3如圖中所示,包括橋梁31、分別固定設置在機座32上供橋梁31兩端搭接移動的邊梁33、橋梁31與邊梁33之間搭接移動的傳動機構34及用于在橋梁31移動到切割位置固定住的固定裝置35,本實施例中的傳動機構34如圖中所示的為絲桿滾珠副,也可采用其他現傳動技術中常見的機械結構,本實施例中不具體限定,在橋梁移動到切割位置時固定裝置動作,進行進一步的固定,使該部分的連接更加緊密穩固,能夠有效的避免切割跳動的情況產生,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35的具體結構,如圖中所示,包括安裝座351、安裝在安裝座351上的驅動缸352和連接在驅動缸352活塞桿末端的固定鉤353,所述安裝座351安裝在橋梁31上,所述驅動缸352活塞桿朝下,所述固定鉤353用于勾住邊梁33,工作時通過驅動缸352動作,其活塞桿上升,帶動固定鉤353上升穩固勾住邊梁33,從而使得橋梁31與邊梁33之間進一步固定住位置,該固定裝置35的結構簡單,操作簡單,能夠實現較好的固定穩固效果。
如圖中所示,所述固定裝置35分別設置在橋梁31的兩端面上,所述邊梁33的外側面上凸設有供固定鉤353勾住的勾沿331,進一步,所述勾沿331下表面與邊梁33的外側面之間布設有加強筋332,該結構設置勾沿結構強度較大,固定鉤353不易脫鉤,不易松動。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